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渐渐冷漠,是人对这个世界的热情冷了,还是这个世界在发生变化?冷漠由心而生,亦可由心而灭,大千世界,你我都是朋友,那就请脱下冰冷的外壳,走进温暖的世界。
别让“小我”控制你,你的世界不应如此狭隘
陈静是个爱斤斤计较的人,容不得别人有丝毫的冒犯,即便是在市场买菜,她也会因为一角钱与小贩争执起来,互不相让。她与家庭成员、朋友关系都处得不好,整天缠绕在你吃亏、我占便宜这些毫无意义的琐事上,你争我吵没完没了,陈静似乎永远都在争长短,又永远都争不出长短。
钟立强天性敏感,时时沉溺在敏感的旋涡中,不能自拔。今天领导的一个神色不对,明天人家的一句调侃,都会使他不停地探究下去,纠缠在心灵之网中,仿佛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总之,无论发生了何事,都会在他心里无限扩大,从而引起心灵的强烈震动,并以各种发泄渠道表现出来。
这就是“小我”在作祟。小我是怎么回事呢?
打个比方说,有些人不愿意帮助他人,不愿与他人分享资讯,甚至去陷害别人,这就是受到了“小我”的控制。因为“小我”是不允许别人比“我”成功的。
对“小我”来说,“我”的利益应该是最大的,而分享是个陌生词,除非隐藏着其他动机,它对别人成功的反应,就好像是别人从“我”这里拿走了什么。
在“小我”看来,“我”永远是比别人好的。“小我”渴望的就是这种优越感,而经由它,“小我”强大了自己。打个比方来说,假如你正打算将某一重要消息告诉某人,“我有件大事要告诉你,很重要的,你还不知道吧?”这个时候在“小我”眼中,“我”已经和他人之间产生了施与受的不平衡:那短短的一瞬间,你知道的比别人多——那个满足感就来自于“小我”,即便对方各个方面都比你强,你在那一刻也有更多的优越感。生活中,很多人对小道消息特别上心,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非但如此,他们通常还会在表达时加上恶意的批评和判断,这也是受到了“小我”的指挥,因为每当你对别人有负面评价的时候,优越感油然而生。
无论“小我”显现出来的行为是什么,背后潜藏的驱动力始终都是:渴望出类拔萃、显得与众不同、享有掌控、渴望权力、受人关注,从而索求更多。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紧缩着的“小我”,无论有任何异动,“小我”都能首先做出反应,并以自我保护为出发点产生阻抗心理,心理反应严重的还会将其泛化,表现为性情孤僻、自我贬值,有的则喜怒无常,行为夸张。
贪婪、自私、剥削、残酷和暴力……“小我”的能量令人恐惧。
当然,“小我”也不能说是坏人,它的初衷就是为了完完全全地保护“我”,它很希望事情如你所愿的发生,所以会希望你能听听它的建议,即便那是坏的、有害的,但“小我”意识不到这一点。
“小我”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人类根本不可能完全脱离它,但却可以控制它,让“小我”与“真我”达到和谐。事实上,很多人都可以不接受“小我”的控制,比如在某些领域有特殊成就的人,他们可能是教师、医生、艺术家、科学家、美容师、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等,他们在工作时,基本可以从“小我”中解脱出来,这个时候,他们所追寻的不是自我,而是顺应当时之所需,他们专注的是当下、是工作,是要服务的人,这些人对其他人的影响,远超过他们提供的功能所带来的影响。
这样看来,其实那个紧缩的“小我”不过是人们心灵深处的无常而短暂的感觉罢了,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坚固的实体,如果我们明白了“小我”竟然是这么的“空无”,就会停止认同它、护卫它、担忧它,如此一来,我们就摆脱了长久以来的痛苦和不快乐。
我们爱自己,才能原谅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爱他人才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事情,多一分谅解和宽容;爱这个世界,才能在内心深处充满感恩和赞美,使生命走向完满。
与人为善,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当下,我们的社会上一直在提倡营造“和谐”?可是,怎么和谐?和谐靠什么来营造?答案很简单,要靠“人和”。也就是说,在社会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都要与人为善,以善良的一面去对待别人,才能提升整体的社会氛围,从而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社会境界。换言之,如果有人倒地而没有人去搀扶,那么这个社会不会真正和谐;如果公交车上为争一个座位而大打出手,那么这个社会远没有达到和谐;如果所有人的心里就只有自己,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那么人与人之间想“和谐”都难。
客观地说,就当前的人文关怀状态而言,我们去做好人、做善事,确实有些顾虑。毕竟,谁也不希望在救死扶伤之后,还要被当成肇事者,以致掏尽半生的积蓄;毕竟,谁也不希望在见义勇为以后,还要自己花钱给犯罪嫌疑人看病。这善事未免做得太窝囊,也太让人心寒。于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变得漠然了,甚至是冷酷了,这不仅仅是我们,更是社会的一种悲哀。
这或许不是我们的错,但确实是我们让自己变得越发冷漠,我们让自己的人性中少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关爱与信任。诚然,我们即使不做善事,但只要不为恶,也没有人会拿我们怎样,也没有人会认为我们就是坏人。但是,我们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心中有一丝难过?尤其是当我们看到病痛中的老人蜷伏在地、看到可怜的孩子疼痛哭泣时,我们是不是真的可以无动于衷?相信,多数人的心都会隐隐作痛,因为我们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只不过,有些时候,我们被某些人为及非人为的因素所限制,变得有些懦弱,而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努力。
是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去改变,将懦弱改为侠肝义胆,将冷漠改为古道热肠,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如此,我们在做善事时就不会再有所顾虑;反之,倘若就这样冷漠下去,那么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义将不复存在,整个社会将会陷入沦落。毋庸置疑,我们都不想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生活。
