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通常人们也常说成“管理人情化”,但在具体工作的实施中却常将“人情化”理解成“讲人情”,其实不然,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人性化管理”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也便成为人性管理学。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人作为知识、智慧的主体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人性化管理——一种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
那么“人性化管理”与“讲人情”有什么区别呢?作为从事服务行业的人们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人与人有许多微妙的关系,正确地处理这些关系你做事会觉得得心应手。当你在工作中出错时,你的同事、上司、朋友没有指出你的错误、没有告诉你它的危害,却反而拍着你的肩头说声没事,为你隐瞒了事实,这就是“讲人情”。“讲人情”在管理工作中是不允许的,甚至会使你的工作变得更糟糕。然而人性化管理则不一样,“人性化管理”虽然允许你在工作中出错,但它会告诉你这样做是错的,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你应该怎么做会更好。这样既原谅了你,让你不用时刻担心工作中出现了过错上司会责怪你,你的同事怎么看待你,反而使你的工作**更高涨、工作目标更明确。同时,“人性化管理”还要求建立合理的“人性化管理”实施与评价体系。
谈到“人性化管理”的实施,众多企业各显神通。上市公司为提高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提倡员工入股制度;大集团公司为激励员工的创新意识,不惜拿出巨额资金作为员工创新奖项;爱立信则别出心裁,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要求员工多做自我批评,实施自我评价体系,让员工从工作中真正感受管理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风格的实质就在于“把人当人看”,从而使得员工愿意怀着这种满意或者是满足的心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进而直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著名经济与管理学家阿里·德赫斯对自己在皇家荷兰壳牌集团公司38年的工作体验及对世界上能幸存并寿命很长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后,也提出这种宽容型的人性化管理其实正是新经济形态下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方式,也是世界上许多企业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并成为“长寿企业”的活力所在。管理者应该意识到,管理的惟一目的不是企业利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理想境界。
古人曰:“聚人而成家,聚家而成国。”没有比员工对企业充满信心和爱更重要的事情。自发式的人性化管理迎合了现代人受尊重、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人性化管理并没有与公司的管理制度形成冲突,相反,尊重人、满足人、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使企业员工得以自觉维护企业利益成为必然。人性化管理是蕴含于粗放管理之中的细致。
在当今社会,更多企业都在将过去那种机械式、制度式、条例式、家长式的管理逐步向人性化的管理改进,以适应新经济的要求。根据员工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创造优异的工作业绩,为达到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是人性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我们不难看出,人性化管理扬弃了传统的“以人为手段”的管理理念,它面对一个“完整”的人,不仅仅是他们的技术和能力。企业应认识到员工的需求和愿望,承认他们对于归属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意见、建议,让他们参与企业发展、内部管理和其他重大事项的决策,这将有利于塑造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形成企业牢固的凝聚力。
人性化的管理把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它以强调拓展人的未来创造能量、重视人的心灵潜移默化、培养人的前瞻开阔思维为手段,通过激发员工工作中的生命意义来达到实现组织共同愿望的最终目的。人性化文化的特征是创新,文化的归宿体现在将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生命的意义,作为其首要的追求和真正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