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地知,你知我知(1 / 1)

【溯源】

源出《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典故】

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弘农郡华阴县人。他为人公正廉洁,不谋私利,是难得的清官。杨震从少年起就聪明好学,他通晓经传,博览群书,对各种学问都深入钻研。杨震未当官前非常热心教育事业,在家乡办学,来自四方的求学者络绎不绝。他教学有方,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因此名气大,学生多。当时,人们都称赞杨震为“关西孔子杨伯起”。由于杨震办学多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因此声名远播。当时的大将军邓骘也听说了,他很敬重杨震的学识、贤能,就征召杨震到自己府内任职。上任不久,杨震又被推举为茂才出任地方官,先后升迁为襄城令、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再调升为九卿之一的太仆、太常,后又晋升为三公的司徒、太尉。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途中,路经昌邑。当时的昌邑县令王密,是他任职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的官员。王密听说杨震路过本地,为报答当年杨震的提携之情,于是白天去谒见杨震,晚上则准备了白银十斤想赠送给杨震。杨震对他说:“我们是老朋友,我很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完后,惭愧地离开了。后来,杨震调任涿郡太守,为官清廉公正,不接受私人请托、谒见。他的子孙和平民百姓一样,常吃蔬菜,出门步行,生活简朴。有老朋友、长辈想让他为子孙购置产业,杨震不肯,他说:“让以后的世人称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我把这个留给他们,不是也很丰厚吗?”杨震自大将军邓骘征召入府任职,到被罢免太尉止,共出仕了二十多年。他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他的品德因此为世人所称赞。因拒收王密贿礼,说出了“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这“四知”的千古名句,成为清廉自持,不接受非义馈赠的典源,后人也引用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比喻事情极重要秘密。

【观文解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个人的所为是原因,别人知道是结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所谓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严格按道德、法律和制度去做,有做各种坏事可能的情况的时候,而不做任何坏事。我国古代的贤哲智者都非常注重以慎独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标准,“慎独”在《论语》中是这样论述的:“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君子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要警惕注意。隐秘的事情没有不被人发现的,细微的事情没有不被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