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别人的利益,与竞争对手共谋发展,实现真诚合作。
——李嘉诚
和你的对手握手
善待他人是李嘉诚一贯的处世态度,即使对竞争对手亦是如此。我们知道商场充满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能做到善待他人这点,不少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
过去,香港《文汇报》曾刊登李嘉诚专访,主持问道:“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经历那么多艰难风雨之后,您为什么对朋友甚至商业上的伙伴,抱有十分的坦诚和磊落?”
李嘉诚答道:“最简单的讲,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
也许在我们看来,不是太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下面就用一个李嘉诚的故事来讲述他的这种观点。
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系控有的一家上市公司,与置地公司并称为怡和的“两翼”。
李嘉诚一直以置地为对手,对九龙仓没有多加注意。一段时间后,九龙仓把货运业务迁到葵涌和半岛西,将地皮腾出来启动发展商业大厦。九龙仓的这番大动作引起了李嘉诚的关注,李嘉诚开始研究九龙仓,曾经有人问李嘉诚做生意都要像做学问一样研究吗?李嘉诚很利索地说不仅要研究,而且要深入。他说决定一件事时,事先都会小心谨慎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一定要勇往直前。不难看出他十分企羡九龙仓这块风水宝地。
九龙仓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众多建筑。李嘉诚经过一番研究发现,九龙仓在经营方式上存在缺陷。九龙仓固守用自有资产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这一时期九龙仓为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
李嘉诚分析九龙仓股票贬值股价偏低的原因是由于经营不善造成的,因此,他十分看好九龙仓股票。
李嘉诚曾多次设想若由他来主持九龙仓旧址地产开发绝不致陷入如此困境,精于地产股票的李嘉诚算了一笔细账。
1977年末和1978年初,九龙仓股价在13—14港元之间。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就是说它的股票总值还不到14亿港元。
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每平方英尺6000—7000港元计算,九龙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
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
因此,李嘉诚认为九龙仓的股票市值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可谓是一块大肥肉。
可见他对九龙仓股票是志在必得。李嘉诚已经算定,即使以高于时价的5倍价钱买下九龙仓也是合算的。李嘉诚决定打一场大仗,全面收购九龙仓。方向和战略已定,李嘉诚就开始思考战术问题。
李嘉诚心里知道怡和系这个巨人的实力,而且怡和系是绝对不会放弃九龙仓的。
所以,要成功地收购九龙仓,关键就在于不能惊动怡和系,不能让其所察觉,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否则,凭怡和系的实力,谁都难以从其手上夺走九龙仓。收购九龙仓股票决然不能传到外界。
很快,李嘉诚不动声色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悄悄地从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中买下了怡和系2000万股。
