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隆祥在实验室做马王堆一号墓棺液的研究
当盛装女尸的内棺被打开后,几乎所有的发掘者都对棺中那茶色的**表示不可思议,当时除认为这些棺液可能会对女尸起到防腐作用外,对其来源感到神秘和难以捉摸。直到女尸出土的几年之后,研究者们对棺液的性能及来源问题依然争论不休。
从发掘的资料来看,马王堆一号汉墓棺椁之中均有贮液,其分布特点是:椁室内贮液深约40厘米,内棺液深20厘米,奇怪的是椁室和内棺壁上均未见其他水线,而在外三层套棺之间,也均无**贮留,并且棺壁亦未见渍水痕迹。内棺的液深虽少于椁室的液深,但由于内棺居全部葬具的中心位置,故棺液的液面实际上高于椁液的液面。为什么在各层葬具之间只有椁室和内棺贮有**,而在中间的几层棺中都没有贮存**?这个奇异的现象,需要从两者的具体情况来加以分析判断。
发掘人员通过肉眼看到的是,棺液呈棕黄色,微浑;而椁液基本无色,透明。两者的外观明显不同。借助仪器从无机分析的结果来看,棺液和椁液有着显著的区别,而椁液和墓坑水的积水则比较近似。
需要说明的是,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的时候,正是长沙地区的多雨季节。在挖掘墓坑的过程中,坑内曾有雨水流入,形成积水。当墓室顶部的白膏泥挖开以后,也曾下过雨。因此可以认为,椁液主要是在发掘过程中,外部水从墓坑渗入椁室而形成的。
至于棺液的来源问题,显然是不能用椁室中水位升高而灌进棺里去解释的。这不仅因为在椁室的壁上找不到高于(内棺)棺液水面的渍水痕迹,而且在四层套棺之中,除内棺以外,其余外面的几层棺并无积液。另外,从内棺的制造和棺盖胶封的严密程度来看,也几乎没有棺外的水直接流进内棺的可能性。或许正因为这个不可能出现的现象,不少医务人员及各学科专家才认为棺液是一种液态防腐剂,是在封棺之前就注入棺内的。因为从马王堆一号汉墓用白膏泥构筑的密闭墓室和髹漆的棺具来看,不易为水渗透。从外面的第二层棺(黑地漆绘棺)至内棺之间,都留有一些空隙,而这些地方均无水存在。事实上,内棺髹漆较厚,封闭严密,水是渗不进去的。特别是过去所见到过的“火洞子”墓内均无水,如果不是在封棺之前就注入了防腐溶液,则难于解释为什么只在内棺中贮有**而外面几层套棺中并无积液的奇异现象,也难于解释尸体保存的完好程度。
但是,湖南医学院的王鹏程、彭隆祥、刘里侯等医学专家,以及其他学院的部分专家则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棺液不是在封棺之前注入棺内的液态防腐剂,而是在埋葬后由于墓室中湿度大,气相水分子——水蒸气慢慢地渗入棺内凝结而成的结果,这些水分子经千百年长时间的积聚才贮存到80升的容量。作为这种看法的补充是,在封棺前可能在棺内喷洒了一些酒或药酒,这样更能说明棺液分析中测得的乙醇和乙酸。但后来形成的80升棺液的水分,主要还是从棺外渗入的,而非封棺前就注入的防腐液。
持这种观点的王鹏程等人还认为,从棺液的有机分析来看,除含有种类很多且含量丰富的氨基酸以外,从防腐作用角度来看,还含有0.11%乙醇、1.03%乙酸和其他一些低分子有机酸。乙醇和乙酸是从哪里来的?特别就80升棺液中含有1.03%乙酸来看,则其总量已达800多克。如果设想当初在棺内喷洒了一定容量的酒,则比较容易解释从酒变为乙酸。这种做法从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记载中可得到证实。另外从化学变化来说,除乙醇可以转变为乙酸以外,丙酮酸、脂肪酸、甘氨酸都可以转变为乙酸。丙酮酸、脂肪酸可来自尸体组织,而甘氨酸是蚕丝蛋白中占比例最大的一种氨基酸,亦是棺液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之一,它主要来自尸体身上穿的大量丝织殓衣中丝蛋白的分解。至于棺液中的乙醇,也可能从尸体身上穿的、裹的那些织物中所含的淀粉(这是丝麻织物的纺织中所用的浆料)的酵解而来,而且碳水化合物的发酵也可以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此外,不能排除棺液中的乙醇还有一部分可来自尸体的乳酸。
棺液分析和微生物学试验表明,棺液中所含的有机酸是棺液具有微弱抑菌杀菌作用的重要因素。其来源可以从尸体本身的脂肪蛋白质及殓装蚕丝蛋白的分解做出解释。因此,不能证实棺液是封棺前就注入棺内的液态防腐剂。
