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拍中国马屁”(1 / 1)

美国白宫。

遇刺痊愈不久的里根总统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将要结束时,曾风趣地说过:“我很想进行一次访华,并亲眼见一下贵国那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兵马俑军阵,只是会不会出现……”里根抬起右手,将食指伸出,放在自己的面庞一侧,做了个手枪射击的动作。

中国领导人心领神会,爽朗地一笑:“总统阁下尽管放心,只要您一踏入中国的领空、领土,安全问题将万无一失。”

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1984年4月25日,正在长沙一个培训班学习的秦俑博物馆宣教部女讲解员马青云,突然接到陕西省文物局拍来的急电:立即乘机返回西安,有重要接待任务。

马青云连夜起程,返回西安,赶往省文物局。第二天清晨,陕西省省长会同文物局局长一起当面向她交代:“4月29日,美国总统里根偕夫人南希要来秦俑馆参观,上级指示,除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外,还要做好一切接待事项。你是秦俑馆最有经验、最出色的讲解员,经我们反复研究,讲解的任务就由你来完成。这次的接待不同于往常,你一定要发挥最大的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在现代化方面咱不如美国,但在历史的悠久和古代灿烂文化方面,它不如咱……”

马青云受领任务后立即赶回秦俑馆做接待准备。这时秦俑馆的工作人员几乎全部停止日常的工作,投入了清扫院落、修整房舍、检查设备的突击性准备,卫生检疫人员对为里根一行准备的食品、饮料进行了仔细检验和消毒。省公安厅派来的保卫人员和秦俑馆公安科的公安人员,控制了整个展室、接待室及厕所。所有里根总统可能进入的房间钥匙,统一由公安人员管理控制。为防不测和发生意外,当地驻军投入一个营的兵力携带扫雷探测器,扫描了秦俑馆所有的地下和房间的角角落落。并对俑坑中的陶俑、陶马逐一探测。与此同时,临潼县消防队4辆消防车架起水袋停在秦俑馆广场一侧,以做失火后的补救。一支经过特殊训练的武警部队包围了秦俑馆,战士实枪荷弹,进入一级戒备……整个秦俑馆处于紧张防卫的状态。

4月28日,美国驻华使馆的一秘来到秦俑馆对安全设施和布局详细察看后,未发现破绽,又问新上任的秦俑馆馆长吴梓林:“是哪位做讲解?”

吴梓林把他领到接待室指着马青云说:“这位是我们馆最优秀的讲解员马青云同志。”

一秘善意地打量了马青云一眼,用流利的普通话说道:“噢,您就是从长沙赶来专门接待我们总统的马青云女士?您明天打算如何讲解?”

“预计里根总统在这里共停留40分钟,一半时间让客人自己观看和休息,余下的20分钟一半留给翻译,一半由我讲解。我的讲解时间分别为:休息室两分半钟,一号坑大厅两分半钟,俑坑中5分钟。”马青云微笑着回答。

“如果您有兴趣,我可以把在休息室讲的内容先讲一遍,请您指教。”马青云依然微笑着回答。

“那太好了,我先坐在总统的位置上,其他人暂时坐在夫人和随行人员的位子上,请您讲吧。”一秘说完,瞥了一眼左手腕上的金表,坐在沙发上注视着马青云,认真地听着。

时间一秒秒地过去,马青云停住手势戛然而止。一秘迅速看了看表,兴奋地站起身握住马青云的手:“太棒了,只差3秒钟,您把那么悠久的历史,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讲得非常清晰,一听就很明白。您的讲解如此出色,我的总统一定会喜欢。”一秘说着走出接待室,又回过头对马青云说:“祝您成功!”

4月29日下午,里根总统的两个私人厨师驱车来到秦俑馆,每人手提一个棕色小型皮箱走进备用房间,两人将皮箱并列放在眼前,态度极为严肃,目不斜视,亦不相互讲话,如同两个跽坐俑稳重而呆板。秦俑馆工作人员端来茶水,他们除了微微点头表示谢意,并未试饮,仍以警惕的目光注视着棕色皮箱。

下午2时,里根总统的飞机在西安阎良机场降落。里根偕夫人南希缓缓走下飞机舷梯,进入早已等候在机场的防弹车,向秦俑馆驶来。与此同时,一架军用直升机从阎良机场立即起飞,在里根到达之前降落在秦俑馆前的广场。

下午3时,随行里根夫妇的60余辆车乘载着600多名侍从与记者,浩浩****拥入秦俑博物馆。内穿防弹背心的里根外套黑色西装,雪白的衬衣领口上打着深红色条纹领带,颇有艺术家欲登台演出的潇洒气度。南希则身着大红衣裙,挽住丈夫的手臂举步轻盈,面露微笑,但眸子里隐约透出不安和紧张的神情。

