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是一个刺猬型的人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因为人类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都是刺猬型,他们没有很开阔的眼界,只是在自己专精的那一行里面干得不错。但麦克阿瑟可不是这个情况,他不仅在自己的领域里面拥有力量,还试图诉诸舆论,依靠粉丝的支持和热捧来放大自己的力量,而且他还主动追求这种放大,这就有问题了。为什么?因为网红,好处是鲜花、掌声和金钱,但是代价你有没有考虑过?麦克阿瑟在这个方面也是陷入了盲区。
我们简单分析两个代价:
第一,网红通常都会和他的周边环境形成零和博弈关系。
第二,网红的身份会遮蔽你对真相的认知。
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先来看第一条,为什么说是零和博弈,因为这个世界什么资源理论上都可以靠知识来做更多的开发,很多资源越用越多,唯独一项资源是绝对刚性,那就是公众的注意力。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就那么多,能够把这个时间调集起来,把目光投射到你身上,就是所谓的眼球效应,全社会就那么一丁点儿,你占据了,别人就一定没有。为什么影视界的女明星们关系不容易搞好,经常有各种大战,就是因为这个刚性约束,这部戏你上了,我就没机会了;你红了,我就一定红不了,这里面就有头部效应,只有头部的那些人才能够吸引足够的注意力,剩下的长尾是没有价值的,这就是注意力的铁定法则。
换句话讲,如果你想当一个网红,你就是要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对不起,这个行为就是排他的。你要想红,那就只能让聚光灯完全打在你一个人身上,你就必须剥夺身边其他人享受注意力的机会,这听起来很残酷,但是没办法,你想当网红,你就必须加入这个零和博弈的游戏。
这一点在麦克阿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表面上的麦克阿瑟只是有一些性格缺陷,过于自大、虚荣,比如说老是在自己的身后放一面大镜子,显得自己看起来高大,而且提到自己的时候一般都不用第一人称我,而是直接称呼自己的名字,“伟大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这么认为”。但实际上这都是我们前面讲的那个逻辑的结果。
在《光荣与梦想》这本书里,曼彻斯特就评价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表现。当时他是南太平洋地区的司令长官,他在战区里面一共发出了142封战报,其中有109封开头都是说,麦克阿瑟的军队如何,好像这个军队都不是美国人民的,是麦克阿瑟自己的,突出自己的英雄形象。他手下的将官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宁愿一条毒蛇跑到我的口袋里,都不愿意被报纸表扬一下。为什么?因为他被报纸表扬过,麦克阿瑟就把他叫来,你什么意思?你要是再敢这么干,我明天就让你卷铺盖回老家,你信不信?麦克阿瑟珍惜舞台到了这种程度。有这种性格的人,他自然就不太在乎其他人的感受,也很难有良好的合作。
比如说,麦克阿瑟对日本人有恩,把日本人从战后的状态中拯救出来,他离开日本的时候,日本人民夹道欢送,甚至有一些匠人为他打造了一套和服,一共缝了7000万针,有7000万日本人民一人一针的寓意。
按说这是一个恩人、救星般的角色,可是后来麦克阿瑟在一次国会的听证会当中,别人就公开问他,你对日本这个民族怎么看?他说日本民族就是不成熟,德国,那是一个成熟的民族,大概有45岁,日本人很不成熟,也就12岁,我们就得管着他。这番话在公开场合一说,日本人的自尊心哪受得了?当时日本人还准备建麦克阿瑟纪念馆,然后颁发给他一个资格,叫永久国宾,一听说这个话,当时就决定都不给了,日本人跟麦克阿瑟的感情也就这么淡下去了。你逐渐就变得没有朋友,这就是当网红的宿命。
我在一个公开场合就见过这么一位女士,她到处找人合影,比如说一看这是名人,她就迅速上去,某某老师我要跟你合个影好不好?人家说好,她掏出手机一起自拍,自拍完了之后连谢谢人家都来不及,马上就转到下一个人,将这个人就晾在当场。当时我们站在旁边看,认为这个人太没素质了,可是回头一想,她想当网红的心态就是这样,因为在到处都是名人的场合,她必须要抢这个时间,抢夺公众注意力,发个朋友圈,大家看我跟名人在一起,她没有时间跟别人客气。网红的宿命就包含这条规则,她一定会把周边的人给得罪光。
麦克阿瑟的名声在美国的政界后来就臭掉了,为什么?他因被杜鲁门解职这件事情在国会开了一场听证会,这个听证会上几乎所有正经的行政官员,包括那些将军们都反对他,比如著名的马歇尔将军,就说我们当时有什么办法?我们必须撤他的职。麦克阿瑟最后混到了几乎是孤家寡人的地步,既然你跟身边的人零和博弈,最后只能落得这样一个下场。这是我们讲的当网红的第一个代价。
还有第二个代价,你几乎不知道事实是什么样。因为你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鲜花,你怎么知道这个世界对你的真实看法是什么?因为舆论这个东西其实特别脆弱,当时大家热捧你,给你鲜花和掌声,甚至热泪盈眶,甚至为此激动得去住院,但是这个情绪真能保持吗?其实谁都不知道。
麦克阿瑟回来的时候是1951年,到1954年,他还想冲刺一下竞选美国共和党的总统,但是在党内投票的时候,他只拿到了10张票。只过去了三年,这个人就被舆论抛弃掉了,舆论这个东西,别看表面上烈火烹油,但是非常具有欺骗性。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杜鲁门。杜鲁门的出身其实特别憋屈,他当了十几年农民,后来才参政,这个人特别粗野,讲话的口音也是美国中西部的口音,在政界特别不受待见。他当上副总统,是因为前总统罗斯福已经觉得自己命不久矣,但是他又怕民主党分裂,想来想去最后只好选杜鲁门来当他的副总统,这是民主党内部大家都接受的一个人选。刚开始杜鲁门不干,说这个副总统不就是一个名誉职务吗?我不干,最后罗斯福是当着他的面给别人打电话,说他不干,民主党将来分裂的责任他可是要承担的,逼得他没办法,才当了一个副总统。
后来罗斯福一死,按照美国宪法,他就成了总统。他这个总统真的是毫无思想准备,罗斯福干了那么多年,威望那么高,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又没有性格魅力,他当总统真的是有点不适应。
话说在罗斯福总统去世的那一天,杜鲁门得到消息,匆匆忙忙赶到白宫,迎头就碰见了罗斯福夫人,他就赶紧上去问,总统去世了,我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吗?罗斯福夫人看了他一眼说,你现在是美国总统,真正有困难的人是你,我倒是要反过来问,我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吗?
