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孩子在今后的日子里,很好地立足于复杂的社会,担当起重任,那么,就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富有责任心的习惯。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越大,证明他的价值就越大。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在遇到没有人能为他负责的时候,就去哀叹自己的不幸,抱怨生活的不公。
很少有父母能意识到这一点:让孩子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也是一种处罚。大部分父母往往会这样做:孩子犯下错误后,父母赶快帮孩子弥补过失,事后再处罚孩子。其实这样教育孩子,效果并不会太好。在西方,每个孩子都很清楚地被要求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如果违反规则就要接受适当的教训。
亚历刚上大学时,爸爸和他约定:每月3号给亚历寄400美元的生活费。
结果第一次独立生活的亚历用钱既无计划也不节制。三天两头与同学到校园餐馆挥霍,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买。结果第一个月还没过完,亚历的口袋里就只剩下几个钢镚儿丁当响了。
第一个月,爸爸容忍了儿子的无节制做法,提前把第二个月的生活费寄了过来。然而亚历却不知悔改。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仍旧早早就把钱挥霍完了。
终于,在离第四个月的收款日还有14天的时候,亚历的口袋里又只剩下27美元了。万般无奈之下,亚历只好拍了一封电报回家,内容简短明了:“爸爸,我饿坏了。”爸爸很快回了电报,也非常简短:“孩子,饿着吧!”
这实在是太奇妙了。在那之后只有27美元的14天里,亚历绞尽脑汁节衣缩食,出手之前必会细细打算,竟然也把艰难的日子熬过去了。
从此以后,大手大脚的亚历开始精打细算,并且发现,其实只要稍稍节制一下不必要的支出,每月只要300美元生活费就足够了。这样一来,每个月亚历甚至可以积攒下一些钱。亚历用这些钱买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书、磁带、唱片,做了一些比如自助旅游、捐款等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也没有忘记偶尔和朋友们到餐馆聚聚。
亚历的大学生活比以前过得充实而丰富了。
在这个故事里,爸爸给亚历的处罚是,让他自己承受错误造成的后果,这种处罚手段可以说是纠正孩子错误的良方,比责骂更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这种因果教训更能使孩子直观地看到自己的错误。
我们作为父母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自我约束感——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自我的制约,而不是来自外界的强制。任何不能使得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做人,不能维护孩子尊严的技巧都不能被称为约束,仅仅称得上是惩罚,不管它被包装得多好。
作为父母要下力气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须知“责任存乎心,终生益无穷”。培育孩子的责任心的习惯,应从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心入手。家庭责任心主要是指能尊重其他家庭成员的权利,自愿承担家庭义务,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的根源在于父母是否具有家庭责任感,还在于父母是否给孩子练习的机会。假如你不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母,怎能对孩子进行责任心的教育呢?在一个父母专制的王国里,很难培养出有家庭责任感的孩子,因为父母对孩子管制得太多,控制得太死,使孩子没有机会就某件事做出负责的行为,孩子做事只是服从,听命于父母的意见。只有民主的家庭,才是家庭责任感生长的最佳环境。责任感是家里一旦需要额外帮助时,孩子能够主动发现并自主地做出反应。孩子受到重视,父母具有威信。要想改变孩子,应从改变自己开始。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一定要赋予孩子责任,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首先,要教育孩子学会自我负责。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不论事情的结果好坏,只要是孩子的独立行为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作敢当,不要逃避责任,应勇于承担责任的后果,父母不应替孩子承担一切,以免淡漠孩子的责任感。
其次,要从小为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在生活中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培养孩子关心自己的亲人与家庭事务。
第三,让孩子接触社会。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接触社会,使孩子在接触社会中体会到被他人、被社会需要的乐趣。因为“被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