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无论是在国外企业,还是在国内企业,新员工在上岗之前,都必须经过培训,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在华为,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才能上岗。任正非曾经说过,刚刚走出大学的毕业生,会面临着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在公司所用的实践知识不一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首先是进行培训。华为将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人才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条件,永不停息地致力于建设一个学习型组织。为此,华为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任正非多次强调:“华为要培养优秀的科学家、营销专家、管理家,但我们整个培养工作要实行‘低重心’战略。要重视普通员工、普通岗位的培训。要苦练基本功,培养过硬的钳工、电工、厨工、库工,工程师、秘书、计划员、统计员、业务经理……每一个人、每一件工作都有基本功。要把员工‘做实’紧紧抓住不放,否则大好形势就浪费了。员工眼高手低的状况要克服,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在本职工作中有些作为的人。真正像江总书记希望的那样,向德国人民学习一丝不苟的实干精神。”
我们通常所说的基本功包括基本素质和基本技术两个方面。它是发展复杂技术和高难技术的基础,也是技术得以更好应用和发挥的条件。任正非所说的基本功是指员工要有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能力,它是员工个人发展和获得提升的基础。在任正非看来,新员工上岗之前必须经过培训,而老员工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形势时也必须重新接受培训。练好基本功是注重实干的学习态度,任正非反对员工不切实际,眼高手低,没有练好基本功,就想着做大事,实现大理想的行为。在华为公司,曾经有一名新员工,一进入公司就向任正非写了一封“万言书”,洋洋洒洒,热情洋溢。但任正非在一次大会上说:“这个人如果病了,他很可能是精神病,应该送去精神病医院;如果他没有病,那么他应该辞职。”任正非不认同那些没有做好本职工作就提出远大理想、宏伟计划的行为。
阿姆科公司是一家从事钢铁行业的企业。在钢铁业逐渐成为“夕阳工业”以后,它的日子开始很不好过,尤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公司的资金不断流失。在这种情形下吉姆·威尔走马上任,开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挽救公司。他的一项最重要的举措就是“非把每个人都拉来战斗不可”。这不是一句宣传性的战斗口号,而是威尔在整治企业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的最紧迫问题。
有一次他把心理学家请进公司,派他们到业绩最好的工厂去,请他们找出工厂里实现成功的真正带头人,弄清成绩应归功于谁。结果令他惊奇的是,心理学家们回来竟说:“工厂里没有带头人。”威尔不信:“什么,在我们最赚钱的、为顾客服务最出色的工厂里竟然没有带头人?”心理学家们说:“对,工厂里有我们前所未见的最佳团队。所有的人都在互相合作,每一个人都把功劳归于别人。没有整个团队什么也干不成。”
培养高端人才的做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很多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动员所有员工的力量,施行“低重心战略”,让岗位上每一个人都能更多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人才培养的上佳策略。自那以后,威尔对用人有了新的看法,他决定建立一套新的训练制度以鼓励团队行为。“以前我们发现了杰出人才马上把他提拔到公司中心去,使他离开了主流大众,这样做效果并不好。”于是,阿姆科公司设法培养一种新型的领导者,这种领导者不是在那里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展示他个人的才能,而是尽可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他总是把成绩归功于他的部下,他能了解谁最需要帮助,对需要帮助的人说:“我来帮你得到你所需要的帮助。”
在这套新的领导方法实施以后,威尔发现他成功地达到了他的目的——把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拉来战斗。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全面的战斗。每个人都在力图把我们的公司抢走,我们努力把公司赢回来,使之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我必须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同我一起投入这场战斗。”
而正是由于他果断地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充分地激发了占企业员工比例大半的中低层员工的能量,他终于成功地把公司的每个人都拉进了与他并肩作战的行列中,公司亏损的局面得到了遏制。不久公司的账面上开始有了新的盈利,且盈利的数额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