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下的亚述帝国(1 / 1)

自拿破仑远征埃及并发现了湮没于地下的古埃及文明之后,欧美人对东方文明的兴趣骤然大增。

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有一片平原,其间零星散布着神秘的丘陵,风沙卷来,有的地方就形成一个个小土包。《圣经·旧约全书》把这个区域叫作阿拉姆-纳哈莱姆,意思是“两河间的叙利亚”(叙利亚意为土地),这是希伯来文,而希腊文则称“美索不达米亚”,其含义和前者相同。《圣经》中曾讲了一段著名的预言,其中一句是“耶和华必伸手攻击北方,毁灭亚述,使尼尼微荒凉,又干旱如旷野”[1]。

公元前二千纪的两河流域平面示意图

尼尼微是亚述帝国的首都,而古老的亚述正在《圣经》中所说的北方,湍急的底格里斯河流经境内,而苏美尔、巴比伦也在此处,这些古老的国家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展开,一直伸向波斯湾。历史上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亚述和巴比伦王国的统治下,曾出现了辉煌的文明,但后来随着阿拉伯人、塞尔柱人、鞑靼和土耳其人的相继入侵,那盛极一时的文明衰落了,只剩下一些大大小小的土丘。后来的人从那些土丘上看不出一点古代文明的影子,那里没有希腊和意大利的庙宇或雕像,没有埃及那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和方尖碑,没有用生人祭神的石台留下来向人民诉说墨西哥的残杀和尤加坦的荒野故事。当地的居民不知道那些土丘里还埋藏着文明的废墟和价值连城的文物,而他们的语言和几千年前的语言也没有丝毫关系。至于偶尔有一些上刻楔形文字的陶片被发现,初见的人也只是把它们当作“湿沙地上的鸟爪印”。或许正是由于有了《圣经》里的预言和那些沙漠里的古怪的土丘,才激发了科学探索者的热情。后来的结果表明,美索不达米亚不但成为考古发掘工作最早取得辉煌成果的胜地之一,而且还引发了亚述学学科的诞生。

有史料可查的最早进入这一地区探险、考察的是一位名叫皮托·德拉·凡勒的意大利人,这位孤独而勇敢的探险家于1616年就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开始考察。当凡勒返回欧洲时,带回了许多巴比伦废墟中的遗物,其中包括几块刻有楔形符号的陶碑残片,这种楔形符号是欧洲人首次见到的一种新的文字样本。当时没有一个人能释读和破译,甚至人们对这种文字与远古文明的联系以及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没有丝毫的认识,所以也就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

到了1756年,丹麦国王派遣了一个由六人组成的科学考察队赴中东地区考察和收集古物,有些令人伤感的是,这个考察队尚未到达目的地,便有五人抱病而亡,只有一个叫卡什登·尼伯的人历尽艰难设法到达了具有2000年历史的古波斯人的首都——波斯波利斯(今伊朗境内)。尼伯不辱使命,他返回欧洲时,带回了大批的古物,其中有许多是在该地找到的楔形文字碑文。同140年前的凡勒时代不同的是,尼伯带回的碑文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并掀起了研究、破译的热潮。这些碑文经整理后,于1772年全部公开发表,为后来奋力破译楔形文字的学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可以借鉴的材料。

亨利·克利维克·罗林森画像

尽管在尼伯时代,学者们已意识到那刻画在残碑上的楔形文字与早已消失了的古巴比伦文明有关,并竭尽全力开始破译,希望能知道文字记载的内容。但几十年过去了,破译工作却毫无进展,直到半个世纪之后,随着罗林森[2]在波斯的岩石山峡中的伟大发现,这个谜团才逐渐得以解开。

