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其顿的铁骑踏上万里征途,罗马大军于地中海的风浪中奋力搏击之时,在喜马拉雅山东部和天山、阴山、大青山区域的千里大漠上,同样是刀光剑影、烽烟不断、厮杀连年。凄凄大漠深处,匈奴、东胡、月氏族,展开了争夺区域霸主的拼杀。战马的嘶鸣伴着劲风吹起的狂沙烟尘,在箭雨刀光的浪涛中起伏跌宕,滚滚前涌。
马其顿骑兵
山西高平城西北10多公里的永禄乡永禄村将军岭发现的长平之战遗址。1995年10月20日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发掘,相继发现了宽5米、长11米的小型尸骨坑和宽3至4米、长55米的大型尸骨坑。专家学者认为,将军岭尸骨坑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原始、最完好以及规模最大,也是最具文物价值的长平之战尸骨坑遗址,它有力地印证了长平之战秦军野蛮屠杀赵国战俘这一历史事实。同时,长平之战的许多疑难问题也得以澄清和解决。史籍在记载长平之战时,多沿用“白起坑赵”的说法。坑,即“活埋”之意
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广袤土地上,强盛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家雄主,同样为争夺霸权而拼杀搏击,逐鹿中原。黄色烟尘遮掩下,到处是大军云集,鼓号震天,车骑交错,戈矛并举,刀剑进击,战马嘶鸣。其战争之频繁、规模之巨大、兵车之众多,远非西方战场所匹敌。而交战双方投入军队的数量随着战争的发展急剧增多,几乎每一次战争交锋的人数,都有数十万之众。战争的方式由较原始的车战、阵战的直接对抗,逐渐演变为以步、骑、弩兵为主的野战和赋予多种变化艺术的包围战。著名的秦赵“长平之役”,两军从公元前262年一直拼杀到公元前260年,结果是赵国40万大军降卒被坑杀,秦国军队也伤亡过半。无数将士惨死沙场,流淌的热血**涤着中原大地。
历史的动**亟需一位铁腕人物站出来,用超人的智慧和强大的武力完成统一。秦始皇正是在这历史潮流的发展中挺身而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以叱咤风云的盖世雄威,席卷天下,**平六国,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伟大使命。
公元前237年,秦始皇亲政以他的机智与果敢粉碎了吕不韦和嫪毐集团。稍试锋芒后,便开始实现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这一年,呈现在秦始皇面前的是两种针锋相对的战略主张:一是吕不韦之后继任丞相的李斯提出的“先取韩”的战略,另一种是大思想家韩非提出的“举赵、亡韩、臣楚魏、亲齐燕”的战略。李斯的主张体现了先弱后强的作战方针,而韩非的主张则体现了先强后弱、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
李斯与韩非虽系同学,一旦发生关系到自己前途命运的利害冲突时,由相知、相亲变为相互残杀便无法避免。既然冲突已经出现,残杀也成必然。李斯联合重臣姚贾先发制人,在秦始皇面前分析了韩非的战略方针无非是“存韩”和“谋弱秦”。按照李斯的说法和观点,韩非是韩国的宗室贵族,人虽在秦,其心向韩,故不让举伐韩国而攻赵,不如及早杀韩非以绝后患。秦始皇为李斯所言而动心,下令将韩非关进监狱听候发落。
既然冲突已经开始,就要置敌于死地,否则后患无穷。深知权术之道的李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以毒药将韩非毒死,从而取得了这场冲突的胜利。
韩非既死,李斯又备受秦始皇重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战争的形势和六国的格局没有深刻的了解,对敌我双方的力量没有正确的估计,缺乏战略头脑和眼光,此时的秦始皇可能就要按照李斯的作战方针行动了。然而,秦始皇没有行动。他开始以自己的宏才大略正确估计和判别敌我双方的力量,以及韩非与李斯两种不同方针的得失。
秦始皇清醒地认识到,秦国的军事力量比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力量都要强大,若单个较量,秦军无疑占绝对优势。但是,秦国面临的是关东六国的敌人,若以秦国兵力对六国总兵力,优势则归对方。灭六国不能四面出击,而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无疑是正确和明智的。要想各个击破,就必须防止诸侯合纵[1]。六国中,韩国较弱、赵国较强,如按李斯的战略方针,“先取韩以恐他国”,就很可能再“恐”出一个以赵国为首的合纵抗秦的强大势力。公元前241年,赵将庞涓统帅赵、楚、魏、燕、韩五国之师合纵伐秦,赵国就是这五国的盟主。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不能再蹈覆辙。韩非的主张无疑是为打破诸侯合纵考虑的,是一种新的形势下战略目标的发展与转移。“举赵”以击其头,使六国群龙无首,同时“亲齐燕”以断其身,合纵难以形成。
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形状,秦统一后全部改为圆形
秦始皇以一个战略家的杰出才智,不顾李斯等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决定采用韩非的战略方针:远交近攻,举赵亡韩,做出了集中主力、打击赵国的具有重大军事战略意义的抉择。
尽管秦军兵败,但赵国的势力已大大削弱。祸不单行,公元前230年,赵国又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战争的消耗,灾情的折磨,政治的昏暗,此时的赵国已成强弩之末,灭亡之日已为期不远。赵国自身难保,联纵已不可能,趁此良机,秦始皇派兵一举将小小的韩国拿下,昏庸无能的韩王被俘。