棺液既然不是一种液态防腐剂,那么棺液的水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湖南医学院的王鹏程以及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其来源是:第一,从尸体内部释放出来。据医学上的记载,成人身体所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70%,人死后,在组织的自溶、腐败过程中由于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和体液外渗必然会释放出一部分水分,即所谓“尸解水”。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在死时的体重无记录可查,故不能从体重直接算出当时其体内所含的水量。但从解剖前尚保留有34.3公斤的体重来看,可以推测从尸体本身释出的水量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总量为80升的棺液,其中应包含有“尸解水”,但不可能全部来自尸体,还应有其他来源。第二,是墓室内潮湿的水蒸气(气相水分子)经棺壁进入棺内,不断地凝结于“尸解水”,经千百年长时间的积聚,才达到了现在80升的总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做了如下解释:1.水蒸气为什么会不断地凝结于“尸解水”?2.水分子能否透过棺壁?3.墓室内的水蒸气是哪里来的?这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过他们严格的分析和研究后得出:
1.当空气里的水蒸气同可潮解的固体物质开始接触并在它的表面生成少量溶液时,这种初生成的溶液,含有很浓的溶质,故其水蒸气压便小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继续凝结于这些溶液之中并使固体物质进一步溶解。只有当溶液的浓度减少至一定程度,并使它的水蒸气压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相等时,这一过程才会停止。棺液形成的原理基本上也是这样。当“尸解水”在棺内开始产生时,也是一种含有多种溶质且浓度比较高的溶液,即相同于潮解过程中开始形成的溶液那样。如果棺外空间中的水蒸气(气相水分子)在透过棺壁使棺内空间保持较高的湿度时,则棺内空间中的水蒸气就会不断地凝结于“尸解水”而成为棺液,并使棺液的容量不断增加。可以设想,在棺液的容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棺内各种有机、无机溶质还可能继续溶解进去。因此,只要棺外水蒸气能不断进入棺内,则棺内水蒸气就可以不断地凝结于棺液。
2.尽管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棺具是四层套棺,但在探讨水蒸气能否透过棺壁时,可以当作一层棺壁来看待,因为其中的原理是一样的。
从出土的情况看棺壁的基本结构是三层,即内外两面各为一层漆膜,中间层为木质。在潮湿的条件下,木质能吸水这是人所共知的。棺壁能否为水蒸气透过,关键一点是漆膜能否吸水和能否透过水分子。而棺具上髹的漆,无疑是来自漆树的天然漆。这天然漆原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从化学上分析,由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薄膜,其分子之间总有一定的空隙,这些空隙正好成为水分子渗透的通道。漆膜的渗水性,同漆膜本身的厚度、针孔性、局部厚薄不匀等情况有关,也同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压力等条件有关。关于这一点,湖南造漆厂此前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在温度为20℃—25℃和湿度为75%的条件下,用天然漆干燥72小时后形成30微米厚的漆膜,置入蒸馏水中浸96小时,测得其吸水率为6.33%。除此之外,日本的化学家松井悦造也提供了与这次研究相关的实验数据:漆膜厚为1毫米,面积为1平方厘米,当两侧压差为10毫米汞柱时,其透湿度为2—3×10-7毫升/秒,透湿数值与天然橡胶膜相同。不仅如此,漆膜的透水性还可以从马王堆汉墓以及其他墓葬出土的棺具和漆器的一些现象来加以判断。在出土之初,它们都含有较多的水分,其体积膨胀,重量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则重量减轻,有的漆器甚至因失水而明显干缩和变形。所以不论从实验上或出土漆器的现象上来看,都证明漆膜能为水分子透过。因此水蒸气可以透过棺壁是毋庸置疑的。