1835年春天,曾是士兵和运动员出身,后来从事考古的英国学者亨利·克利维克·罗林森,正在波斯小镇贝希斯敦[3]一带做实地考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当地居民那里得知附近不远的一个岩石山峡中有大片的石刻图像和符号,出于职业的敏感,他决定立即前往考察。当他来到现场时,顿时被眼前的境况惊得目瞪口呆。这是一面约340英尺高的巨大悬崖石刻,刻有巨幅的人物肖像,肖像的四周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三种不同的楔形文字,共有1200多行。面对眼前的奇特景观,罗林森很快意识到,这巨大的悬崖石刻,可能就是解读楔形文字的钥匙。于是他不顾生命危险,靠当地居民制作的狭窄的壁架和歪歪斜斜的梯子,登上崖壁开始抄写、临摹石刻文字和画像。当他将这一艰苦费时的工作完成时,他已被升任为英国驻巴格达的领事。在这个新任的职位上,他一边从事着外交活动,一边集中精力着手研究从崖壁上抄来的三种楔形文字的秘密。凭着自己天才的悟性,他很快成功地破译了楔形文字的一种——古波斯文。几年之后他又成功地破译了另一种无人知晓的文字——古巴比伦文字,这种文字曾在几千年以前流行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它不仅是古巴比伦文明的文字,也是亚述进入文明时代的一种通用文字。

1851年,罗林森出版了他在贝希斯敦发现的石刻文中的古巴比伦文字的部分译文,这些译文的发表,使整个美索不达米亚考古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当年罗林森发现的石刻中的第三种文字仍继续困惑着罗林森和一切有志于研究楔形文字的学者。十几年之后,有学者认为罗林森尚不能破译的第三种文字是源于古波斯人的一种语言,并称它为埃兰语。1869年,法国学者朱勒·奥波特宣称楔形文字最初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苏美尔地区,后来才由埃兰人和巴比伦地区的居民继承使用。朱勒·奥波特的这一论断,逐渐为后世学者所肯定,苏美尔文是这一广袤地区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的基础,后来又被中东地区各种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所使用。

就在罗林森竭尽全力研究石刻文字,破译古巴比伦语之时,大批的欧洲学者涌向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开始在一个个土丘和山坡中进行田野发掘。在这段混乱时期内,成绩最为显赫的当属法国驻摩苏尔的领事保尔·伊迈尔·鲍塔[4]。当这位领事听说一个叫豪尔萨巴德的地方可以找到大量的刻文砖时,便派了几个人去现场了解,这几个人经过一番考察,不但发现了刻文砖,还发现了刻有巨人和怪兽的墙壁。鲍塔得知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急忙亲往考察,到达现场后,他看到先前派去的几个人已经发掘出大量的壁刻塑像,这些塑像从外观上看去,有的像公牛,有的像长有长须的大胡子人,有的则是带翅膀的狮身人面像。面对这一件件远古的遗物,鲍塔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他顾不得对眼前的遗址做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便匆匆向全世界宣布,说他已找到了人类向往已久的扑朔迷离的亚述王宫——尼尼微城。他的一家之言使整个欧洲为之震动。为防不测,法国政府命令鲍塔尽最大可能地发掘遗迹,并将所获一切古物送回法国本土。

鲍塔不辱使命,在不长的时间里便几乎将豪尔萨巴德遗址翻了个底朝天,许多大型雕塑在发掘中不断出土,这中间有长翅膀的牛身人头宫廷卫士、高达15英尺的国王与神灵的石膏肖像以及许多稀奇古怪的塑像等。鲍塔指挥他的工人历尽千辛万苦,把这些战利品一件件小心翼翼地搬到了底格里斯河的筏子上漂往波斯湾,然后在那里装船,经过南非好望角附近波浪滔天的水域运往法国。当这些价值连城的古物安全抵达法国本土时,举国上下欢声雷动,长久地沉浸在惊奇与兴奋之中。这些古物不仅引爆了新的亚述学研究的热潮,而且还引发了一种被称为“亚述复兴”的新时尚。