当时,李嘉诚通过智囊的分析后了解到,一直以来被称为怡和系的九龙仓和置地,在控股结构上并不是平等关系。怡和控置地,置地控九龙仓,置地拥有九龙仓近20%的股权。
当时来看李嘉诚暗暗吸纳的九龙仓股,约占九龙仓总股数的20%。这也就是说,目前九龙仓的最大股东将不再是怡和的凯瑟克家族,而是李嘉诚。因此,20%的控股,无论对李嘉诚还是对怡和,都是一个敏感而关键的界线。
李嘉诚为进一步购得九龙仓,与怡和在股市公开较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如果购得九龙仓,必然将使长实的老对手置地断臂折翼。
在收购九龙仓的开门战中,李嘉诚的精明显露了出来。
首先,李嘉诚通过九龙仓迁址获得了千载难逢的信息和机遇,显示了李嘉诚异常敏感的商业嗅觉。而这一点对于商界来说又是最关键的。
李嘉诚通过当时的形势分析和仔细推算,认定九龙仓是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公司,大有用武之地,大有潜力可挖,大有赚头。
李嘉诚知己知彼地衡量了双方的实力,知道自己实力远不如怡和系,因此他聪明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暗度陈仓,而不是大张旗鼓地收购,使对方始终没有觉察,使计划得以顺利进行。
李嘉诚采用偷袭战术逐渐具备了决战的实力。
可是,怡和系如果发现有人企图收购九龙仓,那么,以怡和系的实力,就会奋起反攻发动反收购,到时李嘉诚的所有努力将会付之东流。
李嘉诚其实心里很清楚,他的秘密行动早晚要让怡和系知道,因为战场是公开的。
九龙仓股的成交额每天都在上升,这一现象引起证券分析员的关注。
这时,一些比较敏锐的职业炒家预感其中有钱可赚,立即介入,此时九龙仓股被炒高。甚至各大华资财团、英资财团和一些外资财团,也纷纷加入,来分一杯羹。九龙仓股水涨船高,只升不降。立时九龙仓股在股市中一路飚升。
1978年3月,九龙仓股急蹿到每股46港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这个价位已和九龙仓股的实际股值相差不远。这时,李嘉诚已经成功地控有了九龙仓近20%的股票。
李嘉诚随即停止再吸纳九龙仓股。就在这时,九龙仓集团方才察觉是李嘉诚挑起的战火。
在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的争夺中,李嘉诚已经让怡和系丢尽面子。这次怡和对九龙仓的行动可谓猛烈也算是新仇老仇一起清吧。
九龙仓的老板马上部署反收购,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的九龙仓股,以此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股能力。
然而,怡和的现金储备未能增购到绝对安全的水平。
九龙仓的控股大战中,怡和使尽全身解数来保住江山,没办法只能打出最后一张王牌,不得不求助于英资财团的大靠山——汇丰银行。
据说当时汇丰大班沈弼亲自出马斡旋,奉劝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
李嘉诚详细分析了目前的利弊关系,冷静分析后认为不太适合同时树怡和、汇丰两个强敌。日后长实系的发展,还期望获得汇丰的支持。远的不说,就说眼前,如果驳了汇丰的面子,汇丰必然贷款支持怡和来发起反购战,有汇丰与怡和联盟,李嘉诚控股九龙仓的计划肯定落空。倒不如卖一个人情给汇丰。
李嘉诚就这样很爽快地答应沈弼,鸣金收兵,不再收购,但是李嘉诚心中又在盘算着另一个主意。当时,李嘉诚了解到正欲“弃船登陆”的船王包玉刚也在收购九龙仓股票,并且一副志在必得的阵势(请参阅冷夏、晓笛著《世界船王——包玉刚传》)。
李嘉诚经过一番认真盘算后,决定把球抛给包玉刚,让包玉刚直接射门——直捣九龙仓。李嘉诚又再卖一个人情给包玉刚,真可谓商战高手。李嘉诚立即约见包玉刚,开门见山地表达了想把手中拥有的九龙仓1000万股股票转让给包玉刚的想法。
包玉刚当然求之不得,喜出望外,并深表谢意。于是,这两位华人商界巨头签订了协议。