进一步说,推己及人,倘若我们希望别人对自己好一点,对我们的老人、孩子好一点,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率先做出个样子?事实上,我们一念之间种下一粒善因,便很有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善果。做人,真的没有必要太过计较,与人为善,又何尝不是与己为善?当我们为人点亮一盏灯时,是不是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当我们送人玫瑰之时,手上是不是还缠绕着那缕芬芳?
其实,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也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反馈我们。譬如说,当我们在为别人解答难题时,是不是也让自己对这个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当我们主动清理“城市牛皮癣”时,不仅整洁了市容,是不是也明亮了自己的视野?……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所以,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善行。给过马路的盲人一点搀扶;为迷路者指点迷津;用心倾听失落者的诉说……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都可以渗透出朴素的爱,折射出人类灵魂深处的光芒,不但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我们自己。
管好你自己,小恶不为,小善不弃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及犯罪学家凯琳曾提出一个“破窗效应”,它是这样表述的:如果一座房子破了一扇窗,没有人去修补,时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得羞愧。事实就是这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窗若不能及时得到修护,就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同理,一些小的过错如果不能及时被发觉并加以改正,日久天长它就会演变成大错。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接受这样的教育,但扪心自问,我们做得够不够好?想必很多人在这时会低下头。我们总是喜欢为自己开脱,认为犯点小错、做点小恶并没有什么,无伤大雅,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时时以为是小恶,作之无害,却不知时时作之,积久亦成大恶。犹水之一小滴,滴下瓶中,久之,瓶亦因此一滴一滴之水而满。故虽小恶,亦不可作之,作之,则有恶满之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小的恶念不能及时自觉且有效地加以修正,那么终将会因为无底的私欲酿成灾难,小则身败名裂,大则性命堪忧。是故,我们应该时常检点自己行为,否则等到出现不良后果再深深痛悔,那是不是有点迟了?因为再怎么说,对于我们的人生而言都是一种负面影响。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出现过类似事情?——譬如,某个孩子到邻居家去玩,他无意中,注意!只是无意中将人家的一根针沾在衣上,并且将其带回了家。这时,如果是位有修养的家长,一定会问明原委,然后要求孩子将针送回去。但如果是一位责任感不强、极度自私的家长,他可能就会将针留下,因为在他看来这不是什么大事。是的,这点事邻居不会追查,就算被发现也没什么。但结果会怎样?结果是,孩子的一个无意举动在家长的纵容下养成了恶习,他开始经常性地从别人家乱拿东西,因为他是小孩子,又因为拿的东西不值钱,人家可能也不会追究。就这样,孩子长大以后,原本的小偷小摸变成了大偷大窃,结果可想而知,他免不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显而易见,这个责任应该归咎于那个自私的家长,孩子毕竟年少无知,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习、模仿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说父母能够以身作则、防微杜渐,孩子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如果说父母成了反面教材,时常表现出不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孩子耳濡目染,想好都难!其实,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比如某些家长不孝敬自己的父母,他们的子女在长大以后就可能不会孝顺他们;譬如某些家庭经常打骂吵闹,他们的子女长大以后脾气可能就会非常暴烈,动不动就与人大打出手,乃至身陷囹圄……对于家长而言,他们在做出某些不良举动之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许他们就只认为那是小事罢了,但事实上,就是这些所谓的小事,很可能会给他们及其子女日后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吧。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事实上,人之善恶不分轻重。一点善是善,只要做了,就能给人以温暖;一点恶是恶,只要做了,也能给人以损害。因此,生活中,我们必须谨言慎行,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严格地要求自己,做到能善则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因小失大,断送我们本该美好的前途。
