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有害羞的时候,对青少年来说更为普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结果表明,97%的学生认为做公开演说是世界上两件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另一件是核武器)。某杂志的“读者信箱”也经常收到学生的来信。信中常写到:我有一个大缺点,就是特别怕羞,一碰到上黑板做题或和陌生人说话时脸就红,我该怎么办?
冰冰今年刚刚升上初中,不知怎的,她现在变得越来越害羞,上课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冰冰一般也是满脸通红的,一副羞怯的模样。班上有什么集体活动的时候,冰冰总是喜欢跟在别人后面,别人干嘛,她就干嘛。
这天上课时,老师提问冰冰了,可是她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半天都没有说出一句话,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下冰冰更是窘迫不堪了,蒙着脸“呜呜”地哭了起来。课后,老师及时给冰冰的妈妈去了电话,把冰冰的状况和妈妈简单地说了一下。
放学后,当冰冰一个人低着头走出校门的时候,意外地看见了等在门口的妈妈。冰冰有点奇怪,难道妈妈知道自己今天在班上的表现了?
妈妈微笑着向女儿招手,冰冰来到了妈妈跟前,怯怯地叫了声:“妈妈。”
妈妈说道:“嘿,我的冰冰,怎么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呢?”
冰冰轻轻地问道:“你知道了我今天在班上的表现了吧?我很没用吧?”
妈妈搂着冰冰的肩膀,亲切地说道:“才没有呢!你很棒的,妈妈觉得你很棒!所以,为何不试着让大家多了解你一点呢?很多事情你也一定能做得很好!大胆一点,嗯?”
冰冰听了妈妈的鼓励之后,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意。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冰冰渐渐学会了如何在别人面前大声地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上课也开始学会举手回答问题了。最近,冰冰还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羞怯是一种情绪。每个人都有过羞怯的经历,这是非常正常的,只是羞怯的程度和时间的长短不一样罢了。有的人到成年以后还摆脱不了羞怯,以至形成“对人恐惧症”,所以应该重视孩子的羞怯体验和行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羞怯不当回事,那羞怯将有可能伴随孩子终生。
父母要明白孩子羞怯的表现形式,大多数羞怯的孩子都伴有学习成绩差,不与他人交往,不愿与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逃避课堂讨论,不主动发言,不愿在公开的场合抛头露面,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不能单独外出,怕见陌生的人,在陌生人面前不知如何应对,说话爱低着头,声音比较小,爱脸红,说话办事都爱在别人后面,甚至连笑也不敢先于别人。
作为父母,该怎样帮助孩子克服羞怯心理呢?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以抚慰。当孩子慢慢长大以后,应多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要教会孩子最重要的东西:自信。“你太杰出了”、“你很伟大”这样的赞美之词不要吝惜。
此外,要多给孩子以鼓励,让孩子得到肯定和表扬。胆怯的孩子本身就自责,缺乏勇气,在做某件事之前,预见的结果是自己不行。如果这时给他一些鼓励,增加他的勇气,他会把事情办得很好。
另外,一般羞怯的孩子会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去交友。这时父母就应该鼓励他,可以让亲朋好友或比较熟悉的孩子与他一起玩,克服他交往的恐惧心理,然后再鼓励他在同学中交朋友。当孩子带朋友到家中时,父母要表现出热情,别不当回事,以增加他的勇气。
在孩子面前不要滥用父母权威,尤其面对易羞怯的孩子。家里的事尤其与孩子有关的事,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觉得在家庭中他与父母是平等的。这有利于克服孩子的自卑情绪,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支持孩子参加有益的活动。当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就很容易摆脱羞怯。
所以平时多让孩子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多鼓励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言,千万别让孩子生活在集体活动的圈子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