在他们来华的同时,美国情报部门已经掌握了不少恐怖组织对里根夫妇此行的一切细节,甚至对南希的服饰都了如指掌。这些恐怖组织所派遣的杀手随着里根飞机在北京机场的降落也潜入了中国境内,伺机给美国“最严厉的惩罚”。

随着里根夫妇走进接待室,外面的保安人员、武警部队做好了一切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枪栓拉动,子弹入膛,食指紧扣扳机。消防车引擎轰鸣,干瘪的水龙迅速鼓起,水枪对准了长空。馆外的直升机螺旋桨不住地转动,掀起片片残叶和漫天尘土……整个秦俑博物馆的紧张气氛达到高峰。

休息室里,里根与南希端坐在沙发上,两边站立着数名侍从,两个等候已久的厨师走进来,打开棕色皮箱,取出了饮料放到里根夫妇的身旁。为能正确辨别,秦俑馆准备的饮料全部移在另一侧。

5分钟一闪而过。里根夫妇满意地微笑着,随马青云走进兵马俑一号大厅。

大厅的栏杆后面,云集着中外近千名记者、保安。随着里根夫妇的到来,照相机镁光灯、摄像机、碘钨灯一齐开动,整个大厅被耀眼夺目的各色灯光覆盖,坑中的兵马俑已看不分明,里根总统眨眨眼,转到马青云的身后,似乎才辨别出兵马俑的军阵已在面前。

“请总统先生看坑中竖立的白色木牌。”马青云手指着打井位置的标志,“1974年春天,当地农民在这里打井,无意中发现了埋藏了两千多年的为秦始皇陪葬的兵马俑,不过他们发现时兵马俑大多都已倒地破碎,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排排立俑,是经过修复人员修复后才恢复了原来的面目……”

马青云熟练地讲解,翻译快速地传递,里根和夫人南希不住地点头。

“噢,这些兵马俑是从这里挖出的,现在又在原地排成当年的队形,你刚才不是说它们在发现时都倒了嘛,你们怎么知道兵马俑应当是这样排列的呢?”里根第一次向马青云发问。

马青云指着兵俑的脚底:“俑虽然都倒了,腿也断了,可是脚踏板的位置没有动,我们是根据脚踏板的方位复原了当年的排列队形。”

里根沉思了片刻,点点头:“我明白了。”

在大厅遗址的中部,马青云指着脚下的黄土层说:“这是为建大厅,防止损坏文物,工作人员又用土回填的地方,我们脚下都有像前边一样的兵马俑。”

“是吗?!”南希惊奇地望着马青云的脸,又低头看看脚下的黄土,便悄手悄脚地轻轻走动,似乎怕惊醒了土下的陶俑。

里根与夫人在一号兵马俑坑中参观

里根夫妇在一号坑陶马前

按照规定,外国的观众只有国家元首或相当于元首的人物才能下坑参观,里根夫妇当然得到这最高规格的接待。沿着特别修筑的台阶,里根夫妇携翻译在陕西省省长李庆伟夫妇及马青云的陪同下,向俑坑深处走去。面对威严肃穆的兵马俑军阵,南希夫人如同初出远门的小姑娘,好奇而胆怯。她紧紧抓住马青云的手,回头看看里根总统,又将另一只手伸出来握住了丈夫的手腕。

高大威武、神色各异的陶俑静静地站立着,以骇人的气势和雄壮的姿态,接受这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检阅。

南希夫人已失去了刚才的胆怯,在俑群中绕来穿去,神态异常活泼,不时地在里根总统面前对秦俑指指点点,讲些只有他们才能心领神会的风趣语言。突然,南希猛地抬起头,惊恐地望了一眼俑坑上面的人群,似在寻找着什么。马青云及时捕捉到了南希稍纵即逝的神情,她知道,这位夫人一定是想起了丈夫的安危。

在陶马前,里根总统瞪大了眼睛静静地望着。他情不自禁地抬起右手又踌躇地停下,回头礼貌地问马青云:“我可以摸一下马吗?”马青云迅速望了一眼身边的省长李庆伟,心照不宣地请他抉择。李庆伟略做沉思后回答:“我们请您来,当然可以摸一摸。”

里根轻轻地把手放在马背上,慢慢地从前向后移动,一直到马屁股。突然,他猛地把手从马臀抽回,神态严肃地说:“它不会踢我吗?”