李牧尽管两次大败秦军,但未能挽救赵国灭亡的危局。公元前229年,秦国大将王翦、杨端和兵分两路扑向赵国。久经战场的宿将李牧、司马尚率赵军拼死抵抗。两军进行了数百次厮杀,均遭巨大伤亡。将士血染战袍,尸骨遍地,双方苦苦搏杀一年之久未分胜负。秦始皇亲临现场观战,以鼓舞士气,并要不惜全力拿下邯郸。与此同时,他采用尉缭的“离间其君臣”之计,派人用重金贿赂赵国权臣郭开。郭开贪利而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欲谋叛乱,只守不攻,作战不力。难辨真伪的赵王立即派赵葱、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李牧深知赵葱、颜聚皆非将才,绝不是秦国名将王翦的对手,在大敌当前的危急关头,李牧以国家存亡为重,抵抗王命,拒不交出兵权。赵王与郭开密谋派人将李牧抓获并处以死刑,司马尚被免职关入大牢。可惜李牧忠诚一世,壮志未酬,没有战死沙场,却被奸臣所害。
李牧一死,赵军军心大乱,结果秦军不到3个月,便攻克邯郸。赵国从此不再存在。
强大的赵国一旦灭亡,弱小的魏国和燕国的悲剧命运已无法改变。尽管不乏荆轲那样的壮士,慷慨悲歌,以死相搏,但仍未能摆脱国破家亡的结局。两国随着赵国的灭亡,也很快走到了尽头。
时势造英雄,但英雄必须正确驾驭和把握时势,否则便不再是英雄。
四国吞灭,秦国面临的敌人便是齐、楚。很明显,这两国的实力,楚远比齐强大,而秦与齐和亲修好四十余载,和楚数次结怨。面对齐、楚两国的不同局势,如何确定征讨战略方针?
当秦始皇征求文臣武将的意见时,听到的多是先攻齐再伐楚的战略理论。这个理论实则是李斯“先弱后强”作战方针的延续。
秦始皇依然没有这样做。他再次清醒地认识到,齐国虽弱,但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如若先攻齐,免不了还要和强楚进行一次恶战。同时还要遭到齐、楚合纵的威胁。若先灭楚,可使齐秦之交不破、齐楚合纵不成。一旦楚国灭亡,齐国定不战而降。
于是,秦始皇再次使用了集中主力打击主要敌人的战略方针。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大将李信率20万秦兵伐楚,因年轻气盛的李信过分轻敌,秦军遭到惨败,退回秦国。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改派王翦率领60万大军出征伐楚。当秦军压入楚境时,楚国名将项燕立即调动国内全部兵力迎战。王翦吸取了李信兵败的教训,坚守营盘而不出战。待秦军养精蓄锐之后、斗志旺盛之际,才下令出击。60万大军洪水般冲入敌阵,此时的楚军已失去戒备之心,猝不及防,被秦军一举击溃。楚国名将项燕也战死于乱军之中。不久,秦军攻下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未出秦始皇所料,楚国一灭,齐国已成瓮中之鳖,被王翦的大军一触即溃,齐亡。
齐楚征战,在显示了秦始皇杰出的军事战略才能的同时,也暴露了他使用将领的失误和弱点。但他的失误和自身具有的弱点,并未妨碍他伟业的建立。至公元前221年,山东六国在秦军15年的征讨中全部灭亡。中原大地上为期几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宣告结束,历史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然而,六国灭亡,中原统一,并未标志着秦军的征战已经结束,因为此时中原北部的情形已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匈奴人由弱到强,趁秦灭六国之机,单于头曼率匈奴大军南下,攻占了黄河河套以南的地区,致使秦都咸阳面临严重威胁。“亡秦者必胡”的议论已在民间流传开来。
同时,地处五岭之南的“百越”陆梁人[2],对秦的统一和政治的稳定也造成一定的威胁与困扰。要建立一个强大而牢固的封建帝国,就势必要对这两股军事力量给予打击。
问题出现了。摆在秦始皇面前的是匈奴人,剽悍强壮,以战征之,难攻难守;而“百越”虽远隔千山万水,路途遥远,但部族分散,军事力量相对较弱,攻取较易,守戍也可能成功。
面对新的局势,秦始皇毅然实行战略大转移,采取了先弱后强、先远后近的征战方针,这实则是15年前李斯等人战略思想的复活,秦始皇终于在历史发展进程的这一阶段付诸实施了。
50万秦军兵分五路,以战略进攻的姿态出现在“百越”战场上,很快取得了占领这块土地的胜利。南海也因“百越”的征服而打通了。
随着对“百越”战争的胜利,秦始皇立即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攻击匈奴,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结果匈奴退却700余里,并最终形成了“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战略局面。
注释:
[1]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就是许多弱国联合起来抵御强国,以防止强国兼并。与之相对的是“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就是由强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对于争取盟国和向外扩展的策略问题,有合纵和连横两种不同的主张,因此有所谓“纵横家”的产生。
[2]百越又称“百粤”。越人包括各种来源不同的氏族,形成了许多互不统属的部落集团,他们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方以至西南方一带,史称为“百越”。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云:“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秦时因称五岭山脉以南的地区为“陆梁地”,当地居民为“陆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