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1 / 1)

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想着寻找一条有例可循的道路,却没有认真地思考“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倘若你想选择一条较为安稳的道路,就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条路上肯定会人才济济。

若倒退时光20年,当时的电脑并不普及,而且非常昂贵、笨重,若没有人率先对这方面产业投入资金使其慢慢进化,今日我们就无法拥有如此便利的生活,甚至很难想象,如果回到了没有网络、没有电脑的年代,我们该如何工作和生活?而那些原本看似只能寄托梦想的电脑研发工作,也成为了今日世界上最赚钱的产业。

无论是未来的10年、20年或更久的未来,必定会出现更多超越当代的新兴产业,当然,这也意味着有些过时的产业将大幅衰退,除非能经过阵痛期,彻底转型成功。所以,你不必跟风追逐,赚不赚钱看的不是你选择的行业,而是你的产品能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

你会把存款拿去买房,还是投资自己?

我们相信,一辈子努力工作最终能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是许多人心中的美梦。因为一套理想的房子,就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家,当心有了归属感,也会更有底气去追求人生中更高的目标。

但高通胀、高房价的时代,却让这个梦想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就算你存够了一笔首付款,还必须确认未来几十年如果认真工作、不失业的话,房贷才能无虞。你会像多数人一样去把辛辛苦苦存一辈子的钱拿去买一间房子,还是把这笔资金投资在高风险的创业上?

接下来的故事,可以提供你另一个思考方向,重新检视自己人生的选项。

有个年轻人21岁从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毕业后,就一直想留在纽约工作,无奈处处碰壁找不到工作。于是,他沮丧地回到老家继续寻找工作机会,最后却只找到一家证券公司当薪资福利都很差的股票业务员。

一年以后,他遇到和自己同样热爱爵士乐的女孩苏珊,并对她一见钟情,便开始勇敢地追求她,最后两人也顺利步入婚姻的殿堂,不过此时的他仍然是个收入不太稳定的股票业务员。

结婚后,这位年轻人非常卖力地拉业务,终于存了1万美元,此时,他询问新婚的妻子:“亲爱的,现在你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把这1万美元拿去付一间我们负担得起的房子首付款,二是让我拿去投资,再过几年,我们就能买间更好更大的房子。”

苏珊不假思索地回答:“选第二个,我相信你。”

过了一年,苏珊生了个女儿,他们一家仍挤在租来的小房子里,晚上还能听到老鼠啃天花板的声音,年轻人仍认真地埋首于工作。

4年后,他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后来还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

到结婚第6年的时候,他的新公司站稳收益,因此,他实现了对太太的承诺,花了大概20万美元在故乡置产,买了间荷兰式小别墅,虽然不是一般人梦想中的豪宅,但他们很知足。

到了年轻人32岁的时候,他终于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美元。虽然他的合伙人和朋友们都陆续买了几间豪宅置产,但是他并没有打算买新房子,他用这笔钱持续进行投资,扩大自己的事业版图。

又过了两年,他的个人资产已高达2200万美元。

即使如此,他依旧过着俭朴的生活,始终如一地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兴趣,直到2008年,他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他就是股神巴菲特。

当你看到这个故事,你还会把买房子当成人生的第一目标吗?身为父母,还会坚持要把拥有稳定收入的男人看成嫁女儿的先决条件吗?

其实,巴菲特的妻子苏珊才是真正的股神,她让巴菲特做了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投资,那便是投资自己。

如果苏珊一开始就选择买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可能巴菲特到现在还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业务员。况且,即使是股神这样投资天赋异禀的人,也需要十年的发展,才能取得耀眼的成就,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呢?

或许你没有一笔充裕的资金,但你至少和巴菲特同样拥有一项值得投资的兴趣或天赋,与其心猿意马地把工作所得花费在一时的欲望——买衣服、吃大餐、买电子产品,不如投资在自己的理想领域中。聚沙成塔,就算每个月拨定额的款项到你的梦想账户中,日积月累也是一笔可供运用的财富。

你也可以每个月拨部分薪资到“学习账户”中,想想要达到你的目标,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补充,无论是用于提升语文能力、电脑技能,还是各种五花八门的专业课程,只要你有心投入,“把兴趣变成工作”并非痴人说梦,而是未来圆梦的关键。

巴菲特曾经告诉我们:“如果你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最好的选择就是投资自己。”你不用盲目地追求、寻找与别人一样的人生,只要你找出自己存在的生命价值,你完全可以另外开辟一条新路,对自己进行投资,这样,你的未来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