就在鲍塔由于豪尔萨巴德的发现与发掘掀起欧洲风暴的同时,不甘心屈居人后的英国政府急忙派出一位叫奥斯丁·亨利·莱亚德[5]的青年探险家赶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摩苏尔,进行考古发掘。很快,莱亚德在摩苏尔发现了两个亚述宫殿遗址,不久又发掘出了象牙雕刻、楔形文字碑以及记载古亚述人战斗场面的雕刻画版。透过这些发现,莱亚德深信,以前鲍塔所发掘的遗址并不是真正的尼尼微,而历史上真正的尼尼微正在他的追寻之中。

1847年,莱亚德离开了摩苏尔,开始将目标转向库云吉克遗址,这个遗址当年鲍塔在发掘豪尔萨巴德之前曾考察并发掘过,但最后又放弃了。就是这个鲍塔放弃了的遗址,恰恰正是令无数学者梦牵魂绕的真正的尼尼微城,这是传说中强盛的亚述王国的首都,也是《圣经》中所说的先知约拿布道传教的首都。

经过几年的发掘,关于库云吉克遗址就是尼尼微城的结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莱亚德发掘出了自公元前704—前681年一直统治着亚述的国王辛那赫瑞布[6]的部分宫殿。这个宫殿拥有71个房间,其中一间是后来建造的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正是辛那赫瑞布的孙子——亚述巴尼拔的杰作。这座图书馆包揽了亚述王国语言、历史、文学、宗教、医学等大批书籍。整个宫殿至少有27个入口,每一个入口都由巨大的牛、狮或者狮身人面的石雕卫士守卫着。尤其是那些记载着亚述历史和神话的石雕壁画,据发掘者莱亚德估计,如果将画一幅接一幅地排列起来,可达两英里长。

亚述浅浮雕

19世纪50年代,大英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花费了多年时间,把莱亚德从尼尼微发现的24,000多块楔形文字碑分类翻译。在这些翻译人员中,成就最为显赫的当属乔治·史密斯[7],这位著名的亚述学者在考察一堆残破的石碑时,偶然发现了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记载。这段记载向研究者叙述了古巴比伦时期,神派大雨和洪水惩罚邪恶有罪的人类时的情景,就在那次大灾难中,一个名叫乌特那皮斯图的人造了一只木船,载着家人和许多动物,在洪水的肆虐中幸存了下来。碑文记载的故事极像《圣经·创世记》中描述的“洪水与挪亚方舟”的故事。

19世纪初出土于尼尼微的石碑,源于公元前7世纪的这块石碑讲述了一个类似《圣经》中大洪水和挪亚方舟的故事

自鲍塔和莱亚德时代起,随着学者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之谜渐渐解开。通过对美索不达米亚各古老城市的发现和大量楔形文字文献的翻译,学者们还解开了有关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以及亚述人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秘密。

从翻译的文献可知,较早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是苏美尔人,而紧随之后兴起的则是两大强有力的文明,即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这两大文明开始在美索不达米亚崛起。据考古发现和文献留下的线索,当时巴比伦人在南方,亚述人在北方,持续发展了几个世纪之后,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却受到了美索不达米亚以外的某个民族的入侵、打击和统治。大约过了200年,即公元前14世纪左右,入侵的民族遭到驱逐,亚述人继而控制了巴比伦地区。公元前12世纪,在国王提格拉特皮拉沙强有力的统治下,亚述曾一度繁荣昌盛。但好景不长,在提格拉特皮拉沙死后,国家开始衰落,直到公元前883年至公元前627年,在国王辛那赫瑞布和国王亚述巴尼拔等著名统治者在位期间,亚述不但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辉煌与荣耀,而且成为一个威震四方的强大帝国。

