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解读 日本怪谈文学史(1 / 1)

怪谈 (日)小泉八云 1551 字 3个月前

平成时代以来,日本与妖怪有关的影视、动漫和游戏层出不穷,甚至在全世界都掀起了文化风潮。其实,日本一向崇尚“万物有灵”,妖怪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远在文字诞生之前,相关故事就在民间口耳相传。到平安时代,已有约六百种形形色色的妖怪形象。有心的民间文人开始整理村野夜话,并集结成书,怪谈文学由此慢慢发展起来。

这些文学作品赋予了妖怪或凄苦或感人或有趣的故事,使它们的形象从模糊变得有血有肉,其中更蕴含了日本独特的美学观和民族性,是了解日本文化不可错过的瑰宝。

绳纹时代至奈良时代(约前12000—794年)

从绳纹时代开始,日本民众便笃信“八百万神明”的传说。那时的人们与自然关联密切,许多无法解释的事件在他们心中经过恐怖情绪的发酵,就成了口口相传的“妖怪[1]”。但直到奈良时代,一些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才有了最原始的文本记录。

·奈良时代 《古事记》 [日]太安万侣

正如《山海经》对中国志怪文学的影响一样,日本怪谈文学的起步也离不开《古事记》这类神话与史实交融的典籍。《古事记》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文学著作之一,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记录了创世神话和诸神的由来,充满了瑰丽的想象,中卷及下卷则记录了神武天皇至推古天皇共三十三代日本天皇的故事。

1644年版《古事记》书影

平安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794—1598年)

平安时代可谓日本妖怪文化的繁荣发展期,现今记录在册的一千多种妖怪中,约有六百种是平安时代流传下来的。当时天灾不断,贵族生活奢靡,民众生活困苦,因此人心动**,鬼神之说前所未有地盛行,甚至出现了阴阳师,负责占术、咒术、祭祀、祈祷等。此外,中国民间流行的六朝志怪、唐传奇等传入日本,大受欢迎。这样的环境催生了许多与妖怪有关的文学创作,《今昔物语集》《日本灵异记》《宇治拾遗物语》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平安时代 《日本灵异记》 [日]景戒

《日本灵异记》全称《日本国现报善恶灵异记》,由汉文写成,记录了从雄略天皇至嵯峨天皇近四个世纪里的各种善恶因果、鬼神报应等奇异故事,其劝善惩恶的基本思想为后世日本怪谈文学的主题奠定了基调。

·镰仓时代 《宇治拾遗物语》 [日]佚名

《宇治拾遗物语》记录了中国、印度和日本三个国家的奇闻怪事,故事主角涉及贵族、僧侣、商人、武士和村夫等,描绘了人的软弱、愚蠢、可笑和对物质的渴望,为后世的怪谈故事提供了大量素材。本书中《常识》一篇即取材于该书中猎人射佛的故事;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一文也取材于该书中《绘佛师良秀喜欢火烧自家记》的故事。

江户时代(1603—1868年)

到了江户时代,妖怪在人们心中逐渐从不可控制的超自然现象,转变为反映人间百态或为大众提供娱乐、消遣的存在,遍布绘画、文学等媒介。被称为“日本《山海经》”的《怪奇鸟兽图卷》,以及妖怪画最高成就——鸟山石燕的代表作《画图百鬼夜行》均出自江户时代。这些画卷使人们想象中的妖怪有了具体、直观的视觉形象。此时,中国的“三言二拍”、《剪灯新话》等传奇、话本大批传入日本,日本作家的创作方式也由原来的翻写、仿写走向了创新,怪谈文学正式步入了繁盛期。

鸟山石燕《画图百鬼夜行·河童》

·江户时代 《雨月物语》 [日]上田秋成

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语》被誉为日本近代以前怪谈小说的巅峰之作,直接影响了明治、大正时期的众多作家,成为日本后世怪谈文学的素材来源。

《雨月物语》由九个短篇构成,其中四个改编自《剪灯新话》,五个改编自“三言”。这些故事有着“变形”“离魂”“梦游”三大特点。变形,即人与动物、植物、神及其他物体之间可互相转换变形,如本书中《兴义法师的故事》即取材于《梦应之鲤》一篇;离魂,即人的魂魄可以离开躯体前往任何地方再回归肉体;梦游,即人也可以在睡梦中前往其他地方,体验经历各种事情。

