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品德心理概述(2)(1 / 1)

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十分复杂,它表现在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首先,同样的行为方式在不同人的身上可能是由不同的道德动机所引起的。例如,同样是帮助老年人,有的人为了满足助人为乐的道德动机,有的人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甚至是为了得到钱财。其次,同样的道德动机在不同的情境中会表现为不同的行为方式,或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为不同的行为。例如,同是为了关心集体,有的同学表现为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有的同学会偷着将家里的东西献给班级。所以,有良好的道德动机,并不一定就会表现出适当的道德行为方式;而适当的道德行为也并不意味着一定具有高尚的道德动机。

道德品质心理结构的复杂性还表现在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都是多层次的,具有水平高低之分,表现出年龄阶段性,需要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由于所依据的道德观念水平不同,道德动机的层次可以从低到高依次排为:具体的道德概念水平、抽象的道德原则水平、道德信念水平。儿童的道德动机往往与一些具体的道德观念相联系,如助人只是帮助邻居的老人。道德动机会逐步发展到抽象的道德原则水平和道德信念水平。道德动机的水平越高,概括性越大,在道德行为上可迁移的范围越广。

道德行为方式也具有不同的层次,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分析人的社会行为,将其分成五种类型,也可以说是五个层次:一是非道德的行为,指不能用道德标准来衡量的行为,是一些不具备道德观念的幼儿、弱智儿童或精神病患者所表现出的行为。二是自我中心性行为,即行为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但选择的行为方式合理,社会能够允许。例如,帮助别人是为了作出一副样子,从而获得某种个人利益。由于这种动机毕竟是一种从自身角度看问题的低水平动机,不会表现出一贯的道德行为。三是依从传统惯例的行为,这类行为的特点是服从权威,按习惯行事,遵从集体的主张,依从社会的风尚。这类行为在道德上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大家都这么做”就是道德规范的特点。但是,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水平也不高,缺少自己的价值观,在某些场合会表现出机械的自然行为,在某些场合又会表现出盲目的从众反应。四是良心主义行为,即道德规范已内化成个人的行为指南,为了求得内心安宁,人们会作出道德行为。例如,有的学生考试不作弊是因为他们认为作弊是一种不良行为,如果自己作弊会感到羞愧和不安。引发这种行为的动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具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但这种行为并不是在利他原则的支配下所采取的。五是理性的利他主义行为,这是在充分认识道德原理后所表现出的最高层次的道德行为,表现在为了他人需要而控制自己的私欲。例如,有的学生在别人需要时与同学共享自己的物品,主动地帮助学习差的同学。

调查发现,社会上的大部分行为表现在利已与利他之间,而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中会表现出不同层次的行为。例如,某个人对待工作所表现的多为依从传统惯例的行为,而在对待家庭所表现的多为良心主义行为。

道德品质心理结构的复杂性的另一个表现是从道德动机到道德行为之间还存在一系列其他心理因素,不能将其简单化。威尔逊提出,影响人们表现道德行为的因素有:第一,具有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态度;第二,具有推测他人在某种场合有何种想法的能力;第三,掌握在道德情境中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知识;第四,能够辨别在某一情境下如何做才是有效的(在某一情境下正确的行为未必就一定有效,如不会游泳的人跳水救人就是无效的行为);第五,在道德情境中能从他人的利益出发,根据道德规范进行诚实地判断,并付诸行动(这一因素即为道德动机与行为的一致性);第六,动机达到适当的水平且具备作出某一道德行为的能力。

由于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具备复杂性的特点,使得评价和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任务也变得非常复杂。品德结构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道德认识为整个心理结构奠定思维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品德其他成分形成的方向、内容和速度;道德情感是联系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是品德重要的内在条件和力量;而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终末环节,是衡量人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道德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各种心理成分进行检验,起着加固、调节的作用。

对品德的心理结构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品德的实质,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品德形成的动态过程,为品德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品德的形成

(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

虽然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比较复杂,不同理论学派所强调的侧面也不一样,但人们的一般看法是把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看成是道德品质的两大构成部分,因而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是这两大部分相互联系的过程。

