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三十九:立身立心,以孝为先(1 / 1)

【引子】

庄子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庄子·天道》庄子说:“用敬来行孝容易,用爱来行孝难;用爱来行孝容易,使父母安适难;使父母安适容易,让父母不牵挂我难;让父母不牵挂我容易,使天下安适难;使天下安适容易,让天下忘我难。”

【专访】

“孝”道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孔孟之道的起始点。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家要有明君才有贤臣,有了慈父才有孝子。家族关系的伦理纲常是双方面的,只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爱才能组成一个完美幸福的家庭。如果没有孝悌,家庭就会没有规矩。没有孝悌,就没有了上下尊卑,人类也就没有了道德,那也就与低级动物没什么区别了。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崇尚孝文化,孝顺父母,孝顺老人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

孝字的结构,上半部分从老,下半部分却将老的“匕”字以子替换,有深意存焉。人老了最怕的是心头插匕,而不顺心就是匕;而孝就是要以子之顺心,把不顺心之匕去除。

人是理智的,是有良知的,有慈爱的。作为孩子来说,一定要记得父母养育之恩,这样怎么能够不孝呢?

庄子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说,曾子在为官的时候,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曾子刚刚做官的时候,所领到的薪水仅仅是三釜,这在古代来说,薪水属于低层的范围。然而,后来,曾子升官了,他的薪水领到了三千钟,是原来薪水的一万倍。

但是,曾子现在升官了,而且薪水也提高了,他却并不快乐,原因出在哪里呢?主要是因为,在他原来领很少钱的时候,父母健在,虽然不多,他可以用这些钱来孝顺父母。如今,薪水提高了,但父母却不在了,这些钱对他来说也就没有用处了。

曾子是孝的楷模。他不仅著有《孝经》,规范世人的言行,而且还身体力行,并提出了“慎终”“追远”的主张。据《论语·学而》载:“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就是,要慎重地对待父母的死亡,对于老人的丧事,只要心诚且符合礼仪就行了,不必追求排场。关键在于,你是否在父母在世时进行了“厚养”,厚养胜于厚葬。因此,曾子在其父死后并未大操大办,被后人奉为厚养薄葬的典范。

基于此,于是,学生就问老师孔子,说:“曾子这样做,能否称得上很高的境界呢?”孔子回答说:“不算,三釜与三千钟,就像前面飞过的鸟雀蚊虻一样,没有任何差别。真正的孝顺是不论钱多钱少的。”

然而,现如今很多人常常说:“妈妈,我现在没有钱,等我有钱了,我就给你买最好的东西,孝顺您!”母亲听到儿女说出这样的话后往往十分开心,觉得儿女们都很孝顺。其实不然,孝顺是不能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它所讲求的是“孝心”,如果你的孝心因为金钱的增多而发生变化,这说明你的孝顺还没有达到更高的境界。所以,庄子主张立身立心,以孝为先。

“孝”是伦理道德的起点。一个重孝道的人,必然是有爱心的、讲文明的人。

重孝道的家庭,亲情浓郁、关系牢固;反之,必然是亲情淡薄、家庭结构脆弱容易解体、而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可见,不重孝道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正像李光耀指出的:“孝道不受重视,生存的体系就会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因此而变得粗野。我们不能因为老人无用而把他们遗弃。如果为人子女的这样对待他们的父母,就等于鼓励他们的子女将来也同样对待他们。”

儒家则直接说不孝之人是“畜牲”。

《三字经》有这样的词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在古人心中,孝悌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分内之举,正如“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所讲。这就出现了“千经万典,孝悌为先”,也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百善孝为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一刹那起,便开始沐浴在父母的爱抚之下,那么这种源源不断的亲情之爱,当以什么来作为报答呢?只有至孝。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实行仁道的根本。

作为为人之本,孝贯穿于人类生活中,而理解与宽容则是尽孝的一贯精神。一个不能理解父母,只是固执己见的人是难以真正对父母尽孝的。因为他和父母生活在两个相互隔绝的心灵世界中,这是很尴尬、很悲哀的一件事。而要想真正理解父母还在于善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实现他们的心愿。至于这么做是否经济划算已是次要的了,别忘了,孝的根本就在于取悦父母,而我们在父母身心愉悦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了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心灵的满足。孝的意义也由此得以体现出来。

【专访总结】

只有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能爱别人。相反,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敬爱的人,能敬爱别人吗?“孝悌,人之本也。”这样就把一个“孝”字放在了所有价值之上。做人的根本是做好自己的子女身份。此言并非只是一句伦理说教,而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关乎我们一生成败,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