亚述国王把俘虏带回亚述

亚述帝国疆域

正是这位在亚述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辛那赫瑞布使尼尼微成了亚述帝国的首都。据考古发掘的情形看,尼尼微城建在一座山丘上,围墙长达七英里半,至少有五处因修造城门而被断开,也许还有更多的城门,只是尚未发掘出来。山顶的最高处有辛那赫瑞布国王的王宫,占地面积达两英亩[8]。宫殿四周花园环抱,园林水源充足,花木葱翠繁茂,殿内房屋设施周全舒适,由水井、滑轮、吊桶等物构成的一套精致的供水设施将水输送到国王的浴室。浴室内有淋浴,格子窗和通风孔不断向室内送入新鲜空气。一个带轮子的移动火炉在寒冷时为房间供热。……继辛那赫瑞布之后,他的孙子亚述巴尼拔国王还在这座恢宏的宫殿里,建造了一座令人难忘的图书馆,这座图书馆收集了当时亚述人所能得到的全世界各地的图书和稀世碑匾雕刻。也正是这座图书馆的建立和其中丰富的收藏,为后来亚述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公元前627年,曾称雄一时的亚述巴尼拔去世,亚述再次走向衰落。不久,来自波斯和巴比伦的民族入侵亚述并占领了尼尼微城。公元前605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击败了亚述的残余武装力量并全部占领亚述,从此,曾经辉煌、强大的亚述帝国便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废墟之中。

尼尼微古城遗址

注释:

[1]出自《旧约·西番雅书》第二章13节。

[2]罗林森(Sir Henry Creswicke Rawlinson,1810—1895):英国陆军军官、东方学家,曾释读大流士一世时期贝希斯敦铭文的古波斯语部分,为释读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提供线索,从而大大扩展了对古代中东的了解范围。

[3]贝希斯敦(Bisitun,亦作Bisotun,史称Behistun):位于伊朗克尔曼沙何区札格罗斯山山麓的村庄和悬崖。地处古代米底亚首都埃克巴塔那通往巴比伦的路上,大流士一世在这片悬崖上留下了著名的铭文,用巴比伦文、古波斯文和埃兰文(Elamite)写成,记载了大流士在冈比西斯二世去世后,杀死了篡位者高马塔,击溃了反抗者,并取得王位的经过。

[4]鲍塔(Paul-Emile Botta,1802—1870):法国驻外领事、考古学家,1843年曾在伊拉克杜尔舍鲁金(Dur Sharrukin,今豪尔萨巴德)发现亚述王萨尔贡二世王宫,由此开创了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大规模的实地考古调查工作。1842年,任驻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摩苏尔(Mosul)领事,取得发现已湮没的亚述古城的便利条件,这些古城,当时仅散见于众说纷纭的古代著作中和《圣经》参考读物中。他先自底格里斯河东岸的库云吉克(Quyunjik,摩苏尔对岸)挖掘,一周之内,发现萨尔贡巨大宫阙遗存,还有著名的飞人、浮雕及楔形文字碑铭。

[5]莱亚德(Sir Austen Henry Layard,1817—1894):英国考古学家。由于莱亚德误以亚述首都卡拉赫所在地尼姆鲁德为尼尼微,遂挖掘该地,出土了公元前9世纪与前7世纪诸王宫邸遗址与大量艺术珍品。1849年,莱亚德转移其注意力于摩苏尔对面的底格里斯河东岸丘陵地带,发现尼尼微遗址,出土辛那赫瑞布宫殿和珍贵艺术品,其最重要者为大量楔形文字泥版文书,从而对亚述和巴比伦王国文化与历史有了更多了解。

[6]辛那赫瑞布(Sennacherib,公元前?—前681):《圣经》译西拿基立,萨尔贡二世之子。他修建了尼尼微城。

[7]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1840—1876):英国亚述学家,发现阿卡德语最重要文学作品之一《吉尔伽美什史诗》,增加了人们对美索不达米亚最早时期文明(苏美尔文明)的了解。史诗对于洪水的描写与《圣经·创世记》记载相似,此发现在当时成为极端重要新闻。

[8]英亩:英制中的面积单位。1英亩=4840平方英码=4046.8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