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好坏不仅与沟通内容有关,而且与双方自身的身份有密切的联系。当讲话内容、语言风格,与讲者的身份保持一致时,听者会对内容产生认同感,形成共鸣,进而赢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反之,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两家公司在谈收购事宜,有一位收购方的经理去被收购方公司谈话,交换意见,尽管他用了很多十分精彩的词汇,而且感情充沛,讲得慷慨激昂,绘声绘色。但是,对方却非常冷淡,也不愿多谈具体情况。因为对方已经知道他没有实权,所有的事情只能转达给老板。此后不久,收购方老板亲自前来谈判,双方进行了深入交谈,收购案的大局就此定了下来。
大体相同的内容,由不同身份的人来讲,效果迥然有异。这生动地说明,身份对于沟通效果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这种影响主要是由于双方的“角色期待”心理造成的。一般说来,双方总是以特定角色身份进行沟通,而且是也带着对方的“角色期待”心理来沟通的。作为讲者,不仅通过他讲述内容去征服听众,而且他自身的身份也在无言之中影响着听众。作为听众,在接受讲话内容时,又总是把讲者所言与其身份结合起来加以理解,不仅对内容做出评价,同时对讲者也要做出评价,还把内容和讲者的身份进行比较,寻找其中的内在联系。如果讲者身份和讲话内容相一致,他们听起来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如果两者之间的距离较大,认定你这个角色不该,或不能讲出这些内容时,他们就会从内心里产生对你所讲内容的抗拒性,甚至否定你所讲的内容,这样,沟通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削弱。
这里讲的身份,主要的是指其职务、地位,还包括年龄、文化、经历、性格等,往往上述要素要一并加以考虑。它是沟通的背景,规定了沟通的目的、形式、格调和语言。一个年长者与一个年轻者交谈,彼此对对方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和一个专家、学者还是和一个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的交谈,在内容和选题上就应有所不同。在听众眼里,人们在讲话时,其讲话的选题,看问题的视角,信息内容及其数量等,应与他们自己的身份大体相称,这样的沟通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反过来说,我们不应盲目地追求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符的东西,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杜兴民最近面试了一个知名企业的技术部员工,尽管他对于申请的职位并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凭借他多年的“面霸”经验,连坑带“忽悠”地就轻松越过了HR那一关。但当他面对招聘部门经理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经验不足在部门经理面前暴露无遗。部门经理一问及他从事这类工作所操作过的案例时,发现自己现编的案例在火眼金睛的部门经理眼里,根本就是千疮百孔,经不起任何的推敲,这次面试杜兴民一败涂地,而且在对方心目中留下不诚实的印象。
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头脑中没有身份概念,讲话时只考虑内容是否感人,而不考虑内容与自己的身份是否相符,用一些自己的内容和语言充斥自己的话语,希望产生轰动效应,结果难以如愿。比如,某部一个文化较低的连队优秀饲养员上台介绍自己的经验体会,他拿着由“秀才”写的稿子念,大量使用形容词和文言词,听众一听就不是他的东西,私下说:“这小子,老老实实一个人,怎么也学会卖弄字眼,哗众取宠了!”他的事迹反而让人生疑,有编造之嫌。
有位学者到基层做报告,为了表明自己贴近生活,体现民意,在报告中他用了一些土语,说一些粗俗话。大家说,“这个人怎么不像学者呢?这么粗!”很显然,大家是把他当成学者身份来听讲的,可他使用不当口气说话,反而让人感到不对味。
总之,在沟通中,身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