李嘉诚遂即把手中的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以3亿多港元的价钱,转让给包玉刚。包玉刚从汇丰银行协助李嘉诚承接和记黄埔的9000万股股票。马上,李嘉诚又把手头所剩的九龙仓股全部转让给包玉刚。这样的结果是包玉刚获得了全面收购九龙仓的极大优势。
李嘉诚的九龙仓股票大都是以10港元到30港元的市价购买的,全部以30多港元脱手转让给包玉刚,据不完全估计,李嘉诚一进一出间,获纯利5900多万港元。
包玉刚与九龙仓遂即进行了空前惨烈的控股血战,九龙仓在包玉刚的强势攻坚下终于胜出。然而双方都付出了极为沉重代价,后来有人称此次收购大战是:“船王负伤取胜,置地含笑断腕。”
李嘉诚在这场全盘由自己策划并运作的经典商战中真是一石三鸟、收获颇多。
首先,李嘉诚利用低进高出九龙仓股票,净赚数千万港元。接着,转让九龙仓股票,使李嘉诚与包玉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又借助包玉刚的协助得到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为进一步顺利吞并英资和黄、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包玉刚为感谢李嘉诚的慷慨转让,入主九龙仓后,便与李嘉诚合作开展西环的货仓大厦,只需李嘉诚投入建筑费,并不需要投入发展总成本70%—80%的地价,日后所得利润,两家对分。这种得天独厚的不动产合作方式,实在可算是包玉刚的投桃报李。最后,李嘉诚对汇丰的善意奉劝,顺水推舟,卖给汇丰一个人情,巩固了与汇丰的合作关系。
汇丰因为欠李嘉诚这笔情,于是力助李嘉诚吞并和黄,使李嘉诚获得了比九龙仓更大的利益。入主和黄,是李嘉诚一生最辉煌的战绩。
敞开胸怀,和对手握手,不仅不会损害既得的利益,反而给人心胸广大的印象,让人以后乐于合作,舍弃的是一分仇恨,换得的是合作的良机,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兵不血刃,蛇吞大象
李嘉诚一生最重要的商业行动之一便是收购和记黄埔,可以说没有和记黄埔,便没有今天的华人首富李嘉诚,没有和记黄埔,李嘉诚的发展不会如此迅速,和记黄埔是李嘉诚商业王冠上的一粒明珠。收购和记黄埔,李嘉诚蛇吞大象,实现了质的飞跃。
李嘉诚在九龙仓争夺战中把球抛给包玉刚后,便退出角逐而将目标瞄准了另一家英资洋行——和记黄埔。
和黄集团是由和记洋行和黄埔船坞两大部分组成。和黄不仅是当时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香港十大财团所控制的最大上市公司。和记洋行于1860年成立,黄埔船坞则可追溯到1843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壮大,和记黄埔已变成资产雄厚、规模庞大的商业巨无霸。但是,和记黄埔在1973年受到了股市大灾和世界性石油危机以及连带香港地产大滑坡的严重影响,加上和黄主人祈德尊家族经营不善,陷进了财政泥潭,接连两个财政年度亏损近2亿港元。因此,两年后,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解救,条件是和记出让33.65%的股权。汇丰便成为和记集团的最大股东,黄埔公司也由此而脱离和记集团。和记成了一家非家族性集团公司。
1977年9月,和记又一次与黄埔合并,定名后为“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就在这时汇丰表示,等和黄经济转好,将会出让大部分股份。其实,早在李嘉诚盯上九龙仓的同时,也垂青上和记黄埔,在退出九龙仓之战后必然会全力吞并和黄。这也是李嘉诚的最大的心愿。李嘉诚一直密切关注和黄的发展。与九龙仓一样,他通过充分的研究和分析,确定这是一家极具发展潜力只是目前经营不善的集团公司。另外,李嘉诚也发觉汇丰要出让和黄股份。因为汇丰不想作为香港金融至尊而背上“银行操作企业”的坏名声。这一点对李嘉诚来说极为有利。事实上,李嘉诚知道汇丰一直在等待适当机会和合适人选出售和黄股权。