1766年初版《雨月物语》插画

明治时代至昭和时代(1868—1989年)

进入明治时代,日本接受了近现代科学思想的洗礼,逐渐开化,出现了柳田国男、井上圆了等一批民俗学学者。他们把荒诞不经、神秘、诡异的妖怪文化变得更具科学性,“妖怪学”一词便是在这一时期由井上圆了首次提出的。在此时期,怪谈风潮也更加盛行,出现了一批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兼具的佳作。昭和时代,日本电影行业的发展更是带动了怪谈文学的传播。经典的怪谈作品,如《雨月物语》《怪谈》等都被搬上大荧幕,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作。

·明治时代 《夜窗鬼谈》和《东齐谐》 [日]石川鸿斋

《夜窗鬼谈》与《东齐谐》是同一本书的上下册,前者常被称为“日本的《聊斋志异》”,后者则常被称为“日本的《子不语》”。从内容上来说,其故事大致可分为谈鬼论神、日本民间传说、动物幻化成精及冥界仙境之想象等几个类型。全书强调德行修养、因果报应,除了故事情节可圈可点、结构精巧之外,还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1891年初版《夜窗鬼谈》插画

·明治时代 《怪谈》 [日]小泉八云

小泉八云在日本文学史上堪称最特殊的存在,他生于希腊,却一生都痴迷于日本文化。他首次将日本种种民间怪谈故事汇总、整理,融入自己的理解,进行再话,介绍给西方,堪称日本近代怪谈文学的鼻祖。因特殊的文化视角和成长经历,他笔下的妖怪超越了简单的怪力乱神,成为有自我意识、有人的情感的存在,整个故事也变得典雅、有趣。全书呈现了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美学境界,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这本书中的四个短篇故事《黑发》《雪女》《无耳芳一的故事》和《茶碗中》,在1964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怪谈》。电影由小林正树导演,获得了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1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堪称日本恐怖片的鼻祖。

1904年初版《怪谈》封面

平成时代(1989至今)

二十世纪后叶,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复苏,妖怪文化以各种崭新的形式融入大众生活。一些作家尝试在怪谈文学中融入悬疑推理、奇幻等元素,“新怪谈文学”由此华丽诞生。除了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妖怪文化与动漫、电影等影视媒介的结合也相当成功,妖怪文化的感染力和娱乐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平成时代 《百鬼夜行》系列 [日]京极夏彦

妖怪因其自带诡异、惊悚的气氛,与悬疑推理小说相得益彰。京极夏彦的妖怪推理小说便是这两种元素融合的代表作。他的《百鬼夜行》系列以日本战败后的东京为背景,讲述主人公中禅寺秋彦着手解决诸多看上去像是灵异现象的悬疑事件的始末。因京极夏彦本人有极高的民俗学素养和深厚的文字功底,该系列作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姑获鸟之夏》1994年一出版便广受欢迎,后来被改编为电影、动画等。

·平成时代 《阴阳师》系列 [日]梦枕貘

在“新怪谈文学”中,梦枕貘无疑是佼佼者,他被誉为“日本奇幻小说超级霸主”。他的《阴阳师》系列取材自古籍《今昔物语集》,以幽远的平安时代为背景,虚构了一个神秘典雅的人鬼共处世界,讲述了主人公阴阳师安倍晴明和武士源博雅游走于阴阳两界,破解桩桩离奇事件,为人鬼解忧的经历。梦枕貘借鬼神、灵异之事来思索人生的哲学问题,书中关于人性的讨论寓意深远,可读性极强。《阴阳师》出版之后,由此衍生出的影视、动画和游戏也迅速风靡全球。

[1] 日本的“妖怪”概念与我国不同,其内涵包括我国普遍认知中的神仙、妖怪、精怪、鬼等超自然的存在。最初,日本并没有“妖怪”一词,都是以“化物”称之。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井上圆了第一个提出“妖怪”这一概念并创立了“妖怪学”,这一学科目前在日本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