人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文化和教育条件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要协调一致的发展,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一定的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形成稳固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行动的指南,成为个人的道德信念,这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

道德信念指道德知识成为指导个人行动的基本原则,人们坚信它的正确性。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它预先决定了人的行动,它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使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

人们往往容易把道德信念看成是坚定的道德观点,把它归属于道德认识。实质上,道德信念是坚定的道德观念与强烈的道德情感的“结晶”,并与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密切联系。只有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激发起强烈的道德情感,并经过反复道德实践的验证,道德信念才会产生。

道德信念表现为:第一,相信道德知识的正确性,形成坚定的道德观点,根据自己的信念选择新的道德知识;第二,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进行道德判断的标准,身体力行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第三,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与之相关的道德行为会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第四,用坚强的意志行动去实现自己的道德信念,维护自己道德观点的正确性。因此,培养道德信念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

(二)认知派和行为派对道德品质心理结构的不同看法

西方关于道德品质心理结构的研究,有认知派和行为派之分。

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这一学派强调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道德品质的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第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动机、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第三,要根据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去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行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这一学派强调道德行为方式的训练,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并通过学习而改变;第二,决定道德行为的是环境、社会文化条件;第三,通过提供良好的榜样和强化学生的适当行为,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形成和发展。

认知派和行为派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上都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并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但是,他们只是强调道德动机或道德行为方式,而忽视另一部分的作用。如果在教育上只是片面强调道德动机的培养,只是让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则有可能使儿童的言行脱节。同样,如果只是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方式,而不让学生懂得道德行为的依据,就会使儿童的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行为的灵活性受到限制。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开端与基本条件

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使知情意行这些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果它们的发展失去了协调性,致使某一成分有所偏离,就会相互削弱,影响道德信念的形成;如果对道德知识不理解,那么情意行都会失去正确观点的指导;如果缺乏情感体验,就会缺乏推动道德行为的力量;如果意志不坚定,道德信念就会动摇,情感也不易控制;如果不掌握道德行为方式,那么其他几个成分都将是空的。因此,品德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

但是,在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这几方面心理成分的培养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一般认为,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应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但是,由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影响道德品质发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且相互影响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选择最需要、最迫切、最有效的方面人手。例如,可以通过阐明道德概念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也可以从激发道德情感人手,还可以从行为技能和习惯的训练起步。所以,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最终还是要使各种心理成分都得到发展,形成道德信念。

为了形成道德信念,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第二,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道德知识在道德实践中被证实,道德规范便具有了可信性,学生的亲身体验会使外在的道德知识转化成内在的道德观念。如果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的结果不一致,就会妨碍道德观念的形成。第三,在道德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道德知识才能转化为道德信念,而道德情感的强烈程度才会影响道德信念的坚定性。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品德也是年龄、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经验的综合函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不同的道德观念持有不同的评价,有的更重视诚实、认真,而有的更注重合作、助人。因此,品德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四)道德品质形成的特殊性

道德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是学习而来的。由于道德品质心理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学校中学习系统科学知识的过程有明显区别。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知学习是知识(信息)的获得,是将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并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就是理解,练习与反馈可以促进和加深理解,而情感和意志只是加速或延缓这一学习过程,不是认知学习的必要条件。所以,认知学习所要解决的是“懂不懂”和“会不会”的问题。

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虽然也需要理解有关的道德知识,但关键是“信不信”的问题。“懂”道德规范,又“会”进行有关的道德行为,但若是没有道德信念,不“信”其正确性,就不会去做。要使学生相信有关的道德规范,知情意行的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必须注意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性。第一,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只不过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例如,一次公益劳动,既包括提高对劳动的认识,也需要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还能够锻炼道德意志,使学生掌握与劳动动机相符合的行为方式。第二,培养道德品质要经过长期和反复的过程。由于道德品质需要多种心理成分的协调发展,而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能靠一两次教育、一两次活动来完成。第三,需要在人际交往的实践中来形成。道德规范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只有通过人际间的交往活动才能使学生认识到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并产生情感上的体验。因此,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同伴交往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