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决定时人们往往会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做决定前的思考阶段,二是做决定后悔恨、无奈的阶段。事实证明,这两个阶段正好成反比。也就是说,你用于思考的时间越少,你的悔恨无奈就越多,反之亦然。
一个父亲过世之后,只留给儿子一幅古画,儿子看了十分失望,正要把画束之高阁,突然觉得画的卷轴似乎异常的重,他撕开一角,惊奇地发现不少金块藏在其间,于是立刻把画撕破,取出了金子。然后他又看到卷轴中藏有一张字条,写着画是古代名家所绘的无价之宝。可惜画已经在他冲动之下撕得破碎不堪了。
许多人做决定时最常说的话就是:“做了再说!”“唉,船到桥头自然直!”虽然说任何决定的意义都取决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需求,但这却不代表我们可以凭情绪随便行动。
在某大公司里,一群前来应聘的年轻人正面临着最后的考验——一场定时10分钟的考试。谁通过了,便可进入这家著名的大公司工作。
试卷共30道题,面宽而量大,这完全出乎这些在前几次招聘考核中表现出色的佼佼者的意料。这么多题,10分钟的时间实在是太紧了。因此,许多人一拿到试卷便半秒也不肯耽搁,便慌忙抢做,全然不顾监考官“请大家先将试卷浏览一遍再答题”的忠告。
试卷在10分钟后悉数收齐,总经理亲自批阅,然后从中挑出6份试卷。这6份卷面有一个共同特点,即1至28题全都未做,仅回答了最后两个问题,其他试卷则做了前面不少题,最多的做了12道。
然而,该公司最后录用的竟然是那6个仅答了最后两道题的年轻人——原来秘密就藏在第28题中,它的内容是:前面各题均无须回答,只要求做好最后两道题。
这些参加考试的应聘者能在多次遴选中胜出,学问已没什么问题了。但这场考试显然是要测试学问以外的东西——一个人面对紧急的事情时,能不能保持冷静,能不能三思而后行。
人生有很多抉择,都是在过急的情况下出错的。因此,做决定前,请给自己一分钟做最后的检查、比较和判断,或许,你会发现新的盲点。所谓“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决定在你脑海中形成而尚未付诸行动之前,这个决定还只是个构想,你随时都可以修改。一旦做出实际行动,要改就很难了。因此,如果你投入诸多心血去规划一件事,那么在做出某一决定前,请再给自己一分钟的思考时间,在决定前,给自己一分钟,决定后你就可以省下几十个小时甚至几个月的修正、改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