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苦恼,富人的烦恼(1 / 1)

现在的社会充满焦虑和忧虑。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社会阶层,好像一个个精神压力都挺大的。

总体来看,穷人有穷人的苦恼,富人有富人的烦恼。虽然他们忧虑的重点不一,但都属于一种不安全感。

穷人的苦恼是,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养家糊口尚且勉强,就更谈不上什么发展、积累,没什么财富留给子女。有的就快要退休,或者干脆已经失业多年,依然一家几口蜗居在一套旧房子里。想到别人要什么就有什么,住的是洋房别墅,开的是高档轿车,连在幼儿园的孩子名下都有好几套房产,心里就觉得特别窝囊,总觉得欠妻子、子女什么似的。

而富人也有富人的烦恼。他们整天考虑的是去哪里投资更安全、更能实现财富快速增值;或者怎样把来路不正的钱,藏在一个什么地方,才不至于被人查到,甚至还要瞒着妻子、瞒着情妇,晚上睡觉也不踏实,生怕说梦话时不打自招。这些钱财他们自己肯定是吃不完、穿不完、玩不完了,但要担心到了孩子手里是否还能继续延续过去的辉煌。要不然坐吃山空,好日子终究蹦跶不了几年的。

这样的苦恼和烦恼,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而易见。

国外的研究表明,富人家的孩子并非就活得开心。他们往往会自知达不到父母过高的期望,而导致精神健康状况不佳,吸毒、犯罪和进食障碍等问题突出。年收入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家庭,孩子患焦虑和抑郁症的比例是正常水平的2倍。而穷人家的孩子精神问题也正越来越突出,患多动症的孩子比例会增加3倍,原因在于家庭贫困会导致他们不能参加一些正常的社会活动,引发与父母及社会关系紧张,放大社会不公的感受。[1]

穷人的苦恼、富人的烦恼,归结到一点,就是自己的孩子今后创造、掌控财富的能力大小。这就涉及到我们通常所说的财商。

因为无论你是否有钱财留给孩子,实际上都是“输血”行为,输血终究没有造血好。就好比躺在医院里的病人,虽然因为有了及时输血才转危为安,可是这又哪里比得上平时身体好好的要紧呢?谁也不会去羡慕到了医院后有血源保证的病人,否则他就真的是个病人了。

不用说,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家族的未来。他们的财商高低,是比你现在穷或者富要紧一万倍的事。

就像电视游戏节目中经常出现的一幕:一开始推出的抢答题,辛辛苦苦一道题答对才有几十分,一轮下来也不过相差几百分。但节目越是进行到后来,分值越大。有时候几百分、几千分的垫底,仅仅因为后面有一道题答错了就直接归零。孩子就永远是你后面的那道题。

从古到今,历史上有多少豪门大户在当时不可一世、富可敌国,延续到现在的还有几个呢?就是这个道理。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这也不是必然的。如果你的孩子财商高,那这种局面虽然不能保证延续千秋万代,但至少也会尽可能地延长,而不仅仅是“三代”的事;相反,如果你不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孩子也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愿望,那么用不着三代,到了第二代就稍纵即逝矣。中国的富豪大多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实际上这就与他们过去不懂得、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有关。

财商教育就是这样重要。你凭机遇、凭小聪明积累起来的一点财富,只有当孩子具有较高的财商时,才能在他手里得到发扬光大,那才算是真正的“笑到最后”。

所以,如果父母是真的为孩子好,就非常有必要在家庭教育这一“课”中,有专门的一“章”是财商教育。只有孩子从小具备必需的投资理财知识和能力,将来才会更好地自食其力,不用父母操心就可以生活得很好。

话说回来。虽说穷人有穷人的苦恼、富人有富人的烦恼,但归根到底,苦恼和烦恼的性质是有根本差别的:一个是愁钱从哪里来、一个是愁钱到哪里去。有过任何一种体验的过来人,都会对此记忆犹新甚至刻骨铭心。而这两种情形,就都可以通过恰当的投资理财来加以调节,并臻于完美。

[1]李文:《富孩子穷孩子,心灵更容易受伤?》,载《广州日报》,2014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