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四十六:天人合一(1 / 1)

【引子】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庄子·大宗师》古代的真人,神情巍峨而不使人有压力,好像不足却又无所承受;他特立超群而又不固执,胸襟宽阔虚空而不浮华;他精神焕发像是格外欣喜,一举一动又像是出自不得已!他那容颜和悦令人喜欢接近,与人交往德性宽和让人愿意归依;胸怀宽广像是辽阔的世界!高放豪迈而不受什么限制。他流连忘返好像很闲逸,心不在焉的样子又好像忘了要说的话语。有的人把刑律作为主体,以礼仪为羽翼,用知识去适应时变,用道德去遵循规律。把刑律作为主体的人,以杀止杀也是宽厚仁慈的;把礼仪作为羽翼的人,是要在世间实行教化;用知识去适应时变的人,是出于不得已;用道德来遵循规律,就好像是说有脚的人都能登上山丘,而人们却真以为是勤于行走的人。因此宇宙万物,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都是合一的。你不喜欢它,它依旧是合一的。合一的是合一的,不合一的也是合一的。体验到合一时,是指与自然相处;体验到不合一时,是指与人相处。把自然与人看做是合一而不可能互相对立的人,这就叫做真人。

【专访】

天人合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它纵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积淀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思想文化之中,因此,它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古代的很多人为了逃避做官都归隐在大自然中,因为他们厌倦了争斗,厌倦了功名利禄,看透了世情冷暖。在自然中,自然可以包容你的一切缺点,不会嫌恶你身上的世俗之气,更不会像世人一样将你遗弃,可以从中放松自我、心旷神怡,获得心灵的安宁。

什么叫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陶渊明就很会营造意在言外的诗境,他的《饮酒》诗写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并未多费笔墨,也没用什么华丽的词藻,却传达了无尽之意。“心远地自偏”一句可谓得庄子深蕴,对后人不无启发。

陶渊明也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某年年底的时候,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叫他赶快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就解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辞》。

其实,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真实思想,不只是因为这一点。在《归园田居》诗里,他说得很明白。他说,30年中,几度出仕,深受羁缚,这次坚决脱离官场,归隐田园,就像笼中的鸟飞回大自然一样,感到无比自由和愉快。家乡的草屋、田地、树木、炊烟,乃至鸡鸣、犬吠,都是那么的亲切、可爱。这正体现了陶渊明对黑暗官场的憎恶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大自然是能给人带来心灵安定的处所。

只有对宇宙、物质、生命有充分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才能无限持续发展!

道家学派之一的庄子也认为万物都是平等的,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的是非不能代替万物的是非。他举例说:“人躺在潮湿的地方睡觉,会得腰疼或半身不遂病,泥鳅也是这样吗?人在树枝上睡觉会恐惧颤抖,猿猴也会这样吗?人、泥鳅、猿猴,三者谁知道真正舒适的睡觉地方呢?人爱吃牛羊肉,鹿喜欢吃草,蜈蚣吃蛇,猫头鹰吃老鼠,究竟谁知道美味呢?毛嫱、丽姬,是人们公认的美女,但是,鱼见她们,潜入水底;鸟见她们,高飞远避;鹿见她们,迅速逃走。哪一个更懂得漂亮呢?既然万物不是上天为了供人类享用而产生的,而是与人类一样,都是自然演化派生的,它们就应该有平等的地位,就不应互相残杀,而应该建立和谐的关系,友好相处,共同发展。”

因此,出于同情的仁爱之心,庄子特别强调人应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不应随心所欲、无休无止地取用万物,尤其是有生之物。因此,庄子主张对自然万物的取用要顺时而为、适时而行,并且要适可而止,要“取之以时”,要遵守得时而中的原则。这也反映了关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的认识,也是庄子对于保护自然环境的一个贡献。

【专访总结】

“天地人并称为三才”,那天地都在,人呢?人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把天之仁,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从而达到“人在自然中的和谐”的境地。这无疑是我们构建祥和稳定社会的伦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