直到这个时候他完全没感觉他已经是总统了,因为这个总统当得太便宜了,这个国家的很多事情他都不了解。比如说美国当时在开发原子弹,叫“曼哈顿计划”,那是一个绝密计划,杜鲁门就不知道,上任之后临时再来了解。
这总统憋憋屈屈当了四年,到了1948年再次选举,很多人都觉得杜鲁门肯定没戏,你本来就不是威望的来源,你是靠着狐假虎威,跟着罗斯福上来的,而美国人民忍受民主党已经这么多年了,也该换个总统了。共和党那边的杜威这个时候呼声非常高,无论是民调还是报纸,所有的媒体都支持杜威,达到了一比四的支持度,当时《新闻周刊》有一篇文章,讲美国50个政治观察家一直预言杜威会胜出。共和党到选举的最后一天,甚至把酒店都包下来了,马上准备要举行庆功典礼,觉得毫无疑问,甚至很多报纸因为第二天要出版,将头版直接写杜威击败杜鲁门当选总统。
但是万没想到,后来杜鲁门又当了总统。为什么?因为杜鲁门也知道自己这个弱势,他干了一件事,做了当时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距离最远的一次火车演讲,他坐着总统专列,到各种地方去演讲,哪怕一个小村镇也停下车来,在最后一节车厢跟当地老百姓聊聊天,慰问一下老百姓,问问大家的生活怎么样,一天开过好多个城市,做好多场演讲。你别觉得这种演讲是宣传自己的大政方针,他其实就是聊聊天,甚至拉拉票,他怎么拉?说你们一定要选我,如果你们不选我的话,我没有钱租房子,我就会被白宫赶出来,拉票用这种方式,完全不是政治主张。但是这一招就是管用,因为舆论这个东西特别不可靠,它容易给人制造一个假象,你觉得很多人都在支持杜威,但是实际上社会的底层因为杜鲁门这一次火车之旅,已经被他拉动了,但舆论是根本不知道的。
这个现象其实在2016年的美国选举中也有所表现,很多人就觉得特朗普胡说八道,他怎么能当美国总统?但是你别以为他胡说八道是没有道理的。比如,他讲过一句话,说现在墨西哥有太多人非法移民到美国,我们应该在美墨边界建一道长城,把他们给挡住,这明显是胡说八道。民主党这个时候心里就偷乐了,为什么?因为墨西哥移民就是民主党的票仓,特朗普这样胡说不就是把新移民给得罪了吗?但是这是舆论的表面判断,而实质上很多墨西哥移民也不希望老家的亲戚来美国,特朗普这句话说出来之后,我看到过一个材料,有40%的墨西哥移民愿意支持特朗普,你不觉得这件事情很荒唐吗?对,舆论只能反映民意的表层,大家心里真正怎么想,整个世界真正在发生什么,舆论有的时候是反映不出来的。
这个效应在互联网时代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够感知到舆论,而整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其实我们一无所知。
美国的顶级名校耶鲁大学2016级的新生入校,校长沙洛维对这些新生做了一次演讲,这次演讲没有提爱、责任,只强调了一点——整个人类正在进入一个表述失实的时代。意思就是互联网正在激发我们人性底层的本能,像恐惧、愤怒、憎恨,而这些本能又在被舆论放大,我们看到的世界已经被扭曲了。过去我们了解世界是通过舆论,而现在的舆论在这些情绪的扭曲下,恰恰是我们要警惕的,身为耶鲁大学的学生,你们是世界的顶级精英,你们的学习任务就是要用批判性思考的方式,来跳出自己的思维圈子,来了解真实的世界。可见,在这个时代了解真相已经变得多么困难。
如果你想当一个网红,你可能要注意两点:
第一,你尽可以去获取注意力,但是请注意,要对周边的人比对粉丝还要好,因为这个世界说到底还是一个通过协作而获得力量的世界。
第二,永远不要相信粉丝告诉你的,或者你从粉丝那儿体察到的,世界的真相其实你并不了解。
如果你不想当一个网红,从麦克阿瑟的故事当中我们也能得到一句提醒,你看到的事实也许真的就是事实,但是又怎么样?你可能是一只刺猬,虽然看到了一件大事,但你没有狐狸的视野,看不到里面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