多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向别人扔污物的人,总是把自己弄得很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当时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用来终身奉行?”孔子告诉他:“大概只有‘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一切,也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传承了两千年,是儒家文化的精华之处,更是自古以来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所奉行的格言警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孔子将其作为奉行一生的座右铭,并将其推荐给了自己的弟子。如今,我们常说“将心比心”,这实际上就是在推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是的,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何必强加给别人?人应该宽恕别人,这才是仁义的表现。孔子的话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如果我们都能够以对待自己的行为作为参照,来对待他人,就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然而遗憾的是,世道人心,往往脱离不了私欲的桎梏。我们之中或许就有许多人,总是习惯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推给别人,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转移到别人手中;反之,自己钟情的事物,就绝不肯与人分享了。这种现象之所以会普遍存在,说到底还是因为人类自私的本性在作祟。
我们应该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一种基本修养。你不想别人怎样对你,那你最好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譬如说,你不想被人利用,那么请不要利用别人;你不喜欢别人对你说谎,那么自己就不要说谎;你不喜欢别人怠慢于你,那么也就不要怠慢别人……有道是“种什么因,收什么果”,你所有的行为,最后又都会回到你自己的身上。因为,你对别人的一切思想及行为,都会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毫无遗漏地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之中,它们会影响你的个性。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的个性就相当于一个磁场,它会把同类人带到你的身旁,所以你也难免会有被身边人不公对待的一天。
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是对别人的一种善待,同时也是在善待我们自己。如果我们都能以推己及人的方式去处理问题,那么就能够创造一种重大局、尚信义、不计前嫌、不报私仇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摩擦与误会,就能够达到人际关系的真正和谐。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结果往往会皆大欢喜。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个崇尚道德的礼仪之邦,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推己及人的先贤,譬如我们所熟知的“大禹治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典范。
当年,大禹刚刚与涂山氏完婚,正处于蜜月期,按常理说应该好好在家陪伴妻子,但是,大禹心里放不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他一想到有人被洪水淹死,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蒙难一样,痛苦万分,于是,他依依不舍地告别妻子,带着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对洪水进行疏导。在整个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当他消除水患、凯旋之时,他的儿子启已经长成了少年。
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与孟子谈起“大禹治水”一事,他觉得大禹的做法很愚蠢,并夸口道:“如果让我治水,肯定要比禹做得好。我只要将河道打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就可以了,这会省很大的人力、物力!”孟子很不客气地驳斥道:“你说的话错了。大禹治水是把四海当作大水沟,顺着水性疏导,结果水都流进大海,与己有利,与人无害;而你的方法,把邻国当作大水沟,结果洪水都流到别国去,对自己有利,对别人却有害。这种治水的方法,怎么能与大禹的相比呢?何况,你这样做,别人也可以这样做,到时洪水将逆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难!”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出,白圭这个人虽然有几分能耐,但人品真的有待提高,他心里只想着自己,却不考虑别人,这种“己所不欲,反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最终难免要害人害己。大禹就不一样了,他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时费力,但这样做不但能够消除本国人民的灾害,同时又不会伤害到邻国,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及行为才是为人处世的正道。
咱们中国有句俗语:“人和万事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又常常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有时即使是血缘至亲也会怒目相向、拳脚相加。可事实上,这其中有许多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你我对别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恕,自己无法接受的事情也不去强迫别人,这样,世界就会和谐很多。毫无疑问,这“推己及人”的道德情怀,就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如果说我们炎黄子孙,不!如果说全世界人民都能时时处处推己及人,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看到全球的和谐、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