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向美国薪水最高的职业经理询问成功的秘诀,他说:“我还没有成功呢!没有人会真正成功,前面还有更高的目标。”
在追求卓越的人眼里,成功是不封顶的,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姬十三儿时的梦想是做一名科学家,所以大学选修的是生物专业,从2001年到2007年,这个神经生物系的博士一直窝在复旦某个实验室里与白鼠为伍。
读博期间,姬十三开始向媒体投稿。那时他的文笔以幽默见长,擅长将枯燥的科学知识用好玩的故事讲出来。
2007年,临近博士毕业,姬十三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他可以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毕业后拿着优秀的论文申请出国读博士后,也可以留下来找个院校当副教授,或是去外企当白领。他分别去了一家事业单位和一个制药公司实习,但那两段经历给他的感觉并不好,“一眼可以望穿三五年之后的样子”,他觉得这是很恐怖的事情。最后,他决定不走寻常路,重新确立梦想,做一名自由撰稿人。
姬十三开始撰写科普类文章,由于科普文章很小众,最初投稿无门,只得群发邮件给有限的几本科普杂志社。这些科普小文章为他迅速赚来大批粉丝,也带来每月近万元的收入,生活不成问题。但专栏作家当久了,他觉得这种生活仿佛没有尽头,他想做更大事情。
2008年,他和几个科学发烧友一拍即合,组织一个供科学作者、译者、编辑和记者交流的小平台,起名“松鼠会”。希望他们这伙人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让人们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一年后,“松鼠会”成为最火的民间科学组织。在2008年11月揭晓的“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中,科学“松鼠会”荣膺“最佳国际博客”和“最佳中文博客”两项大奖。
但“松鼠会”只是一个非盈利的公益组织,资金短缺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最初规模小的时候还好,大家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操办线下活动,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问题便无法逃避了。
最后,姬十三和几个股东东拼西凑弄来30万元,注册了一家“松鼠文化传播公司”,以出书、帮电视台策划科普节目、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业务赚钱维持“松鼠会”。公司的第一笔业务是给cctv10“绿色空间”栏目组的科学节目做策划,这让“松鼠会”一下子更有名气了。后来,公司有股东希望利用“松鼠会”的品牌赚钱,姬十三也意识到,再次“求变”不可避免。
2010年11月,“松鼠会”终于找到一条两全的发展新路,他们成立了“果壳传媒”,旗下包括“果壳网”“果壳阅读”以及品牌合作。用商业反哺它的公益。分家后的“果壳传媒”获得了曾经投资“豆瓣”的挚信资本的资金支持,姬十三长舒一口气,“终于不差钱了!”
以“果壳”养“松鼠”,让松鼠跑得更远,是姬十三新的奋斗目标。有人问姬十三:“你现在还有梦想吗?”姬十三说:“梦想永远不会有停歇。梦想停止了,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人永远不能停止梦想。梦想是心灵的养料,就像饭菜是身体的给养。如果你还想成长,就让每一个今天都比昨天强。
千万不要让人生落入空档。就像开一部手排档的车,你必须总是做好换挡的决定。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人生的目标。一旦达成目标,就朝着另一个更大更好的目标迈进。
就算我们看见自己的梦想破碎了,渴望落空了,但我们仍需做梦。否则心灵就会枯死,生活就会毫无乐趣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