于是,在1978年的九龙仓大战中,当汇丰大班沈弼出面规劝李嘉诚时,李嘉诚果断地放弃九龙仓控制权的争夺,借以与汇丰增进友谊,为下一步收购和黄埋下伏笔。这不能不说李嘉诚考虑问题的长远和缜密。之后,李嘉诚又频频与沈弼接触,二人交情日深。李嘉诚又进一步知道汇丰急需扩大自己实力,增强储备资金,也就是说,汇丰有可能急于抛出和黄股票。
就在一段交往中沈弼发现了李嘉诚的精明能干、诚实从商的作风及其如日中天的业绩。这就不能不说是缘分和运气了。此外,沈弼慧眼识珠,认定李嘉诚堪托大任,可以重振和黄。
原来,汇丰出售和黄股权,不是单纯地卖出股票套利,而是很希望和黄得遇明主,重振昔日雄风。这样,汇丰银行于1979年9月以每股7.1港元的价格,将其手中持有占22.4%的9000万和黄普通股售予长江实业。
当时,对汇丰的和黄股垂涎者甚众,但沈弼及汇丰根本没有考虑让别人角逐和竞争。汇丰让售李嘉诚的和黄普通股价格只有市价的一半,并且同意李嘉诚暂付20%的现金,对李嘉诚是优惠之极。这就是汇丰对李嘉诚的真诚回报。
紧接着,李嘉诚集中火力乘胜追击,继续在股市上大量吸纳和黄股票。
经过一年的全面吸纳,到1980年11月,李嘉诚成功地拥有39.6%的和记黄埔股权,控股权这时已十分牢固。
在1981年初,李嘉诚正式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同时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这时和黄集团也成为长江集团的旗下子公司。
在当时,长江实业实际资产是6.93亿港元,而和记黄埔的市价总值是62亿港元。李嘉诚以小搏大,以弱胜强,成功控制巨型集团和黄,难怪外界一致称为“蛇吞大象”。匪夷所思,难以置信,然而这又是不争的现实。难怪,李嘉诚被冠以“超人”之誉。
李嘉诚在收购战中所表现出的作风,完全与包玉刚截然相反,包玉刚有着海派的气势,雷霆万钧,重锤出击与怡和系殊死抵抗,必然受到重创。
而李嘉诚在收购和黄时则是和风细雨,兵不血刃,其间并没有遇到和黄大班韦理组织的反收购。李嘉诚顺理成章也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兼并和黄,既是长实扩张发展的里程碑,又是英资财团地位开始下降、华资财团迅速崛起的转折点。
刚进入和黄的李嘉诚只是执行董事。按常规,大股东完全可以凌驾于支薪性质的董事局主席之上。李嘉诚却并未在韦理面前流露出“实质性老板”的意思。
李嘉诚在和黄为董事局主席期间并没有行使自己所控的股权来发挥作用。
李嘉诚没有这样做,他的谦让使众董事与管理层对他尊重。李嘉诚总是能在关键时候采取欲擒故纵,采用低姿态换来别人的敬重,然后翻马而上。
在决策会议上,李嘉诚总是以商议的建议的口吻发言。而实际上,他的建议许多时候就是决策——大家都慢慢信服他。韦理大权旁落,李嘉诚虽然未任主席,已开始主政。后来,在股东大会上,众股东一致推选李嘉诚为董事局主席。可谓顺水顺风。
李嘉诚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这与中国古代的“无为而治”的作用异曲同工。李嘉诚深谙“以和为贵”、“以退为进”、“以让为盈”的战略策略。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继收购和黄之后,李嘉诚又开始酝酿另一次大行动,那就是收购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这是当时进行收购时华资进军英资的四大战役之一。收购之中,李嘉诚虚虚实实,让对方摸不清头脑,而面对机会,又准确出击,一击得手,令人叹为观止。
港灯属于香港十大英资上市公司之一,在其发展的百年历史中,一直是独立的公众持股公司。李嘉诚意港灯主要原因体现在港灯收入稳定,加之港府正准备出台“鼓励用电的收费制”(用电量越多越便宜),港灯的供电量将会有大的增涨,盈利自会递增。随着生活的进步用电就像人要吃饭一样,经济的盛衰,都不会对电业构成太大的影响。还有一点让李嘉诚放心的是港灯是拥有专利权的企业,不可能有第二家在港岛与其竞争,盈利点极其稳定。
据1981—1982年市场风传,怡和、长江、佳宁等集团都有觊觎港灯之意。就在这时候,在海外投资回报不佳的怡和系置地,卷土重来,并且来势异常凶猛。于此同时置地在香港大肆扩张,大掷银弹购入电话公司、港灯公司的公众股份,并以打破香港开埠以来最高地价的47.5亿港元,投得中环地王,用以开发“交易广场”的浩大工程。
