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框架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国人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每一位长者,爱护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为全社会发扬尊老爱幼的优秀传统尽到自己的力量。
我们先来看三个案例。
案例一:
子路,春秋末期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擅长政事著称,是孔门“七十二弟子”之一。子路十分孝顺。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尽管如此,他家还是常常揭不开锅。有一次,年迈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了。怎么办?子路想到了离家十多里远的亲戚家境比较富裕,自己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个愿望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顾不得自己饥肠辘辘,坚持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借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开心地笑了。邻居们也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中国人向来注重尊老,从古至今,尊老榜样和优秀故事不胜枚举。这是非常值得称颂的,当代青少年也要将这一精神传承下去。作为父母、老师,一定要让孩子明白:
★进出家门时,要和家里人打声招呼,告诉家人“我回来了”“我出去了”,最好让家人知道自己去哪里,以免家人担心。
★遇到分歧时可以和家人一起商量,理智沟通往往要比争吵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和家人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要不耐烦地回应家人的关心。
★如果家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要学会关心老人,经常陪老人聊天。当他们需要陪伴和交流时,我们一定要及时站出来给他们关爱和尊重。这还能进一步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案例二:
一天下午放学,斌斌一进家门就发现鞋架上多了几双鞋,不用问,家里肯定来客人了。走到客厅一看,果然,沙发上坐着四个陌生人,有两个人年纪看起来比爸爸妈妈要大一些,另外两个人看起来则比较年轻。没等斌斌回过神,就听到一个声音传来:“哎呀,斌斌回来啦!几年不见,都长这么大了,时间过得真是快啊!”“快过来让我们好好看看。”不等他回答,另一个声音也传了过来。
斌斌有点儿蒙:“怎么办?爸爸妈妈经常跟我说,见到长辈要问好,我应该怎么称呼他们?就先叫叔叔阿姨吧,对,这样准没错!”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像是下了决心,然后走过去跟客人打招呼:“阿姨们好,叔叔们好!”“哈哈哈……”大家大笑起来。听到这大笑,斌斌知道一定是自己闹了笑话,都怪爸爸妈妈没有提前给自己介绍。这时爸爸从厨房出来,他向爸爸投去不满的眼神,爸爸立刻心领神会,笑着向斌斌介绍:“儿子,这两位应该叫叔叔、婶婶,那两位应该叫哥哥、姐姐。”唉,斌斌觉得真丢脸,当时就想,以后跟其他人打招呼前一定要弄清称谓,免得闹笑话。
★在公共场合见到陌生的长辈时,如果不知道如何称呼对方,可以说“您好”,或者可以根据对方的年龄来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
★家里来了陌生长辈时,一定不能扭捏作态或者躲在自己的房间避而不出,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果是爸爸妈妈认识的人,可以先问一问爸爸妈妈自己该如何称呼对方。
案例三:
某天,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田老师生病了,暂时由隔壁班的孙老师代课。听说孙老师刚从大学毕业,说话轻声细语,看来是胆子很小,而班里的调皮大王腾飞最爱捉弄新老师,大家都挺为孙老师担心的。
果然,上课时,同学们按惯例起立向孙老师行礼,只有腾飞坐在椅子上不起身,他还故意大声说道:“孙老师,我脚扭了,站不起来。”同学们都知道他是装的,他就是想刁难新老师。可是孙老师不知情,也没有惊讶,还一脸关切地对他说:“好,有什么需要就跟老师讲。”上课期间,腾飞也不老实,一会儿把书掉在地上,一会儿又“不小心”摔倒在地,突然又大喊肚子痛,孙老师慌忙送他去医务室。这节课生生让腾飞搅得一塌糊涂。
同学们对腾飞的表现感到非常生气,也对新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举动感动。后来,腾飞也被老师的举动感动了,主动承认了错误。
尊师重教、崇智尚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在生活、学习上时刻关心每一位学生。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感恩老师。
小知识
如何向老师打招呼
1.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遇到老师时都应该主动说“老师好”,不可视而不见或故意躲着老师。
2.和老师交谈时,应该使用敬词“您”。
3.不能说脏话。
4.行上课礼时,同学们应该全体起立向老师问好。
5.课上应认真听讲,不要故意扰乱课堂秩序。
6.如果对老师有意见,可以私下跟老师沟通解决,不要和老师争吵,更不能散布有关老师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