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方有圆,幸福才能长久(1 / 1)

两个再好不过的恋人,也是两个独立的“世界”。这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只能互相映照、互相谅解,最大可能地去异求同,而绝不可能完全重合为一。鉴于此,为使小家庭里爱情之花常开不萎,都能开开心心地去从事社会工作,就要从互相映照、互相谅解和去异求同上下工夫,这就是“方圆”维系家庭和睦的真谛所在了。但令人烦恼的是,这两个相爱的人,却往往表现出极为强烈的不信任,总想把对方了解得一清二楚,总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总怀疑对方对自己的忠贞。有理论家把这类现象,归纳为由于“爱”而产生的恐惧症,是获得之后的最不愿意失去。对于控制对方,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尤其是女人,最容易表现出不容对方喘息的执著。据资料记载,湖南省的某个山区,曾流传过一种用女人自己创造的文字来写成的“女书”,里面全是只有女人才看得懂的秘密。书中有关于“蛊”药的配制方法,是妻子专门用来对付丈夫的。在丈夫出门办事时,女人会按出门时间的长短,把一定量的“蛊”药放入男人的饭菜里,待他吃下,告诉他到时候一定得回来,男人就会嗖地吓出一身冷汗,牢记时间一刻也不敢耽误地赶回来,向老婆讨足量的解药吃。如果耽搁了行程,没有如期回到老婆身边,就会弃尸他乡的。至于特别喜欢盯梢儿,动不动就搞点儿心理测试,从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找出移情别恋的毛病来,则是许多女人和男子的通病了。

中国古代有一个很“美丽”的悲剧故事,叫做《秋胡戏妻》,说的是男人的不是。但用当代的观点看问题,悲剧里的女人本来是受害者,因为“醋”劲十足,才至性命不保的。

说是那个叫秋胡的人,娶妻五天就离家到外地做官去了。五年之后春风得意地回来了,快走到自家村庄的时候,看见田野里有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在采桑叶,把这个秋胡看呆了,就下了马车,走到女子面前,以就餐、求宿、许金进行挑逗,结果被女子一一回绝。回家后,见过父母,使人召回妻子,一看,竟是那位采桑叶的妇人。秋胡觉得惭愧不说,妻子开始数落起他来,说他离别父母五年了,不是着急回家,反而调戏路边的妇人,是不孝、是不义。不孝的人,就会对君不忠;不义的人,则会做官不清。于是,出村往东跑去,投河自尽了。按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采桑的女子没有对调戏她的男人立即顶撞回去或马上走开,虽为拒绝却有周旋之嫌,这就失去了贞节,就应该选择去死了。所以,后人为了表彰她的节烈,建起了一座座的“秋胡庙”。庙里供奉的却是这位青年女子,因为她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所以就用她丈夫的名字做了庙名。其实,这位女子大可不必这样认真,她的丈夫已经表示惭愧了,她也并没有什么轻佻的言行,完全可以教训丈夫几句,就什么都过去了。她的丈夫甚至可以用已经认出了她,只不过是故意开个玩笑试探她的忠贞来掩饰,如此,夫贵妻荣,岂不皆大欢喜?关键就是这位女子心里没有“方圆”的处世方法,尤其对丈夫的期望值过高,认为丈夫将来一定不会忠于他们的爱情,与其将来难受,不如现在一死了之。结果,白白断送了年轻的生命。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古代的悲剧故事并不过时,在现实生活里,因为丈夫的拈花惹草,或者只是怀疑丈夫另有第三者,于是争吵、纠缠中自杀殉情的也大有人在。在恋爱、婚姻的问题上,男人往往比女子想得开些,真发现妻子在感情上有问题,自己觉得窝囊,阳刚之气涌上来,索性来个一刀两断者有之;也有怕以后娶不上媳妇或为了孩子的,就干脆装起“方圆”来,只劝女子改过了之,岁月长着呢,时过境迁的时候也是有的,说不准夫妻俩又恩爱如初,小日子真就红红火火地过起来了呢!

婚姻生活就是如此,要得到幸福就不可太计较,否则就只能尝到苦涩和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