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是在等待时机(1 / 1)

忍耐就是一个坚持的过程,在等待一个时机,并在等待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直到时机成熟。忍耐就是将痛苦、屈辱、欲望等情绪抑制住,不使其表现出来,以达到麻痹对手的目的,这也是成功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

纵观历史风云人物,最能忍者,当莫过于越王勾践。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吴王阖闾率大军亲征越国,越王勾践迎战。此战,吴王阖闾大败而归。阖闾在返吴途中,伤重恶化,命丧黄泉。

阖闾死后,太子夫差继位,他终日不忘杀父之仇,并对天盟誓:“誓要灭掉越国,为父报仇!”为坚定复仇的决心,夫差派人站于门旁,见到自己就高喊:“夫差,你难道忘了杀父之仇吗?”夫差则含泪答道:“杀父之仇,不敢忘记!”

为早日复仇,夫差日夜操练兵马,储备粮草,铸造武器。经过三年多的准备,吴国民富兵强,复仇时机已然成熟。周敬王二十七年(前493),夫差遣伍子胥、伯吉为大将,统军30万,直逼越国。

越王勾践不纳范蠡、文种之言,率兵轻进,结果大战之下,越兵死伤无数,胜负已成定局。勾践见大势已去,只好在众臣保护下,仓皇逃跑,吴军势如破竹,穷追不舍,将勾践藏身的会稽山围得水泄不通。勾践束手无策,便向大臣们寻求解困良策,文种说道:“如今之计,唯有求和。”勾践叹气道:“吴军已获全胜,此时又怎会答应讲和呢?”文种说:“吴国的太宰伯嚭,是个贪财好色之徒。只需以重金和美女贿赂于他,求和就大有希望。吴王夫差十分宠信伯嚭,对他言听计从,只要他出面向吴王夫差说几句好话,求和之事,不怕夫差不同意。”

果然,伯嚭收下了美女和珠宝后,便向夫差建议与越国的讲和。夫差终未能抗拒住伯嚭的花言巧语,同意了越国的求和,但提出要越王勾践夫妻入吴国做人质。勾践无奈,为求生存,更为了日后的复国大计,只好顺从夫差之意,放下国君的架子,带着王后和大臣范蠡,来到吴国。

入吴以后,勾践将所带珠宝全部送给了夫差及吴国大臣,自己住的是低矮石屋,吃的是糠皮野菜,穿的是难以遮体的粗布衣裳,每天勤勤恳恳地打柴、洗衣、养猪,如奴隶一般,毫无怨言。

每隔一段时间,夫差都要亲自巡视,当他看到勾践一直如此,顾忌之心便逐渐淡化,认为困苦和劳作已经将他们折磨得麻木不仁,不足以谨慎提防。

勾践在困于吴国的两余年中,一直忍辱负重,又不断令人贿赂伯嚭。而伯嚭,在每次收到越国礼物后,都要去夫差面前为勾践说情。日久天长,夫差便也萌生了释放勾践之心。一次,在伯嚭为勾践讲情时,夫差便透露出欲放勾践回国的想法,但此念头被伍子胥一番激烈的言词挡了回去。

某日,勾践闻夫差身体有恙,便入见伯嚭请求探望,伯嚭奏请夫差,获准。于是,伯嚭带着勾践来到夫差病榻前。勾践一见夫差,当即伏地而跪,说道:“闻大王贵体微恙,不胜焦虑,特奏请前来探望。我略通医术,可为大王诊病,望能得大王允许,以表效忠之心。”

这时,恰逢夫差要大便,勾践等人退出屋外。再次返还时,勾践拿起夫差的粪便,仔细品味,尝后,勾践伏地称贺:“大王即将痊愈!我尝大王粪便乃是苦味,这是病情好转的预兆。”

夫差见勾践对自己如此忠心,大受感动,当即表示,病好后就送勾践回国。

勾践回国以后,一方面送出西施等美女迷惑夫差,一方面励精图治、重整旗鼓。他为不忘吴国之耻,夜卧柴薪,吃饭时必先尝苦胆。他与大臣亲自耕作,王后则亲自纺纱织布。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越国迅速恢复元气,勾践终于重振雄风大败夫差,雪了前仇旧恨。

倘若勾践没有超人的毅力和忍心,就不可能渡过那屈辱的三年,倘若他没有向夫差示之以弱、恭谦谨慎,就不会得到夫差的信任,那么不仅复国无望,甚至连性命也未必能够保全。

每个人都会遭遇困境,只有常怀隐忍之心,才有可能挺过难关,东山再起,成就大业。无论是示敌以弱,还是韬光养晦,这都是为人处世的深奥哲学。

人之一生,免不了磕磕绊绊,但愿望一定要长留心中,这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所在。为了愿望的实现,或者说为了生存,我们就一定要忍,忍辱负重固然苦,但若没有今日的“卧薪尝胆”,又哪来他朝的一鸣惊人?

忍的性格,就要我们放下面子、身段,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或许是一种煎熬,但只要熬得住,就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