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湿热是中医名词术语,是致病因素,属风、寒、暑、湿、燥、火(热)中的两邪,也是中医的证候名,比如湿热证,为湿热蕴结于身体之中,脏腑经络受阻而致。

长时间居住在潮湿之处,或生活在高温高湿的气候中,或喜欢吃甜而肥腻之品,或持久饮酒等,都很容易形成湿热体质。

受湿热侵袭的人应当从燥湿清热入手调节自身,饮食清淡,远离烟酒,避免住低洼潮湿之处,居住环境干燥、通风,保持睡眠的规律。

湿热滞留于脏腑经络,就会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而且,湿性留着,黏滞难移,经常同定一处,病势难缠,不易痊愈。特别是湿邪和热邪相互勾结之时,想要祛除湿热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湿热勾结在一起,就会形成慢性、顽固性疾病,如感冒、咳嗽、胸闷、乏力、腹泻、腰痛腿肿、痤疮等症,湿热为“万病之源”,涉及身体的十二经络和其他地方,会在不知不觉中危害人体健康,发现它的时候它通常已经引发疾病。

朱丹溪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之八九。”治疗起来一向都非常棘手,缠绵而不易痊愈。

由此可见,祛除湿热并不容易。本书之中从认识湿热,到湿热的预警信号,湿热发生的诱因,辨清体质除湿热,再到湿热侵袭身体各个部位时的不同表现、祛除方法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既包括经络疗法、饮食疗法、按摩疗法,也包括精神的调节,内容详尽而具体。让你清楚地认识自己出现的湿热是哪个部位、哪种类型、何种原因导致的,有针对性地祛除体内的湿热。

治疗湿热时通常要分清湿重和热重,湿重则以化湿为主,热重则以清热为主,在这个原则之下,根据湿热表现出的症状辨证施治,同时规范自己的饮食和生活,做到不暴饮暴食,少食油腻,不熬夜,适当运动等,离湿热远一点,离健康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