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和广告商更好地控制了用户行为,实现了双赢,而用户感受到的“爽”,只是一个附带的结果而已。
我们平时享受互联网服务,看文章、看视频,往往要顺带看个广告,很讨厌,但是我们心里也知道,无可厚非,毕竟网站也是商业机构,他们要靠广告赚钱的嘛。
但是网站和网站也不一样,有些互联网网站,看起来就很厚道。比如谷歌旗下的YouTube视频网站,它的广告开头有个5秒倒计时,5秒以后,你点击跳过按钮,广告立马消失,你可以选择不看广告。这样的用户体验很棒,很多人都说YouTube真是业界良心。
可是问题来了,平台为了用户体验,牺牲一点利益,这也说得过去。但广告商不是冤大头,他们可是花了真金白银的,他投了广告,还不强制你看,你还能跳过去,他们图什么?
文章里说,答案很简单:为了多赚钱。很反直觉吧?怎么做到的呢?这靠的正是一整套高级的控制策略。
先说开头的5秒倒计时。为什么是5秒钟?注意,这可是一个非常精妙的“控制感”设计。毕竟只有5秒,很短,所以你不会去喝水、上厕所,或者干点别的,你大概率会盯着屏幕看,甚至会提前把鼠标放在跳过按钮上。因为你想跳过,所以你必然要盯着看。结果是他控制了你5秒的注意力。
也许你会说,我就不盯着看,行不行?可能不行。因为人有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叫控制感。你想想,下载东西的时候,你有没有盯着进度条一直看,直到下载完成?或者,更新系统的时候,你有没有盯着跳动的百分数一直看,直到100%?这不是强迫症,是倒计时给了你明确的预期,你觉得一切尽在掌握,所以盯着的时候,会有控制感,一旦看完,你还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人得到的控制感越多,安全感就越强,做事儿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当你知道控制权在自己手上,你对广告就不会有逆反心理,对广告就不那么抵触,也就更有可能被吸引着看下去。它给你制造了一个积极的心理启动。
你可能会说,就算我看了5秒,广告商能得到什么?广告商得到了极高的广告到达率。所谓到达率,就是一条广告播了以后,究竟有多少人真的看了。所有广告商都很看重这个指标。广告商也不傻,他也知道一场足球比赛中场休息的时候,你一定去上厕所、开啤酒、叫烤串儿。
中场休息那段广告,只有第一个进入的广告才更有可能被人看到,所以,第一个广告位是最贵的,换句话说,广告商花的钱,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买到达率。到达率很重要,可怎么控制到达率一直是个难题,美国广告业有一句著名的话:“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被浪费了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YouTu be竟然就靠一个小小的按钮,解决了这个难题,起码,它完美地控制了广告前5秒的到达率。
把控制权交给你,你反而被它控制了。
你也许又要问,就算广告商控制了我5秒的注意力,但我还是跳过了啊,后面的我没有看啊。广告商的钱不还是浪费了?
放心,广告商的钱一点都没浪费,全都花在刀刃上了。跳过的这部分人,广告商是不会为你花钱的。YouTu be制定了一种特殊的付费模式,简单说就是,广告商只需要为真实观看的用户付费,怎么才算真实观看?只要广告播到了30秒或播放完成了,才算真实观看。你想,这部分人,他明明5秒钟时有权跳过,却还是坚持看了30秒或者看完了,说明他对产品很感兴趣,这不就是广告商要找的潜在用户吗?
所以,这种付费模式,实际上是把传统的“为广告付费”,也就是播了就得付钱,转变成了“为广告效果付费”——也就是播了、有效果了、客户找到了,才付钱。这好比你去玩抓娃娃机,抓到了给钱,抓不到不给钱。是不是很爽?
没错,靠着这个按钮,广告商又完成了一次高效的“成本控制”。
广告商的成本是控制了,YouTube网站不是吃亏了吗?不吃亏。YouTube获得的是更大的优势。
这就牵涉到广告行业的一个有趣逻辑了。
你想,如果你是广告主,你投的广告效果并不确定,那你投的时候,会很犹豫,媒体的广告价格也就卖不上去。但是如果你投的广告,效果非常确定,你会把赚到的所有钱全部投到广告上去。这笔账很好算啊。如果你投100块的广告,确定性地能赚10块钱,你会投。能赚1块呢?你也会投。因为确定嘛,1块钱也是钱啊。如果不赔不赚呢?你也会投,因为你毕竟拿到了一些新用户,新用户会给你带来未来的价值,所以即使不赚钱你也会投,只要不赔就行。
那我们跳出来一想,广告效果越确定,广告主就越倾向于把所有赚到的利润都投向广告,久而久之,企业、广告主就成了给媒体打工的了,所有赚到的钱都归媒体。这是人类价值链的一个规律。哪个环节创造的价值越大、价值越稳定,在价值链的利益分配中,就拿得越多。YouTu be让你可以选择跳过广告不看,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这一回,他们要控制的是你的行为和选择。广告商最想花力气去吸引的,不是那些对他一点都不感兴趣的人,比如5秒就跳过的人,他最关注的是那些没有看完、没有点击的人或者点击了没有购买的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他们对这个产品好像有点兴趣,但最后在下单之前又放弃了,这才是最有可能转化成潜在用户的人。只有监控到这部分人的真实行为和想法,广告商才能对症下药,找到优化和提升的方向。
怎么监控呢?靠的还是交到你手上的那个“5秒钟跳过按钮”。因为权力交给你了,你的每一个行为都代表着你的真实想法。你是在第7秒跳过还是在第23秒跳过,都精确反映了广告的吸引力程度。广告商通过收集这些行为数据,有侧重、有方向地去优化广告,也许下一次就能吸引你看完。而传统的广告商完全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只能看到1个数据,就是点击率结果,但是,大部分广告点击率都不超过2%,剩下98%的用户是怎么抛弃它的?在什么时候抛弃它的?对广告是什么态度?广告商一无所知。
这一波操作,本质上都是在反向控制你的行为和选择。所以,YouTube不是给了你一个权力,而是获得一个跟你互动的机会。增加一个跳过按钮,你就变成了它免费的广告质量测评师,甚至是广告推荐人。
结论来了:表面上,YouTube给用户创造了更好的产品体验。事实是,YouTube和广告商更好地控制了用户行为,实现了双赢,而用户感受到的“爽”,只是一个附带的结果而已。
最后分享一下看完这篇文章的两点感受:第一,所有看上去违背商业本质的现象,可能都是假象。
我们需要深思背后的逻辑。
第二,更高级的控制,不是做绝对的权力的主人,而是要让渡一部分控制权出去,给对方一个跟你互动和反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