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的爆发(1 / 1)

就在叶帅走后的第三天,即4月11日,秦俑坑考古队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暂停发掘,以接待考古学会代表们的参观考察。

原来,全国考古规划与考古学会成立大会于4月3日在西安人民大厦开幕,在会议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听到不少关于秦兵马俑发掘的传闻,如考古队招收的农民像刨土豆一样挖掘秦俑,修复人员将一块块陶俑残片,采取热水烫、开水煮的方法进行清洗……面对这些传闻,夏鼐放心不下,在会议讨论期间,曾专门来到秦俑发掘工地实地察看,结果看到发掘现场没有听到的那样糟糕,但也的确存在着与考古这门科学相违背的严重问题。回到西安后,夏鼐把看到的情况向陕西省委做了反映,同时几次在大会发言中,对秦俑的发掘状况表示不满。4月11日,夏鼐率领会议代表专程来到秦俑发掘工地参观、考察,秦俑坑考古队安排老队员屈鸿钧负责接待。当代表们陆续来到一号俑坑后,夏鼐问陪同的屈鸿钧:“这样大面积的揭露,有没有记录?”

“有,有记录。”屈鸿钧回答。

“拿来我看一看。”夏鼐穷追不舍,严肃而认真地说。

屈鸿钧怔愣了一下,但很快又镇定下来,他让人速去将考古队员王学理找来抵挡。

王学理平日看守秦俑一号坑几个大型探方,每日在坑下观察和处理陶俑的出土情况并做了几个笔记本的记录,这天因有代表参观,发掘暂停,他就回到宿舍整理资料。就在渐入佳境之时,突然有人闯进来告知:“拿上你全部的记录,越多越好,快到大厅!”王学理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顺手摸了几个笔记本跟着来人懵懵懂懂地一路小跑来到发掘现场的夏鼐和黑压压一大片代表面前。夏鼐微笑着和王学理握了手,然后接过笔记本问:“你记录的是哪些地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提问,王学理先是“啊、啊”地敷衍应对了一会儿,待他从懵懵懂懂中回过神来时,便指着被称作T4的探方说:“在那边。”

大兵团作战式发掘现场

夏鼐站在一号大厅T4坑边上,翻看着王学理所做的T4、T5两个坑的文字和绘图记录,一直板着的面孔稍有舒缓,继而说道:“好啊,就是要记详细些,要多画图啊!”

听到这几句话,原来满面严肃的屈鸿钧脸上洋溢出喜悦之色。随后,夏鼐由屈鸿钧陪同,王学理手拿记录本跟在身后,离开T4、T5坑,缓缓向东走去。夏鼐边走边说:“你们看,发掘要讲究科学,不能比速度。修复陶俑又怎能限制时间呢?把陶俑修成水泥人总不好吧?我不是对你们这些具体工作的同志有意见,我知道你们很辛苦,我的意见是会向陕西省委转达的。”

当天下午,夏鼐在临潼华清池同陕西省委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连同早一天从北京赶来的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黄景略,就秦俑发掘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进行了讨论。讨论中,夏鼐明确指出,陕西方面的有关负责人主张将秦俑一号坑在国庆节前全面揭开的做法是不妥的,为全面揭露而进行的“大兵团作战”的发掘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是违反科学的。至于在对陶俑的修复中用开水煮、热水烫的方法更是荒唐的胡闹……对此,从北京赶来的黄景略根据自己的调查专门做了如此解释:陕西有关领导的指导思想和秦俑实际发掘情况有些脱节,发掘中的确存在着过快、过乱的问题。至于修复中的问题,由于冬天天气寒冷,修复人员曾经用温水洗过陶俑残片,但不像所传言的用开水煮、热水烫等荒唐做法。经过黄景略在中间的“和稀泥”,会议最后决定:收缩战线,改变“全面开花”和“大兵团作战”的做法。在国庆节到来之前,只发掘一号坑东端前廊部分的5个探方。挖出的土不再为附近农村制造良田,而是直接倒在后边的探方上。依然采取边清理、边修复、边复原的方法,于9月底结束。

之后,夏鼐向陕西省委提出,重新改组秦俑坑考古队的领导班子,由夏鼐本人出任考古队长,国家文物局黄景略和陕西省考古所的考古学家石兴邦任副队长。这一提议令陕西方面深感不快,一位负责人对夏鼐说:“您如果能住在工地,这个发掘队长就由您当,要是挂个空名,我们觉得这件工作做起来有困难。”话虽婉转,但实际已是拒绝,作为中央考古所的所长,当然不可能长期住在秦俑发掘工地。在这种情况下,夏鼐做了退让,但仍坚持让黄景略和石兴邦主持秦俑的发掘工作,陕西方面不想把关系弄僵,虽不情愿,但只好硬着头皮暂时答应下来,以作权宜之计。

这次夏鼐跟陕西省委较劲儿的结果是,石兴邦到秦俑工地只住了一天一夜就返回西安再也没来过。黄景略见没有人听自己指挥,作为光杆司令在工地住了5天5夜,吃饭都成了问题,无奈之中,索性跑到西安买了张车票一走了之。但事情并未就此了结。

8月21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来到秦俑坑考古队,传达了夏鼐等16位考古专家给华国锋主席、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和报告中提到秦俑考古发掘存在的问题。

9月20日,国家文物局黄景略再次来到秦俑坑考古队,专门传达了胡耀邦总书记给陕西省委的批示:要组织检查……一是考古队要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吸取教训;二是建立领导小组;三是制订出秦俑发掘的总体规划。

9月26日,由国家文物局局长齐光、文物处处长陈滋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和考古专家石兴邦、马德志等组成的考古工作检查团进入秦俑工地。

9月27日,秦俑坑考古队召开全体人员会议,由队长杭德洲宣布:“考古工地停止发掘,从今天起放长假,全体学员(技工)办理手续回家,什么时候复工,等待通知。考古队的业务人员回到室内总结教训,准备编写发掘报告。”

就在秦俑博物馆即将开馆的前夜,在沙场上奋战了5年之久的秦俑坑考古队陷入了一片孤寂。

1979年10月1日,在建国30周年的日子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闻讯赶来的游客一大早就拥入馆内广场等待。上午10时,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领导人乘车进入秦俑馆,霎时,广场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在众目注视下,叶剑英元帅于毛泽东主席逝世三周年之后题写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匾额被揭示,广场上掌声雷动,人声鼎沸。参加博物馆建设的工作人员,每人胸前佩戴着红底金字条红花和开馆纪念章,满怀自豪地迎接着四面八方的观众。而此时的秦俑考古队,没有一个人接到前来观礼的“请柬”。考古队队长杭德洲等怀着不解、困惑的心情,于开馆的前一天怅然若失地回到了西安,晚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眠,第二天怀揣一丝希望,一大早又从西安返回秦俑馆,在馆领导人办公室前徘徊并故意高声说话,以引起对方的注意,但直到开馆仪式将要结束,也没有人发现他们。在确知没有被列入邀请名单之后,杭德洲一行便在会场外望着猎猎旌旗和喧嚣的人流,嗟叹几声,然后悻悻离去。此时的秦俑坑考古队已是暮气沉沉、风雨飘摇,只等待某个时辰分崩离析了。

叶剑英题写的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