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当所有人都在对一款新推出的苹果手机趋之若鹜时,还有多少人能记起诺基亚这个名字呢?事实上,在21世纪之初,诺基亚在手机市场上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更是响彻全球。自从1996年以来,诺基亚曾经连续15年占据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第一,2007年,诺基亚已累计售出4.4亿部手机,其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46%,简直可以轻松碾压其他任何手机品牌。
诺基亚的“断崖式跌落”在当时的手机用户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却会发现,它的坠落其实是从它最辉煌的顶点开始的,或许是万众瞩目的光芒让公司高管们有些不可一世,也或许是庞大的销量与远超对手的市场占有率让公司高管有些不思进取,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诺基亚自身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陈旧发展模式才是其失败的根源。这一点,从他们对于竞争对手的轻视态度就能一目了然。
2007年,伴随着诺基亚走上“神坛”,第一代苹果智能手机也低调面世了。乔布斯在产品发布会上畅想了关于未来智能手机的美好前景,但诺基亚高管们根本没有正眼相看,反而冷嘲热讽地说:“乔布斯先生最好还是先把品牌知名度转化为市场份额,然后再去谈论未来吧。”紧接着,安卓系统智能手机也来了,三星、HTC都因使用了安卓操作系统而在手机市场上声名鹊起。此时,手机触摸屏时代到来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但是诺基亚却依然固守着老旧的塞班操作系统。虽然诺基亚声名显赫,是一代人的美好记忆,但市场是残酷而现实的,很快,几乎所有的手机用户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更为便捷更加人性化的智能触摸屏手机。
兵败如山倒,诺基亚市场占有率很快就从2007年的46%迅速下降到2011年的25%,被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双双超越。但直到此时,诺基亚公司依然端着“老大”的架子,虽然他们也知道自己确实应当进军智能触屏手机市场了,但却没有选择与经过市场洗礼的拥有成熟安卓系统的谷歌公司合作,而是选择了主业并非智能手机业务的微软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这次的选择让诺基亚管理层的固执与自大本性一览无余,局外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诺基亚选择操作系统的理由不是看重技术或质量,而是看重是否能成为领导者,这与他们恃宠而骄的“老大”心态十分吻合。在诺基亚管理层看来,选择安卓系统,做得再好也只是谷歌最大的代工厂商而已,说得不好听点就是谷歌的“超级打工仔”,而选择微软,则可以建设另一个手机系统生态圈。但是,与微软合作以来,其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进度却远远落后于安卓系统,智能手机软件应用更新缓慢,配置低且售价昂贵,终于,无数铁杆用户失去了对诺基亚的最后一点耐心和幻想。至此,诺基亚的错误坚持已经让它的失败定局无可挽回。
2013年9月3日,微软以71.7亿美元并购了诺基亚手机部门,辉煌多年的诺基亚手机彻底倒下了,这时,诺基亚的市值已从巅峰期的3030亿美元跌至71.7亿美元。
2016年10月,曾经带领诺基亚登上巅峰的前CEO约玛·奥利拉出版了回忆录《排除万难》,书中记录的一件小事让所有人明白了诺基亚最终没落的原因。
书中记录,2007年第四季度,诺亚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牢牢占据了榜首的位置。正是在这万众欢呼信心爆棚的时刻,多年来默默无闻的苹果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全触屏智能手机iPhone,当时,奥利拉曾召集12名高管开会,询问他们对iPhone的看法,其中两人认为iPhone不构成严重威胁,另外10人觉得不能低估iPhone。不过,这次谈话却没能让奥利拉带领诺基亚冲出iPhone的“包围”。他在书中直言:“即使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苹果公司带来的威胁,但仍难扭转命运。”
究其原因,奥利拉说:“我们都知道问题所在,但内心深处却无法正视现实。公司的大型计划仍在持续进行,唉,当我们应该关注长远前景时,却只是按部就班检讨了下一季度的销售预测,可以说,正是我们错误的坚持害了自己。”
由于诺基亚的高销量任务和以业绩为中心的管理体制,高层管理者非常担心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他们的季度目标不能实现。尽管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手机需要一个比当时的塞班系统更好的操作系统,以此来和苹果竞争,也知道研发需要数年,但却害怕在当时公开承认塞班技不如人,担心会被外部投资者、供应商以及消费者认为是“失败者”,从而被他们抛弃,因此没有人想要对可能出现的坏消息负责任。
在苹果公司,高层都是工程师,而在诺基亚公司,高层把一切只当成是做生意,只用数据来证明谁是英雄谁是狗熊。事实上,苹果公司在软件工程师驱动下一路向前,有着高超的技术作为后盾,而当时的诺基亚高层却没有真正懂软件的人,这也导致诺基亚最终把注意力和资源不成比例地进行了分配,大力投资短期市场,大量制造手机设备希望保持市场占有率,而对从长远来看可以与苹果公司相搏的操作系统开发不够重视,再加上塞班系统操作问题频繁出现,最终引起了用户的反感。
曾几何时,诺基亚也有着十分厉害的研发火力、技术能力和远见,它的专利年收入在6亿美元左右,并且由风头正劲的对手苹果、三星支付,但诺基亚最终却没落了。
事实上,诺基亚并非没有机会延续自己的辉煌。2007年,诺基亚曾率先在全球推出移动互联网,这比苹果早了一年,但是诺基亚的故步自封再次毁了自己。虽然诺基亚已经发现互联网将是未来的大方向,但公司高管却拒绝开放合作,而是试图产业链通吃,不惜花费巨资收购导航软件企业、地图企业,甚至相关的运营网站。这种整条产业链通吃的模式并未增强诺基亚在互联网世界的竞争力,反而因为管理层的技术短板变成了桎梏。在砸了150亿美元的巨资后,诺基亚互联网战略宣告失败。无独有偶,其实早在2004年,诺基亚内部就开发出了触控技术,甚至是当今火热的3D技术。诺基亚拥有着最庞大的研发资源,本该迅速将技术转化为手机战场上的“武器”,但管理层却认为,这块市场还太小,没人会买,反而要花太多成本,得不偿失。后来,直到苹果手机推出一年后,诺基亚才推出第一款触控技术的手机,要知道,这时候诺基亚掌握触控技术已经好几年了。
回顾诺基亚的失败过程,可以发现,诺基亚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没有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没能真正地去考虑用户的需求和市场运行规律,没有保持自身的活力与创新机制,反而在不断浪费用户对自己品牌的信任度,坚持以为品牌优势可以战胜功能优势与价格优势,这直接导致了诺基亚被市场与用户抛弃。在互联网时代,诺基亚没有及时跟上,这绝不能仅仅归结于运气不够好。
回想一下,当“科技以人为本”变成“科技以换壳为本”,当在讲体验、拼软件的时代依然只想依靠品牌优势获胜,当用低端的配置再加上高昂的价格,且诺基亚坚持这样的策略不动摇,其市值从辉煌期的3030亿美元降到如今的不足100亿美元便不足为奇了。诺基亚的失败,可以最终归咎于坚持了错误的方向,逐渐丧失了对外部竞争的免疫力,变得越来越脆弱,最终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