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舒适圈的工作也是对自己的投资(1 / 1)

年过半百后,我开始认真地思考人生还剩下多少时间可以供我支配。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几乎不再主动为自己增加工作量(这二者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我本来也没有“做一名成功人士”这样的雄心壮志)。

现在,如果我不去刻意控制的话,不知不觉中就会把100%的时间全部花在工作上。但是由于我需要照顾年迈的母亲,所以现在正在努力尝试去把50%的时间用于工作,剩下的50%用在自己的私生活上。

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疑惑,一名自由职业者如果不去主动推销自己、多做宣传的话,要如何才能找到工作呢?以我个人为例,现在我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是靠“缘分”,或者说是靠“人情”得来的。

人们会直接找到我,拜托我去做某项工作,然后我再决定是否接受。当我想要助眼前这个人一臂之力,想要看到他露出笑容,想要得到他的称赞时,我就会像当年那个“跑腿小弟”一样回答他“好的,交给我吧”。这就是我现在的工作模式。

像这样,“缘分”和“人情”会为我带来新的工作。而我在考虑是否接受别人委托时,通常只会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我在助他一臂之力时,我自己能否学到新的东西”。

我会先想象一下,自己在做这份工作时会学到些什么,取得怎样的成长,如果这个想象中的画面能够吸引我,那么我就会接受这份委托。反之,当一份工作中没有任何未知的要素和新奇的体验,那么我就不会接受。

我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走出舒适圈。

报酬的多少和企业知名度的高低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我挑选工作的基准只有两点:一个是有没有“缘分”和“人情”在其中穿针引线,另一个就是“能否让我打破自己的舒适圈”。

我所说的“打破舒适圈”是指邂逅新的事物,并且在面对它时感觉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的一种状态。

例如,当我成为《生活手帖》杂志的主编时,我其实是第一次接触编辑工作。当时的我根本不懂编辑杂志时所使用的专业术语,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印刷厂沟通,更不了解杂志的发行流程,只能挨个儿去询问其他的员工,一点点地慢慢弄懂。为了搞清楚如何制作杂志,我曾经低头向许多人求教过。

在许多人的帮助下,我一步步记住并理解了工作的流程,慢慢变得得心应手了起来。当工作上的业务都能够顺利完成后,我也逐渐做出了自己的风格。

当我离开《生活手帖》编辑部去IT企业工作的时候,历史又一次重演。由于我对编程和数字科技一窍不通,刚入职的时候可以说是十分不知所措。但是在不断地请教别人和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摸着了门道,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化为了自己的一部分。

走出舒适圈后的这种不知所措感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无论一个人的年纪有多大,只要他保持着学习的意识并且为之努力,那么他就一定会有所成长,这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也终会消失。

当不知所措的感觉消失后,我们学习到的东西就会开始产生回报——工作中取得了成果。

走出舒适圈能够使我们的心灵更加成熟,还能够使我们的能力获得提升。

因此,如果我认为某个工作处于我的舒适圈以内,是我以前做过并且知道自己能够做到的,那么无论对方多么热心地招揽我都不会接受。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松完成的工作,我绝不会做。

打个比方,假如现在有人请我去创办新的杂志,或者是请我去开一家有趣的书店,那么非常抱歉,我必定会拒绝他的邀约。因为这些都是我以前经历过的,并且我已经知道自己能够做到。

位于舒适圈以内的工作既算不上是对自己的投资,又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从这样的工作中我学不到新的知识,收获不到新的体验,也无法发掘新的自我,所以我觉得把时间花费在这样的工作上是一种浪费。

或许在我近旁的人看来,松浦弥太郎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他先是开书店,把9年的光阴都倾注在了《生活手帖》杂志上。结果当大家都以为他喜欢跟纸质媒体打交道时,他却又投身IT行业,从头开始学习如何去做数字媒体。类似这样的事情总是在不断重演。

但是,工作中的这种“出人意料”正是我的乐趣所在。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一直这样下去,直到停止工作的那一天。

只要别人给了我新的机会,即使我不知道自己能够做出什么贡献,也会开心地点头答应。

虽然内心会感到不安,但是这都没关系。只要对方觉得把工作交给我来做会是一件有趣的事,那么我就会选择相信他。走出舒适圈的确会令人感到手足无措,但只要我拼命地学习,就一定能够拿出超出对方期待值的成果,并且在此过程中,我自己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这份工作能让我走出舒适圈吗?”

多这样问问自己,尝试挑战新的事物,有趣的未来一定会在前方等着我们。今天的我,也依然奋斗在舒适圈外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