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脸色如何,是反映健康状况的首要点。脸色就是一面可以看出整个人生理、心理状态的镜子。人体的内脏,如心、胃、肾等都与脸部的不同部位有特定联系,内脏机能的好坏会在人的脸部反映出来。
要看皮肤,先要看脸。正常人的脸色应该是红黄隐现的,明润中带有一定的光泽度。如果本身肤色比较白皙的话,会有白里透红的表现。如果本身皮肤颜色偏黄,那也应该是类似于金黄的颜色,并且富有光泽。如果发现自己的脸色和这两种颜色都不搭边,就要担心是疾病的征兆了。
出现面色潮红,多是和心脏疾病有关系。
脸色红润常被认为是健康的表现,但如果面色长期表现为发红至暗紫色,这就是心脏已经无法正常工作的表现。患有狭心症、心肌梗死的人群,都会拥有一张“红脸蛋”。如果女性服用了大量雌性激素后,也会让脸色看起来更加潮红。
面颊发红是高血压的征兆。面部呈此颜色的人要注意减少吸烟量或者戒烟,并养成经常量血压的好习惯。
中医认为,如果面色红色浅淡,仅仅局限在颧部,并且伴有手足心热、心烦失眠、盗汗等表现,这多半是肾阴不足而导致出现了阴虚内热的症状。在饮食上可以多服用蜂蜜、山药、鸡蛋黄、牛奶、枸杞子、冬枣、雪梨、银耳、百合等滋阴品,就可以很快改善脸色状况。
如果脸色明显变黄,这可能是和肝胆功能有关系。
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都会在人脸上以黄色的征兆来预警。如果个人本身的肠胃消化功能也不是太好的话,一样会出现面黄肌瘦的表现。面色淡黄,并伴有头晕目眩、疲倦乏力等症状,则可能是贫血征兆。
要是脸色发黑,则和肾虚有关。
长期有肾气亏损、阳气不足的情况时,人的脸色就更容易发黑。这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或者操劳过度而引发了面部皮肤营养不足。如果在面色灰暗的同时,还伴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眩晕耳鸣、神疲乏力等症状,这就表明肾精亏耗已相当严重。
肾亏的另一个非常典型的表现就是下眼袋十分严重,且呈现为灰黑色的状态。如果早上起来发现眼圈发黑、脸色晦暗,则表明肾脏负担太重,身体里的水分排不出去。可多吃利水食物,用鸭肉煮栗子、红白萝卜煮肉汤。此时更需要适当节欲,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来调节生理状况。
面色发白也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这一定是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
中医认为,气足则血行畅顺,血足则气行健旺,气血不足则面色苍白无血色。如果经常有面容憔悴、眼圈发黑等症状,并且脸色要比正常人表现得更为惨白,嘴唇、指甲色淡,经常有头晕目眩的感觉,心悸失眠、疲倦乏力或手足发麻等一系列并发症状一一呈现,那就很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贫血导致的问题。
当脸色变成铁青色时,可能是因为心力衰竭而出现了缺氧表现。
面色发青,多为缺氧的表现。有很多疾病可以导致这种情况,最常见的便是因为肾绞痛、心力衰竭或者先天性心脏病引发的剧烈疼痛和缺氧状况,此时面色多会变得苍白且青紫,是需要急诊治疗的疾病表现。
如果吃了死后的虾、蟹、鳝鱼等动物后,产生中毒表现时,脸色会变得青红。
有些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已经受到了严重损伤,若是再大量饮酒而加重肝脏的负担,或者长期熬夜导致肝脏不能够正常排毒,同样会出现脸色铁青。
如果有耳朵发红的表现,一样要追究到肾病。
人体的耳朵和肾脏是紧密相联系的。若耳郭变成红色或者紫色,就说明肾脏部位的正常循环受到了严重影响,平时一定要少饮酒,多吃一些粗粮,少吃糖,多做运动来促进肾脏的新陈代谢。每晚临睡前对耳朵做按摩,要记得不要只按耳郭,耳周围也应一一按到,可以把范围一直延伸到颈部,这样做可以对肾脏起到一定的滋养作用。
鼻子变成红色或者紫色时,同样要考虑到心脏的问题。
鼻尖的情况代表了心脏的状况。如果鼻尖呈红色或紫色可能是血压偏高,或盐和酒精摄取过多导致的。在日常的饮食中,要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对烟酒要尽量戒除,饮食宜清淡,起居要有规律。
如果鼻头发红,且鼻头和鼻周经常生疮,这就表明体内脾胃湿热,抽烟喝酒、贪食辛辣的男人常会有这些症状出现。
其实,面部的小问题很多都是内分泌失调造成的,完全可以通过自己饮食以及对生活习惯的改变来进行自我调理。如年轻人经常脸部长痤疮、小丘疹、脓疮、黑头、粉刺,并且伴有瘙痒、口臭、大便干结。这些病症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饮食不正常,肥甘之品摄入太过而出现肺火过旺的症状。调理方法就是通过清热解毒的方法来去除肺热。以枇杷叶、黄连、苦参、生槐花、黄芩或者白**为药,适当调养,就可以轻松改变内分泌失调的症状,还你一张健康漂亮的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