“不会的,对于远道而来的贵客,它绝对友好。”马青云说着,众人为里根的幽默哄堂大笑。

马青云知道这位美国总统有爱马的嗜好,便不失时机地进行讲解:“这匹马塑得双耳如削,鬓如风云,鼻翼微张,目视前方,似在引颈长鸣,又像扬蹄欲奔。静中有动,动中寓静,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卓越的雕塑艺术水平……”

里根和南希静静地听着,不时打量陶马的全身,显出兴奋之情。南希伸手指着马肚子上的一个圆孔,示意里根注意。

“为什么这马的肚子上还有小孔?”里根躬身看着不解地问。

“当年陶马是分别用模子和雕刻手法配合制成的,马的头部和腿部是实心的,而马的肚子却是空心的。据我们的考古学家和雕塑艺术家分析,这个圆孔是工匠们当年特意留出来的,被称为排气孔。这样,陶马在烧制时就不会出现裂痕,同时也减轻了马腿的承受力……”对马青云的解释,里根不住地点头。

离开时,里根又伸手拍拍马后背:“这陶马的制造工艺真令人叹服。”

里根总统猛转身,差点和一个无头俑相撞。“这个俑为什么没有头?”他问。

“俑头和俑身是分别制作而成,待烧制后才组装到一起。这俑头拿下来,也可以装上去。这个俑头没有装上是为了让观众了解俑身内部的情况。”马青云说。

里根眨眨眼,又风趣地说:“那就把我的头给它安上吧!”众人再度大笑,他本人则笑得最为响亮。

随后,里根凑向陶俑问道:“这俑有多高?”

“1.85米以上。”马青云答。

里根抬起右手从无头俑的脖子水平移向自己的脸庞,耸耸双肩,微笑着道:“看来我没有它高。”

参观就要结束,李庆伟省长请里根总统及夫人南希在坑中合影留念,并向坑边等待的记者做了个手势。几百架照相机、摄像机一齐对准坑底,里根夫妇站在一起,接受记者的拍照和摄像,大厅再度亮起耀眼的光芒。里根和南希越靠越近,两只手握在一起,里根轻捏南希的手背,南希反过来按摩里根的手心,做着一种别人不易察觉也无法明白的感情交流。

亮光不断闪烁,坑上的记者们开始为争抢合适的拍摄角度而相互挤起来,有一名女记者从栏杆上被挤下,多亏她迅速抓住栏杆的一侧才没有栽入坑底。有机灵者见在此无法取胜,便跑到另一侧架起相机对准里根夫妇,高声喊道:“总统先生转过身来,转过身来。”里根听到喊声,同南希一起转过了身子。记者们又随之哗地拥到旁侧,争抢起拍摄位置。大厅的气氛空前高涨。

预定时间已到,里根偕夫人面带微笑,向记者们频频招手致意,在刺目的灯光中走出俑坑。里根走到大厅入口,猛地转过身,对着兵马俑军阵喊了声:“Dismiss!”(解散!)

“噢——”几乎所有的外国记者都哄笑欢腾起来,不懂英语的记者则以为又发生了什么惊人的事情,拼命挤到前方稀里糊涂地跟在里根夫妇的身后,向铜车马展室拥去。

不大的铜车马展室,几乎被记者全部占领,只有一个狭小的空间勉强让里根一行立身。这种对总统人身安全极为不利的环境和氛围,促使马青云必须做简单的解说,以便让里根夫妇迅速离开。

“这车是青铜的吗?”南希听完马青云的讲解,怀疑地询问。在她的眼里,这车马似乎不是古代的青铜制造物。马青云不得不再做补充解说:“不仅车、马、人是青铜铸成,你看马车上的挽具,例如缰绳、笼头以及马头上的装饰都是金质的。车马总重量为2308千克,由3000余个部件组成。其中金质部件700多件,约3千克,银质部件900多件,约4千克。这是迄今中国乃至世界发现得最早的挽具最齐全、装饰最华丽的古代铜质单辕车。”

里根夫妇的额头贴向展柜,瞪着眼睛仔细地观察,似在验证马青云的解说。当马青云讲到“车棚盖呈椭圆形,车厢为正方形的构造方式,印证了历史上记载的天圆地方的说法,坐在车中犹如在天地之间”的习俗时,里根和南希惊喜地相对一笑,转向马青云。里根总统轻轻地摇了摇头说:“真有意思,想不到这铜车马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里根夫妇尽管此时游兴未尽,在展厅恋恋不舍,但已超过规定时间,不得不迅速离开。在接待室道别时,里根和南希分别签名留念,最后加盖特制的英文和中文并排的印章。

总统的中文名字是:罗那德·里根。

夫人南希的中文名字是:彩虹。

里根夫妇参观秦始皇兵马俑之行,各国新闻界几乎都迅速做了报道,并引起国际性的瞩目。在所有的报道中唯独香港的一家报纸别出心裁和耐人寻味,大块的文章配有里根在俑坑摸马的巨幅照片,醒目的文章标题是:“里根总统拍中国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