李嘉诚看到置地疯狂的扩张战略,他并没有迎上去与其一争高下,而是采用以退为进的战术,按兵不动,以观形势的发展。
1982年4月,置地公司拟收购港灯的消息,在外界上悄然传开。人们都以为长实、佳宁会参与竞购,因此港灯、置地、长实、佳宁4种股票都被炒高。这时,李嘉诚依然以不变应万变,他是在等待机会。果然,置地以不可挡之势,志在必得地出击。
4月26日周一开市,代表置地做经纪的怡富公司,以比上周收市的5.13港元高出1港元多的价格,收购了港灯股份2.22亿股。
收购及合并委员会为避免触发全面收购规定,增股的股份控制在35%以下,超过35%就必须全面收购控股量要为50%才算收购成功。就在这样情况下,置地以高出市价31%的条件,顺利完成对港灯的收购。最后,外界终于明白长实参加与竞购纯属子虚乌有。李嘉诚只是虚晃一枪。或者说放其一马。李嘉诚并没有参与这场收购之战。他在演绎一场欲擒故纵的商战游戏。
李嘉诚确实精明。首先,他认为面对置地似乎是失去理智的收购,如果顶其锋与之一碰硬,一来未必能胜,因为置地必是竭全力而战,二来即使能胜,也会元气大伤,非常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做的是蚀本生意。李嘉诚说过:“收购不像买古董,不是非买不可。”可见李嘉诚十分冷静而理智。
其次,李嘉诚认定置地不惜重金,四处出击,难免造成“消化不良”,或者碰到外界一些因素影响,置地就可能不攻自乱。到那时,再从置地手中夺过港灯,易如反掌,或者正是置地求之不得,变成帮助置地的好事善事。
基于上面的分析,李嘉诚只是密切关注整个事态的发展,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在此期间,李嘉诚信心百倍,静待其变。
果然,不出李嘉诚所料,置地在香港的急速扩张,将其现金储备消耗殆尽。置地向银团大笔贷款,负债额高达160亿港元。
就在这时,时势陡变,香港出现移民潮,移民势必要带走现金,地皮、汇率大跌,港人纷纷抛港币套取外币,这对置地就如迎头一棒。再加上欧美以及日本经济衰退,影响到香港地产市场滑落。楼宇有价无市。置地所欠各银团的贷款不仅无法偿还,光利息一年就等于赔掉一座楼宇。
置地立时陷入空前危机。1983年财政年度,置地出现13亿港元的亏损。
这时候怡和管理高层进行调整,凯瑟克家族因此胁迫置地大班纽璧坚下台,而由其家族的西门·凯瑟克接任。
李嘉诚一直在关注怡和系的一举一动。在纽璧坚任上,李嘉诚已经提出过收购港灯的意向。此时,他按兵不动,继续静观其变。
果然,形势继续恶化,汇丰银行对债台高筑的置地穷追不舍地进行逼债。西门万不得已,只能再断一指——出售港灯减债。
西门对李嘉诚的君子作风很是钦佩,认为财大气粗的李嘉诚出得起理想的售价,而且李嘉诚曾表示过收购之意。这时,西门已将李嘉诚确定为首选买家。
可是,西门的热情并没有得到李嘉诚的回应,这使西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他也只能等待。
李嘉诚的欲擒故纵,终于使西门按捺不住性子,西门于1985年1月21日傍晚7时,派人往李嘉诚办公室,商议转让港灯股权问题。
等到置地自动求上门来,这样,李嘉诚很快地掌握了主动权。
一切都在李嘉诚的掌握中。
大约16个小时之后,李嘉诚决定斥资29亿港元现金收购置地持有的34.6%港灯股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拍板定夺此项大生意,充分显示了李嘉诚早已成竹在胸。现在李嘉诚以6.4港元折让价拾置地的便宜,比起当年置地比市价高31%以上的溢价抢入港灯,以市值计,李嘉诚为和黄省下了4.5亿港元,这不能不说是技高一筹。未过35%的线,故不必全面收购。因是善意收购,和平交易,不会出现反收购。但和黄实际上已完全控制港灯。
在20世纪90年代和黄董事行政总裁马世民在谈起港灯的收购时,仍对李嘉诚的做法赞叹不已。他说:“李嘉诚综合了中式和欧美经商两方面的优点,一如欧美商人,李嘉诚全面分析了收购目标,然后握一次手就落实了交易,这是东方式的经商方式,干脆利落。”李嘉诚的表现,在这场港灯收购战中表现出一派商界王者气度。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李嘉诚挥洒开来,滴水不漏。他平静地避开置地誓死必夺的锋芒,避免两败俱伤,保存了实力。接着以铁杵磨成针的耐性,静待其变。“以不变应万变。”李嘉诚利用自己对形势的准确预测,牢牢掌握了主动权,从而抓住机会,一朝之间,胜负已分,对方亦是口服心服。
