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迪士尼学习体验管理(1 / 1)

如果想像苹果和迪士尼一样,经营一种体验产业,就必须意识到,不管事业做得有多大,手里都是一个气球,气球可以吹得很大,但是只要有一个针眼都会破的,都会灰飞烟灭。

在说苹果公司的时候,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说透,那就是,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会出现一个如此奇葩的公司,它几乎要对所有细节都进行强控制。

前些年,我们都有一个概念,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空前自由的时代,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应该是一个用户随意挥洒、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要参与的人足够多,就能涌现集体智慧,里面自然就能出现高质量的东西。所以,“开放”几乎是互联网的同义词。微博、微信公众号都是这样。

但是苹果公司的策略几乎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的商店不开放,只卖苹果生产的产品。他们的软件不开放,只能安装在苹果的设备上。他们的系统不开放,想在苹果的应用商店里上架一个App,得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核。这完全违反“互联网精神”,怎么这样的公司在这个时代反而活得最好,达到全球市值第一呢?所以,前些年朋友们私下讨论互联网精神的时候,我总是提醒,别张嘴就是谷歌、Facebook,苹果这个“房间里的大象”,不能假装没看见。

苹果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体验好。这就牵涉到体验产业的一个特点,就是不能有一点点瑕疵。举个例子,你参加了一个旅行团,一路体验都很好,但是结束的时候在机场把行李丢了,整个行程不管有多少亮点,给你带来多少快乐,你拍了多少照片,你对这趟旅行的体验都会是非常糟糕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在体验产业里,6-1不是等于5, 6-1的结果就是0。

所以你会发现,所有做体验的公司,都是这种强控制型的公司。除了苹果之外,还有一家公司也是这样,那就是迪士尼。迪士尼做的是娱乐业,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更是一家彻彻底底的做体验的公司,所以他们在基因上和苹果很像。那就来聊聊迪士尼公司的一些细节。

孩子一进迪士尼乐园,注意力肯定马上就集中到米老鼠、唐老鸭这些虚拟人物身上了。虽然是虚拟人物,但他们都是真人表演的。那怎么管理游客的体验呢?干净、礼貌、待客殷勤,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迪士尼把园区里的所有员工,从扮演米老鼠、唐老鸭的员工,到售货员、清洁工,都称为“演员”。

这里是在表演,不是在工作。既然是表演,那就要造一个完整的梦。迪士尼管理体验,都是从“造梦”这个目的出发的。迪士尼的工程师叫“幻想工程师”,他们造的就是幻想。

比如迪士尼对演员的要求是,你不能只扮演米老鼠,你必须就是米老鼠。所以,只要有宾客在,演员就不允许把头套摘下来。曾经有一则新闻,唐老鸭的扮演者中暑昏倒了,也坚持不拿下头套,这是因为迪士尼世界的规定,不能毁灭孩子们内心的童话世界。演员也不允许在宾客面前谈论私人或与工作有关的问题。

在迪士尼乐园中,明令禁止两个相同的人物出现在同一个视野里,比如说绝不能让游客同时看到两个米老鼠。因为在孩子的幻想世界里,米老鼠就一个,不可能有两个。能理解这一点,就知道这个体验管理有多难了。至少,全世界所有演米老鼠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苦练签名,全世界米老鼠给孩子的签名都必须一模一样才可以。

迪士尼体验管理还延伸到8小时之外。比如一名演米老鼠的演员,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自己扮演的角色吗?可以穿一半戏服,把头套摘下来给自己拍一张照,或者是单独给戏服拍一张照吗?可以发一张自己扮演的米老鼠的照片到社交媒体上,然后说“这个米老鼠是我扮的”吗?当然统统都不可以。道理还是那个,任何让孩子的幻想破碎,让孩子意识到我眼前的这只米老鼠是人扮演的细节漏洞都必须堵住。

还不只是扮演者啊。上到CEO,下到清洁工,都是演员,这一套管理流程是针对所有人的。比如,每一个人在园区内看到垃圾都必须弯腰捡起来。请注意,不只是捡起来,连捡垃圾的动作,都需要经过专门培训。不能蹲下来,而要用一种优美的“瓢虫”动作。如果你问演职人员:你在捡什么?他会回答你:我在捡梦想。绝对不能说在捡垃圾,这种细节都是有预案的。

有人可能会说,明白了,这就是把整个迪士尼乐园都当作一个舞台,把每一个人的表演细节都管理到位不就行了吗?不行。因为这是乐园,这不是舞台,观众就在身边,他们是要和你互动的,不可能一言一行都写在剧本上提前排练。

这就对迪士尼的体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的界面不能放在自己身上,而要放在用户的心里、他的体验上。这就要求,所有和游客的互动,都要多想一层。

举个例子,比如你是柜台收银员,快速地把用户的钱款清点好,保证不出错,然后交给顾客的时候满带笑容地说,感谢惠顾。是不是就已经很棒了?不过在迪士尼那里,这根本还不算。

迪士尼认为的高水准的体验是什么?比如,当你深夜购物的时候,收银员会特意弄清楚你的身份和住址,然后推荐你坐到达酒店的免费渡轮,还会给你一份去码头的地图。当你迷路的时候,餐厅服务员不仅愿意给你指路,他们甚至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带你到达目的地。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有人问:“3点钟的花车巡游什么时候开始?”这是个典型的蠢问题。如果工作人员回答他,3点钟开始,或者现在是2点55分,还差5分钟就开始,这都是错误的回答。所以,迪士尼的员工就必须判断,游客真正想问的是什么。是游行队伍到达特定地点的时间,或是哪里是最佳的观赏位置,或是游行的线路是怎样的?总之,不管怎么回答,底线都是你不能提醒用户他刚才问了一个蠢问题。

如果想像苹果和迪士尼一样,经营一种体验产业,就必须意识到,不管事业做得有多大,手里都是一个气球,气球可以吹得很大,但是只要有一个针眼都会破的,都会灰飞烟灭。在体验产业的逻辑下,这一切都相当脆弱。

在迪士尼乐园里,只要有一个细节照顾不到,比如一片枯萎的叶子、一个放错地方的垃圾桶、一个不友好的提示,比如一个纸袋子上写着“请勿靠近”,还有两个工作人员当着游客的面在谈私事,所有这些细节都会把游客从一个幻想世界里拉出来。游客一出戏,之前花大价钱精心营造的体验就瞬间崩溃了。

有一个说法是,人类正在从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从一般的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演化。也就是说,未来没有什么不是体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