棺外的水蒸气(气相水分子)为什么能不断地通过棺壁进入棺内空间呢?这主要是由棺外与棺内的空间中水蒸气分压之差相关。在棺外空间保持较高湿度的条件下,由于棺内存在着凝结水蒸气的“尸解水”(或较浓的棺液),则棺内空间的水蒸气分压总是小于棺外空间(墓室内)的水蒸气分压,故气相水分子在运动中从棺外进入棺内的总比从棺内到棺外的为多。
棺外水蒸气除了通过棺壁进入棺内的途径外,还不能排除直接通过棺具的缝隙进入棺内的可能性。诚然,那些质量很好、榫合严密的棺具,在当初可能是密闭性能很好或可称为“不漏气”的。但在埋入地下经过相当长时间以后,因棺木吸收水分引起棺盖和棺壁各部分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膨胀,因而在接缝处再产生缝隙(特别是在盖口处产生缝隙)也是可能的。只要一旦有了小缝隙,棺外的水蒸气进入棺内并凝结成棺液的过程,就会大大地加速。想来马王堆一号墓的内棺也不是铁板一块,产生人的肉眼几乎看不到的缝隙是正常的。
一号墓棺椁结构纵剖面图
一号墓棺椁榫结构示意图。1.边缘加接 2.对角扣接 3.底部槽口扣接 4.沟槽暗榫 5.闷合落槽暗榫 6.四角落暗哨
一号墓棺榫结构示意图。1.子母扣 2.半肩明榫 3.落梢榫
根据棺液是由墓室内水蒸气透过棺壁凝结于“尸解水”而形成的这一设想,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内棺中积有棺液,而在外面的几层套棺中并无积液的现象。这是因为外面几层棺中不存在“尸解水”那样可以凝结水蒸气的溶液,所以外层棺中只有较高的湿度而没有液态水的积聚。
3.如前所述,一号汉墓的墓室,是用一定厚度的白膏泥筑成的,它具有不透气的密闭性能,并能阻挡地下水流进墓室。但是,据测定,白膏泥本身的含水量就达10%—20%。因此,只要墓室里存在有吸水物质或存有空间,白膏泥中所含的水分子就可以向墓室内蒸发并为吸水物质(如木炭层)所吸收,而墓室外土壤中的水分就可以渗入白膏泥层,来补充白膏泥中失去的水分。当木炭层吸收水分子到达一定程度时,墓室内的湿度就会逐渐增加,以后的湿度必然越来越大。一号汉墓出土的木炭经湖南省博物馆干燥处理后,失重达38%,这也可间接说明墓室里的湿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雨水季节,当土壤中含水量高于白膏泥所含的水分时,水分子往墓室内的移动就会加快,因此可以断定,墓室里的水蒸气主要是来自周围土壤中的水分。
一号墓剖面示意图
西汉后期以后封建统治人物的一些墓葬,其墓室多用砖或石砌成。明、清等朝代,多用糯米煮汁拌沙子和石灰来构筑墓室(“浇浆墓”)。构筑的材料虽有白膏泥、砖砌、石砌、“浇浆”的不同,但都不能防止水分子的渗透。1956年在扬州发掘的明代盛仪和盛彭氏墓都是“浇浆墓”。经南通医学院试验,这种“浇浆”如浸在水中,仍然能为水渗透。从短时间来看,尽管水分子透过墓室的壁是很缓慢的,但从千百年的长时间来看,进入墓室内水分子的总量就相当可观了。由此可以说,棺内的神秘**其实并不神秘,它只是外部渗入的水分罢了。
至于棺液对尸体是否真的有防腐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化学试验得出的结论是:
棺液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试验未见细菌和真菌生长;尸体胸、腹腔中抽出液的微生物分离培养也是阴性;抑菌、杀菌试验表明,棺液具有微弱的抑菌、杀菌作用。或者说,棺液的防腐性能不大。究其原因,是由于棺液是埋葬后墓室内的水蒸气渗入棺内凝结于“尸解水”经长时间积聚而成的,不是封棺前就注入的。因此,棺液无助于抑制尸体的早期自溶、腐败。但当棺液逐渐积聚到能够浸湿尸体时,对尸体的长期保存就开始产生作用了。特别对于形成一种全身润泽,软组织有弹性,部分关节稍可活动,骨骼脱钙,外形完整,内脏俱在,保存完好的特殊类型的尸体,更有其特定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棺液只能在密闭的墓室和密闭的棺具这一基本条件下才能长期起作用,倘若棺木一旦腐朽,棺液必随之流失,自然也就起不到作用了。
除上述外界种种条件外,尸体本身的内在原因,如各种器官、组织、细胞的结构特点、功能和生物化学特性等,也决定着器官、组织、细胞本身自溶、腐败过程发生的先后缓急之不同,就尸体的保存而言,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果这些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马王堆汉墓女尸要想保存得如此完好,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