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会养猫(1 / 1)

很多小动物都很可爱,熊猫、兔子、狗都很可爱,但是没有一个能像猫这样,把所有“像婴儿”的要素集于一身。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人类“吸猫”小史》。书里回答了一个问题,一个我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人类为什么会养猫?

你可能觉得这还用说吗?猫可以抓老鼠,保护粮仓,我们不就是因为这个才驯化了猫吗?这确实是我们最常听说的说法。在大概一万年前,人类在两河流域定居,开始进入农耕文明,囤积的粮食引来了老鼠。人类发现猫可以抓老鼠,这才把它养在身边。

猫会抓老鼠,这没错,但是也有疑点。人和狗的合作,是一个良性循环。狗在食物上越依靠人类,就越要给人类干好活,比如看门、打猎、当朋友,见到人摇尾巴。所以狗和人是越合作越紧密。

可是猫不一样。猫和人的合作,如果是基于抓老鼠,这个合作不是一个良性循环。猫的食谱非常宽,鸟、鱼、兔子、蝙蝠、蜥蜴,甚至素食它都吃。人类把猫养在身边,就得提供吃的。可是人提供了食物,猫吃老鼠的愿望肯定会大大降低。猫又不傻,有容易获得的食物,自己为什么还要费劲呢?

如果养猫是为了抓老鼠,从长期来看,这个手段和目的是相悖的。人和猫的关系越紧密,结成这个关系的必要性就越低。那猫和人是怎么一起混了一万年的呢?

事实上,美国一个农业协会的调查发现,即使在老鼠很多的乡村,猫抓老鼠也并不积极,只有三分之一的猫在抓老鼠。所以在很多有猫巡逻的农场,还是老鼠横行。更不要提城里人养的猫了。猫基本上都不会抓老鼠。

还有一个疑点,驯化是什么?本质上就是人类选择代替了自然选择。人类是通过干涉动物的**来选择自己要的性状。比如说狗,根据人类需要,我们介入它们的生殖过程,所以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狗,负责打猎的、负责导盲的、负责卖萌的。所以狗的体形差别特别大。

但是猫呢?虽然也有不同的品种,但是大体上没有什么区别,也谈不上功能分化,因为人对猫的**控制力很弱。

我特地问了懂猫的同事。他们的回答是:猫有特别强的领地意识,突然把两只陌生的猫关在一起,哪怕一公一母,哪怕母猫在**期,它们也得打起来。就算我们循序渐进,先让两只猫慢慢熟悉,然后慢慢靠近,但只要它们其中有谁没瞧上对方,那也是见一次打一次。一个坚持“自由恋爱”的物种,我们人类其实谈不上驯化了它。

人和猫的关系还有一点奇怪。狗和人类的关系是典型的主仆关系,人提供保护和食物,狗提供服务和忠诚。但是猫不一样,养猫的人自称猫奴,称猫是猫主子。虽然是开玩笑,不过还是说明了人和猫的主仆关系好像不是那么分明。你看一眼猫对人的那种爱搭不理的神情就明白了。

现在全球范围内有大概6亿只家猫,是狗数量的3倍,可见人类更喜欢猫。在网上,关于猫的内容还更容易被转发。根据Facebook和Twitter的统计,有关猫的内容转发量,大概是狗的两倍。

所以这就奇怪了,人类到底为什么要养猫?答案不是“为了抓老鼠”那么简单,需要另寻解释。

《人类“吸猫”小史》这本书就提出了一个观点,说这是因为猫恰好触动了人类会觉得“可爱”的所有开关。你可别觉得“可爱”很简单,“可爱”其实是一组特殊且强大的物理特性。动物行为学的开创者洛伦茨就曾经说,这个特性叫作“怜幼触发特质”。猫的外表特征,天生长得就像人类的婴儿,它的外形会触发我们释放荷尔蒙,让我们像爱小婴儿一样爱它。

很多小动物都很可爱,熊猫、兔子、狗都很可爱,但是没有一个能像猫这样,把所有“像婴儿”的要素集于一身。

咱们来详细数数。比如猫的体格,平均4公斤,抱着猫和抱人类新生儿的感觉差不多。猫的叫声,能让人联想到小孩的哭声。有研究还表明,在进化历史上,猫可能有段时间有意调整过自己的发声,就是为了能更准确地模仿人类小孩哭。人一听猫叫,马上爱心泛滥。

再比如说,猫是食肉动物,为了撕裂食物,它们进化出了短小有力的下颚,这让它们的脸是甜甜的圆脸。我们人类当然更喜欢圆脸。它们依靠视力而不是嗅觉捕猎,所以鼻子是小小的,这也符合人的特征,这就比大部分狗更可爱。

最大的秘密还在于猫的眼睛。猫的眼睛非常大,成年猫的眼睛和人类的差不多大,大眼睛在一张小脸上就显得格外水灵。不信你去看看那些漫画,动漫里的人物,眼睛的面积通常要占到面部的三分之一。真要在现实中看到这样的人,那得吓死,会像怪物。但是在动漫里只有这么画,才觉得好看。你养一只猫,就相当于养了一个活的动漫婴儿。

而且猫眼睛的构造也和人类相似,这非常重要。你会发现,一般动物,尤其是食草动物,比如兔子、马,它们的眼睛都是长在脑袋两侧的。这是为了视野能更开阔,更好地观察周围的情况,万一有捕食者好逃跑。

但是猫不一样,它们在进化史上就一直是最好的埋伏型猎手。它们为了能扑倒快速移动的猎物,必须有精准目测距离的能力,它们的眼睛能迅速聚焦。这种能力就需要两眼的视野高度重合,所以猫的眼睛位于头前部的中间,和人类一样。

我们人类是灵长类,祖先是猴子,我们又不是猎手,为什么眼睛也长在头的前部呢?因为我们当猴那段时间是在树上生活的。这就有两个要求。第一,想要在树林里自由穿梭,就得准确地把握树枝间的距离,所以眼睛能聚焦很重要;第二,灵长类主要靠吃果子为生,在树上准确地瞄准一颗果子还是很重要的。这都需要两眼的视野高度重合。虽然用途不一样,但猫的眼睛又巧合地和人类非常相似。

到此不用再多举例子,我们便可以给出答案了:人和狗彼此依存的关系,是建立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但是人和猫的关系,是建立在审美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人养猫,不管人有没有清晰地意识到,本质上都是在养一个孩子的替代品。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前面说的那些奇怪的事情才能说得通。

聊这个话题,其实是想说,我们要警惕一切人类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我们都知道,让我们人类去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很多,有理性的原因,有感性的原因,还有随机和偶然的原因。但是真到了解释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我们通常会给出一个理性的理由。

这倒不是有意欺骗,而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真坚信自己有一个理性的理由。比如,我们是因为要捉老鼠才养猫,我们是因为喜欢另一家公司的文化才跳槽,我们是因为这个人干了什么事才不喜欢他。

也许这些理由有点道理。但是,真正的原因也许需要我们下潜到自己人性的那些幽暗、深远的地方,潜到自己也没意识到甚至也不愿意揭开的深处,才能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