能进能退,不争一时之气
做生意,有的人性格莽撞,只知进,不知退,将自己的商业之帆撞翻了才幡然悔悟,有的人一味小心谨慎,商业大潮中,步步退缩,固步自封,没有进步。而李嘉诚则讲求该进则进,该退则退,且退得及时,不争一时之气。
在发生股灾前,李嘉诚曾向西门·凯瑟克表示愿意以每股17港元收购25%置地股权。这比置地其时10港元多的市价,溢价6港元多。但双方分歧颇大,议定再次谈判收购的价格问题。股灾突至,各家自救不暇。农历大年刚过,华南虎又一次出山。这时李嘉诚会同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等华商向置地摊牌。
素有“鲨胆彤”(粤语鲨胆即大胆)之称的郑裕彤(请参阅广州出版社出版、祝春亭所著《鲨胆大亨——郑裕彤传》)锋芒毕露,扬言和谈不行,就市场上见。置地则坚硬地以牙还牙说:奉陪到底!
最后,李嘉诚和置地议定长实等华资财团在7年之内,除象征性股份外,不得再购入怡和系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这样结果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知难而退,与置地协议退出收购,以仅比当日收盘价高出5分的8.95港元的售价将所持的置地股权予怡和。
这是一场失败的收购,被英文报刊称为“华商滑铁卢”。
因为以李嘉诚为首的华商经过冷静分析后认识到,如果置地拼死抵抗,华商最终也难以胜出。置地总估价超过200亿港元,华资财团若想全面收购达到多于50%的绝对控股权,得耗资100亿港元以上。但事实上,怡和不会坐守待毙,在收购反收购的价格战中,股价必会不断抬高。然而,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资金会远远超过这个数。
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能否在有限的全面收购的短暂时间内,筹措这么多现金,仍是个未知数。当时,怡和控股数近26%,已优势在先。
因此,权衡得失之后,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决定放弃收购。
至于华资财团为什么签订带妥协性的7年不得染指怡和股权的协议,至今仍是一个谜。
华资财团在这场战役中,虽然收购不成功,但售股的税后利润,估计也在1亿港元左右,仍然有小赚。
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恶意收购所可能带来的昂贵代价,更何况胜负难定。倘若摆开战场大战后,华资财团再落败,则会受到惨烈的重创。这大不符合李嘉诚的一贯的经商作风和性格。
李嘉诚认为,在商场同样没有常胜将军,关键在于要清醒地知己知彼,能战则战,不敌则退,保存实力。这样才会游刃有余,再稳健取胜。
李嘉诚首先要对收购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必与对方进行协商,尽可能通过心平气和的方式谈判解决。若对方坚决反对,他不会强人所难。
李嘉诚富有心计,又很有耐心,尤擅长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有点像孙子兵法中讲的不战而胜。
最典型莫过于收购港灯。他从萌发收购念头到控其在手,虽然先后经历了几年,倒是西门·凯瑟克沉不住气,落入李氏的“圈套”,以相当优惠的折让价出售港灯股权。
李嘉诚收购和黄,心术之精,让人叹为观止。他借汇丰之力,兵不血刃,战胜资产大其10倍的庞然大物。
李嘉诚遇到阻力,权衡利弊后,能做到不带遗憾地放弃。这无疑就是一种经商的心态,收购九龙仓、置地,他都持这种态度。该进则进,该退则退,纵横捭阖间,凸显商业巨子的气度胸襟和经营智慧。
做人的一等智慧·经商的一流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