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择友问题上立场要明确(1 / 1)

父母不能因噎废食,还是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的,但必须得让他们知道哪些朋友是不该交的。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朋友某个方面很不满意,就应该当着孩子的面严肃地说出来。当孩子冲着我们转眼珠暗示我们别说时,我们不必大喊大叫,而应坚持以清晰、严肃的态度告诉他,哪些行为是不被我们所赞成的。

吉尔有一个5岁的女儿索菲娅,有一次吉尔带索菲娅去海滩上游泳课,索菲娅和另一个小姑娘交上了朋友。她们玩得很快乐,最后那个女孩的妈妈邀请索菲娅去她们家吃午饭,吉尔也欣然同意了。

两小时后,吉尔到索菲娅的新朋友家接她的时候,不得不在门廊跨过一堆垃圾,尽管是个明媚的下午,孩子们却在起居室里无聊地看电视。母亲正忙着呵斥一个大点的孩子,父亲正在斥责母亲。吉尔道了再见,将索菲娅接上车,系上安全带。一贯听话乖巧的索菲娅一路上都在抱怨母亲:“你看泰密说话声大得能震破我的耳朵;泰密什么时候想吃零食她妈妈都愿意,泰密也可以一直看电视……”

吉尔听着索菲娅的这些唠叨,最后温和地说道:“也许泰密的妈妈可以允许她那样,但我可不行。”

“你太蠢了!”吉尔第一次听到女儿这样说她,她简直有些震惊了,而一旁的索菲娅仍在不满地抱怨:“你知道吗?泰密也不用系安全带。”

吉尔第一次遇到了这样的窘境:她的孩子已交上了她不喜欢的朋友。这使她不得不在两方面进行选择,一方面是孩子暂时的快乐,一方面是出于对孩子在道德、感情和生理上健康成长的关心。最终,吉尔选择了后者——告诉索菲娅,这样的朋友尽量不要与她交往。

孩子在相互交往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父母应该尽力为孩子提供一个交友、择友的条件和机会。有的父母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去选择朋友,那样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当父母力图向孩子灌输好的择友标准时,也需要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已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与其强行干预,还不如适当提醒、引导更易见效。

如果孩子的朋友没有对孩子构成威胁,也没引导他做一些不道德或危险的事,父母就不必强制孩子与朋友断绝交往。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的朋友有一些不太好的性格和习惯,担心孩子受其影响,可以参与其中进行引导。比如,把孩子的朋友请到家里来,和孩子们一起做饭、做游戏、聊天,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了解其朋友,并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教给他们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外出,参加孩子们喜欢的某些活动,如体育活动、郊游等,在活动中只要我们与孩子们真诚相处,孩子们会把我们当成大朋友,对我们无话不谈。

一位母亲说:“几年前,我女儿要和一群孩子去参加北维蒙特的感恩音乐会,我想起自己像女儿那么大时参加这个音乐会的经历,知道那里很容易接触到毒品。其他孩子的父母没做什么考虑就让孩子去了,这更让我感到不安,但如果让女儿留在家里,她会非常难过。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她出发前郑重地提醒她不要上当,结果她真的巧妙地摆脱了**。她回来后非常感激我,说我的提醒使她有了思想准备。”

孩子需要拥有选择朋友的自由,但有时也期望父母介入其中,并且帮他们拒绝与那些不适当的朋友交往。一位母亲回忆说:“儿子布朗森7岁时,和邻居家一个同岁的孩子捷凯关系密切。捷凯是个粗鲁、不听管教的孩子,起初我给他们定一些规矩,但捷凯不能遵守,布朗森也说服不了他,我只好不让捷凯来玩了。刚开始布朗森有点难过,但我看出儿子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因为他知道我能帮他处理一些他不能控制的情况。”

有些孩子自身没有太多的问题,但他们的父母却有着不小的负面作用,比如有的父母吸毒、赌博等,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深受其害。在孩子选择朋友的时候也要让他们学会关注朋友的生活环境,如果朋友父母的问题比较大,就需要做父母的出面干涉了。佛罗里达一个10岁女孩戴佳娜的母亲说:“实际上我挺喜欢布雷特的,每次他到我们家玩时一切都很好,但当戴佳娜去布雷特家时,他父母根本不约束孩子的行为。他们经常恶作剧,朝经过的汽车上扔鞭炮,我女儿也参加。但我想她也害怕,因为她把这些事告诉了我,她还说布雷特的爸爸有一个没上锁的抽屉,里面全是枪。还能怎么办呢,我只好禁止戴佳娜再去布雷特家玩了。”

如果这位母亲没有阻止自己的女儿和布雷特交往,可能会产生不堪想象的后果。虽然这种坚决的制止会造成孩子的痛苦甚至反抗,但是作为父母必须与孩子一起面对这种棘手而又头痛的问题。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讲事实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孩子能够理解我们的态度和判断。孩子大多还是通情达理的,父母只要不操之过急,不脾气粗暴地训斥孩子,一般可以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如果孩子在择友方面遇到严重的困扰时,就需要请专业人员给予帮助。判断孩子在交往方面是否有严重问题,主要标准是看他是否认为生活还充满希望,未来是否美好,如果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正面的,那么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决定他不会做真正危险和破坏性的事。如果回答相反,则应该警觉起来,请心理医生或专业老师来解决。

总之,孩子择友也是对父母的考验与挑战,每个孩子有自己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办事方式,所以父母要根据孩子及所选朋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态度进行“干预”,或认同或引导,或提醒或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