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终端转型迫在眉睫(1 / 1)

2013年,“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名词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然而,任正非在面临这一时代机遇的时候,却坦然承认:我不知道什么叫大数据。在众多企业近乎疯狂地追逐“大数据”的时候,华为还不知“大数据”为何物,不得不说,这是华为在新时代下面临的一个新的危机。但是,华为必须跟进,因为这是时代的趋势。所以,任正非在2014年新春讲话中便提出了“聚焦大数据”的说法。

从国内市场走向全球化,从细节到只专注核心业务甚至连IT服务都外包,到战略上业务布局稳扎稳打不求冒进……之前20余年的每一步,华为虽然走得慢,但都很踏实。大数据时代,任正非还会继续带着华为以这样的方式前进吗?信息稍纵即逝的时代,华为的这种沉稳性格还能够继续维持吗?

对此,一部分华为人开始担忧了,而且这种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与IT技术行业的日臻成熟,同行之间的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华为与同行之间的差距正日渐缩小。若是将比较的对象扩展到世界范围,华为所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据统计,2013年,我国前百家软件企业的业务收入为3667亿元,同比增长8%,而2012年IBM、微软的软件业务收入分别为848亿美元和600亿美元;从企业效益看,2012年财年,我国400家样本软件企业利润总额902亿元,而IBM实现净利润166亿美元(利润率超过16%),微软实现净利润169.78亿美元(利润率超过24%),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我国的IT企业都与世界先锋企业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华为该不该爆发,拔得互联时代的头筹,屹立在时代的巅峰呢?

对此,任正非有不同的看法。一直以来,华为的成功运转,主要依靠两个轮子,一个是商业模式,另一个则是技术创新。华为较有优势的管道都具备这两个轮子,然而这两个轮子却从来没有照顾到华为的终端,以至于出现了“终端没有黏性”的局面。因此“做到终端有黏性,能够抓住顾客的需求”成了华为改进产品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不是盲目追随互联网,丢掉自己的根本。

实际上,任正非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而且他非常肯定地表示,终端的“大发展时期”很快就要到来,然而以华为目前的状态来说,很难完全把握住这个时代的机遇,因此为终端转型就显得迫在眉睫。任正非曾经对终端的转型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有盈利能力,要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能出现恶意库存,要管理好风险。正因为如此,荣耀3C这一电商品牌成功地在2013年底独立出来,并且吸引电商市场的高度关注。截至2014年,华为荣耀3C已经拥有了400万稳定的用户,为华为在终端的转型形成了一个突破口。

然而,仅仅做到这样的程度是不够的。大互联时代下,互联网思维已经对传统商业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凡事似乎只能与互联网“牵线搭桥”才有生存下来的可能。对此,任正非警示道:“不要着急,慢慢来,别让互联网引起你们发烧。”在任正非看来,互联网仍旧只是一个媒介,而产品本身始终会是销售业绩的核心。面对互联网的汹涌来袭,任正非强调,华为终端应该摆脱规模效应,提高利润率,这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在这一前提下,电商模式也必须同步发展,毕竟这是跟上时代脚步的必要工作。但不能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为了业绩而扩大规模,这对于提升华为的实际竞争力没有任何帮助。

韬光养晦,在不占优势的时候追随趋势,厚积薄发的未来才是制造趋势的最佳时机。华为的眼下是要把消费者作为真正的事业中心,沉住气,打造能够影响消费者的品牌。这是当下最适合华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