第二十一章(1 / 1)

【原文】

孔[1]德[2]之容[3],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4]。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5],其中有精[6];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7]。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释】

[1]孔:大、甚,引申为高深。

[2]德:遵照“道”的原则行事,体现出来的就是“德”。

[3]容:外貌,引申为体现在外的行为。

[4]恍惚:模模糊糊,缥缈不定。

[5]窈冥:遥远深邃,看不清楚。

[6]精:精髓,精华和灵气。

[7]众甫:甫同父,引申为开始,发端。众甫,指世间的万事万物。

【译文】

我们看到的高尚的德行之所以是那个样子的,是因为在遵循“道”的规律。

“道”创造出万物,但它自己又缥缈不定,难以捉摸。在模模糊糊中,它似乎有依稀的影像;在深远隐约的地方,它好像是有迹可循的物质。它是那么遥远、深邃,其中蕴涵着精华和灵气。这精气是非常真实的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

从古到今,它的名字得以永恒,并以此来发现万事万物的起始。我为什么会知道世间万物是这样的呢?是因为运用了“道”的法则。

【阐述】

道,到底是不是一个东西?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道之为物”,就意味着道体是一个东西(“物”),只不过是一个似有若无的存在,仿佛有但不可指定,这似乎又在说道不是什么东西。恍惚窈冥之中,有象,有物,有精,这又说明了道是真实存在的。

道体都已经很玄妙,很复杂了,这一章中老子又提出了“孔德”的问题。“道”和“德”的关系在这里得到集中的论述。“德”,是道的显现,是道的功用,是道的作用,是道的体现。终归一句话,对于“道”而言,“德”是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但,“孔德”的形制状态又是随“道”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老子对于“道体”如此痴迷沉醉,乐此不疲地反复论说,究竟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老子独具历史视野,他发现从古到今,自他所在的“今天”上溯到古代,道的大名永远是挥之不去的,消磨不掉的。这似乎是在说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对“形而上”问题的追问和沉思。你可以很轻易地“否定”掉讨论道的问题的必要性,但对大道的困惑和追问还萦绕在心头,这就是所谓人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本能吧。头顶灿烂的星空,深邃的宇宙永远让人无法释怀。同时,老子也意识到只有把握依据这个“大道”,才能认识万物的本始,才能回答“我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这一类的“玄学”问题。

认识了大道,体悟了大道,把握住了大道和孔德就真的能解决一切问题吗?王蒙以最具当代性的思想问题意识,用一个博大的胸襟表达了疑虑,同时也指示出一个可以践行的方向。老子的认识既是先验的也是概括的、经验的。自以为可以超越先验与经验的分野,超越宗教信仰、哲学、审美以及与逻辑论证的差别。其实,则未必。

它凸显了中国式的整体的一揽子的思维方法。它的论述抽象玄妙,大而无当,是哲学无疑却又如教义之玄妙,有诗的韵律、美妙与魅力,却又诉诸理智与抽象思维,既难以论辩,又不乏例证,如关于水、天、刍狗、玄牝、风箱、功遂身退等的富有生活气息与经验内容的比喻。老子的惊人的高论至今给人以启迪与智慧,我们当然会越来越重视挖掘这一难得的精神资源,同时,我们却又不可以满足于空对空的概念置换,浅尝辄止,不可夜郎自大,不可忽视现代的与世界的新知新论的充实、补充与发展。

这样站在哲学圈外看哲学,反而更能看出哲学的得和失,哲人的长与短。老子的思维方式多少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血脉,一种“风俗”一样的存在,浸染着文化意义上的每一个中国人。在宝贵这份思资产的同时,也要清醒,更要努力,让精神世界里的建设更加健实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