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常对孩子说“某某是坏孩子,不要和他一起玩”,说别人是“坏孩子”,这可能让孩子感到困惑。
孩子的心是善良纯真的,他与伙伴的友谊是真挚的。可父母偏偏否定这一切,并说他的朋友“坏”,孩子当然难以接受。
晓祥是个听话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很好,还是班里面的小组长,是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典范。
晓祥有个好朋友叫虎子,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因为,虎子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还特别调皮捣蛋,总喜欢和老师作对。
一天,晓祥和虎子一起去网吧玩游戏,很晚才回家。妈妈询问原因才知道他和虎子去玩游戏了。妈妈不高兴地对晓祥说:“你怎么能和虎子混在一起呢?”
晓祥很疑惑,问道:“我怎么就不能和虎子在一起玩呢?”
妈妈回答:“你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吗?你整天和虎子这样一个坏孩子混在一起,说不定就会受到他的影响,变成像他一样的坏孩子!你知道吗?”
晓祥眨眨眼、挠挠头,迷惑不解。他心里面想:怎么和虎子一起玩,就会变成“坏孩子”了?
有的父母对孩子与同学的交往进行限制,只容许孩子同他们眼中的“好学生”来往,而不允许他们同那些“坏孩子”来往。这种过分干涉的做法一是会遭到孩子的反感,二是会使孩子感到孤单寂寞,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
更严重的是,父母的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还有可能使孩子形成错误的交友观,失去辨识良友劣友的主动性和判断性,从而为他们日后与人交往设置障碍。
对待孩子,对待孩子交往的朋友,要抱着尊重的态度,引导孩子培养科学的交友观。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拥有更多的真诚相待的朋友,学会和不同个性的人交朋友。
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否定他们的朋友。说别人是“坏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心灵,让他从小对人产生“另眼相看”的不良习惯。这样一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失去很多交友的机会。
父母应给孩子自己选择朋友的权利,而不是过度干涉,这有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