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康奈大学的威克教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6只蜜蜂和6只苍蝇装进同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明亮的窗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蜜蜂和苍蝇能够逃出瓶子吗?
你会看到,由于蜜蜂习惯向着光亮的方向飞行,因此他们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很短的时间里,穿过另一端的瓶口逃逸一空。事实上,正是由于蜜蜂对光明的情有独钟才导致它们的灭亡。而那些苍蝇则不管亮光还是黑暗,只顾四下乱飞,反而误打误撞找到了出口,获得了新生。
其实,人们的认知也常常跟蜜蜂犯一样的错误,总是认为出口的地方一定是光明的。然而就像蜜蜂面对玻璃这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一样,这种出口在明处的定律有时候反而是错误的。在我们追寻成功的路上,我们也不免要在黑暗中摸索,这时候,我们不要一味去光明处寻找出口,也要留意一下角落。
前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他的导师是语音识别系统领域里的专家罗杰·瑞迪。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才是未来的方向,而导师正是这方面的专家,李开复跟他学习,有着很光明的前途。
但是,李开复却觉得用人工智能的办法研究语音识别没有前途。因为人工智能的办法就像让一个婴儿学习,但在计算机领域来说,“婴儿能够长大成人,机器却不能成长”。
于是,李开复没有跟着导师走,而是告诉罗杰·瑞迪,他对“人工智能”失去了信心,要使用统计的方法。导师是个很好的人,他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支持你的方法。”
于是,李开复开始了自己的摸索。他那时候每天工作大约17个小时,一直持续了大约3年半。通过努力,李开复把语音系统的识别率从原来的40%一下子提高到了80%。罗杰·瑞迪惊喜万分,他把这个结果带到国际会议上,一下子引起了全世界语音研究界的轰动。
后来,李开复又将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率从80%提高到了96%!直至李开复毕业以后多年,这个系统一直蝉联全美语音识别系统评比冠军。在人们都认为“人工智能”才是光明的出口的时候,李开复却留意着那个人迹罕至的角落,用统计学的方法找到了更美好的未来。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在成功之前,谁也不知道哪一条路走得通,哪一条路走不通,谁也不知道哪个方向是通向出口的捷径。所以说,光明的地方,未必就一定通向成功,角落里的路,也未必不是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