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和朋友陶子一起去逛街,路过一家琴行时,我叫住她一起进去看了看,里面有琵琶、古筝、吉他等各种各样的乐器。我寻思着,月宝最近不喜欢弹钢琴,要不要给她换一种乐器玩玩。正琢磨着,身后突然传来一阵琵琶的声音,竟然是陶子弹的,虽然不是很娴熟,但一招一式很到位,我惊讶地说:“没想到你还会这一手,真是深藏不露哇!”
她说:“你不知道吧,我小时候可是学了6年琵琶呢!”
“那后来为什么不学了呢?”
“唉……”她叹了口气,和我说起她学琵琶的经历。
陶子刚上小学时,她的妈妈看其他孩子都在学习一门专长,就带她去少年宫转了转,看看有什么可以培养的方向。走到一间音乐教室的门口,看到老师在教琵琶,妈妈就说:“你那么笨,太难的也学不来,不如就学这个吧。”陶子不太明白为什么琵琶在妈妈眼里算是简单的乐器,但是“你那么笨”这四个字她听懂了,而且很多年后这四个字依然如芒在背。
也许是因为刚开始就带着抗拒,陶子学琵琶的劲头不是很足。有时候她弹着琵琶,听隔壁屋子里孩子们热热闹闹地跳《草原英雄小姐妹》,她就在想:为什么我要弹这种枯燥的乐器,跳舞多开心,而且并不难哪,我也学得会。后来她跟妈妈提起,自己不想学琵琶了,要去跳舞,但是妈妈说:“钱都交了,你就得给我学下去!”
妈妈对陶子管得很严,虽然她不会弹,但是她会听,一首曲子哪断了,哪慢了,哪错了,她都听得出来,然后就让陶子重来。一个乐段大概要过十几遍。90%的曲子,陶子都是哭着弹完的。
在妈妈的严格监管和老师的**下,陶子琵琶弹得越来越好,参加过学校演出,也参加过省市级的比赛,只是她和妈妈,却再难敞开心扉地交谈了。而且每次她拿了奖回来,看到妈妈那骄傲的笑脸,她都觉得恶心。她觉得妈妈的那种满足感,是她拿命换来的!
陶子现在也当了妈妈,对做母亲的心情有了更深的感悟。母亲的那种恨铁不成钢,母亲教育方式的不当,母亲生命里的局限,她都理解了。她想,如果当年不是母亲把她逼得那么紧,她或许会真正地喜欢上琵琶,让这项特长真正地成为自己的爱好,陪伴自己一生。事实上,老师一直很肯定她的聪明和天分,一直希望她在琵琶的演奏上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可惜后来,甚至直到现在,她一见到琵琶,心里就浮现起年少时的那种压抑、愁苦、欲哭无泪,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怨恨。
她真的无法再继续了。
02
陶子讲完她的故事,我俩便一路沉默。
我发觉,让陶子最痛恨的并不是学琴这件事,而是母亲对她的态度。陶子在厌烦琵琶,喜欢舞蹈的时候,求助过妈妈,但是妈妈没有给她一个妥善的回应,而是用一句“交过钱了”打发了她,所以就会在孩子心里植入一个潜意识——我必须为妈妈付出的金钱负责。
陶子在练琴的时候是会遇到瓶颈的,在每首曲子的难点面前,妈妈唯一的方式就是逼她反复练习,没有任何的鼓励和精神上的引导;当陶子出现哭闹、抵触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妈妈也只是选择了无视——她只看重结果,不顾念过程,如此残酷和冷漠。
用老师的话说,陶子在音乐领域是有天分的,加上刻苦练习一定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但是妈妈带她学琴时却埋下一个非常沉重的伏笔:因为你太笨了,我才带你学一种看似简单的乐器,这样的话,你学成了,归功于我的正确选择,学不成,只能说明你更笨了。怎样都不会有好结果。
我把这些分析和陶子说了,陶子居然激动地抱了我一下,她说,“小月,你把这些年憋在我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然后她又不无感慨地说道:“我妈养了我30年,还不如认识3年的你了解我。”
其实我并非了解陶子这个人,只是我愿意去换位思考,如果做不到换位,其实还可以平心静气地听对方说,可惜很多家长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总是在孩子说话的时候,盲目制止,宁愿相信一些“过来人”,相信“权威”,甚至相信“路人甲”,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于是很多家长,慢慢就成了孩子生命里“最熟悉的陌生人”。
03
读者C曾经跟我说,以前自己是个安安静静,只知道学习的女生。但上大学后,她性情大变,变得特别热情和开朗,参加了很多社团,还竞选了学生会主席(虽然最后没被选上);她组织各类活动,和男生女生都打成一片;她被很多人追,也有了心仪的对象。然而有一年过年回家,她发现妈妈居然给她安排了好几场相亲,还去公园的“相亲角”上挂小条。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她的条件上写着“性格内向,文静内敛,不善表达”。她发现这么多年了,妈妈竟然一点儿也不了解自己。
也难怪,一直以来,我们与父母之间做不到坦诚,似乎我们每次想和父母**一些心声的时候,都会被他们的说教抵挡回来。我们想要的无非是一种情绪上的慰藉,而父母给我们的永远是指导和建议。
我们这一代,能够被父母完全理解和接纳的幸运儿,很少。我小时候,亲眼看见邻家的姐姐因为不接受父母“包办婚姻”,绝食抗议,后来不惜与家庭决裂。我也见到过,班里某个男生,因为考试成绩倒数,被他的爸爸一脚踹到教室的另一头。我听说过,18岁的小读者M因为父母一定要她学医,不同意她学动画设计,而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就连我,也经常被母亲“责怪”:“你踏踏实实地做你的工作,少写一些文章,别让自己那么累!”我的母亲同样不理解我,不理解在我的世界里,做什么样的事情是为了解决温饱,做什么样的事情是出自热爱。
04
我们的父辈生活在知识比较匮乏,物质比较匮乏的时代。他们挨过饿,受过穷,对稳妥的生活有一种骨子里的追求和向往,他们会把这种价值观代入我们的生活,希望我们岁月静好,平平淡淡。
只是他们忘了,孩子是精神独立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处世方式,自己的人生课题,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如果我们从来没有深入到孩子心里,与他们肩并肩手牵手地站在一起,那所有的教育都未必有价值,都会变得本末倒置。
那怎样才算是和孩子肩并肩,不对抗呢?其实看我们自己和孩子的状态就可以。孩子越来越有活力,家长越来越平和,这样的势头就是好的;孩子越来越叛逆,家长越来越焦虑,这样的状态就急需改变。
改变的方式就是更多地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
2.孩子有什么样的梦想?
3.孩子的天分和短板在哪里?
4.做什么事能让孩子特别兴奋?
5.孩子最害怕的是什么?
6.孩子最好的朋友是谁?
7.孩子学习中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8.孩子最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
9.孩子喜欢用什么方式应对困难和挫折?
10.孩子最喜欢和最信任的家人是谁?
如果前面九个问题你都搞清楚了,第十个问题,孩子的答案一定是“你”!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最信赖、最愿意依靠的家人,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一厢情愿地逐渐变成他们生命里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