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的幸福只能自己选择(1 / 1)

1.爱情不需要苛求完美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男女都希望从爱情中寻得安全的港湾与爱的滋润。女人寻找的是“白马王子”,男人寻找的则是才貌双全的“人间尤物”。他们寄予爱情与婚姻太多的浪漫,这种过于理想化的憧憬,使许多人成了爱情与浪漫的俘虏。

其实,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有些人,特别是女性,往往容易一味沉醉于罗曼史所带给她们的短暂刺激之中。其实爱情可以让人创造奇迹,也可以令人陷入盲目,要知道美满的爱情不是那些日思夜想的白日梦,而且即使再美丽的梦想也不过是一个梦而已。脱离实际的幻想,超乎现实的理想化,往往使爱情失去真正的色彩。

莎莎、刘静、李立是好得不能再好的闺中密友,三人中刘静长得最美,莎莎最有才华,只有李立各方面都平平。三个人虽说平时好得恨不能一个鼻孔出气,但是在择偶标准上,三个人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刘静觉得人生就应该追求美满,爱情就应该讲究浪漫,如果找不到一个能让自己觉得非常完美的爱人,那么情愿独身下去。而莎莎觉得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必须找一个能与自己志趣相投的男人才行。只有李立没有什么标准,她是个传统而又实际的人——对婚姻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对男人不抱过高的要求,对人生不抱过于完美的奢望,她觉得两个人只要“对眼”,别的都不重要。

后来,李立遇到了陈军,陈军长相、才情都很一般,属于那种扎在人堆里就会被淹没的男人,但他们俩都是第一眼就看上了对方,而且彼此都是初恋的对象,于是两个人一路恋爱下去。对此刘静和莎莎都予以强烈的反对,她们觉得像李立这样各方面都难以“出彩”的人,婚姻是她让自己人生辉煌的唯一机会,她不应该草率地对待这个机会。但是李立觉得没有人能够知道,漫长的岁月里,自己将会遇见谁,亦不知道谁终将是自己的最爱,只要感觉自己是在爱了,那么就不要放弃。于是李立23岁时与陈军结了婚,25岁时做了妈妈。虽说她每天都过得很舒服、很幸福,但她还是成为了女友们同情的对象,刘静摇头叹息:花样年华白掷了,可惜呀;莎莎扁着嘴说:为什么不找个更好的?

当年的少女被时光消耗成了三个半老徐娘,刘静众里寻他千百度,无奈那人始终不在灯火阑珊处,只好让闭月羞花之貌空憔悴;而莎莎虽然如愿以偿,嫁给了与自己志趣一致的男士,但无奈两个人总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如同两只刺猬般不停地用自己身上的刺去扎对方,遍体鳞伤后,不得不离婚。离婚后,除了食物之外她找不到别的安慰,生生将自己昔日的窈窕,变成了今日的肥硕;昔日才女变成了今日的怨女。只有李立事业顺利,家庭和睦,到现在竟美丽晚成,时不时地与女儿一起冒充姐妹花招摇过市。

刘静认为完美的爱人、浪漫的爱情,能使婚姻充满**、幸福、甜蜜,其实不然,完美的爱人根本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你找一辈子都找不到。况且即使你找到了自己认为是最美满、最浪漫的爱情之后,一遇到现实的婚姻生活,浪漫的爱情立刻就会溃不成军,因为你喜欢的那个浪漫的人,进了围城之后就再也无法继续浪漫了,这样你会失望,失望到你以为他在欺骗你;而如果那个浪漫的人在围城里继续浪漫下去,那你就得把生活里所有不浪漫的事都担持下来,那样,你会愤怒,你以为是他把你的生活全盘颠覆了。

莎莎自视清高,把精神共鸣和情趣一致作为唯一的择偶条件,她期望组织一个精神生活充实、有较强支撑感的家庭,她希望夫妻之间不仅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生活情趣,而且有共同的思想和语言。可是事实证明她错了,她的错误并不在于对对方的学识和情趣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在于这种要求有时比较偏狭和单一。实际上,伴侣之间的情趣,并不一定限于相同层次或领域的交流,它的覆盖面是很广泛的,知识、感情、风度、性格、谈吐等都可以产生情趣,其中,感情和理解是两个重要部分。情感是理解的基础,而只有加深理解才能深化彼此间的情感,双方只要具备高度的悟性,生活情趣便会自然而生。

李立的爱也许有些傻气,但是恰恰是这种随遇而安的爱使她得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幸福。爱情的感觉的确很重要,感觉找对了,就不要考虑太多,不然,会错过好姻缘的。将来的一切其实都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才是富于挑战的,等到确定了,人生可能也就缺少了不确定的精彩了。李立很庆幸自己及时把握了自己的感觉,青春的爱情无法承受一丝一毫的算计和心术,上天让李立和陈军相遇得很早,但幸福却并没有给他们太少。

那些像李立一样顺利地建立起家庭的青年,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即他们敢于决断,不过分挑剔。爱情中的理想化色彩是十分宝贵的,但是理想近乎苛求,标准变成了模式,便容易脱离生活实际,显得虚幻缥缈。

在爱情领域里,确定一个标准,并不是获取爱情的正确方法。因为,形成爱情的各种因素,实际上是呈模糊分布状态。过于苛求,只能导致失败。爱一个“完美”的人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因为这个人压根儿就不存在。世间没有一个爱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份感情是毫无瑕疵的,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你心目中是绝对完美的,不曾有一丝的缺点,让你敬畏但又渴望亲近他(她),这种感觉不叫爱情,而是“崇拜”。

2.“尴尬感情”放弃还是忍受

所谓不该发生的感情,指的是婚外情,它不可能得到人们的祝福和认可,并多半以失败的结局而告终,它就像露水一样极容易蒸发,结果给双方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这种畸形的恋情,就像一束璀璨的烟花,燃放的开始,火树银花,美得不可思议,可终究逃不过它既定的结局。

张玲大学毕业后不久就与男朋友李涛同居了,可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李涛竟背着她跟在法国留学的前任女友藕断丝连,后来在前女友的帮助下,李涛很快就办好了去法国留学的签证,这时一直蒙在鼓里的张玲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就在她还未来得及悲伤的时候,李涛已经坐上飞机远走高飞了。没有了李涛,张玲也就没有了终成眷属的期待,她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将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准备报考研究生,她想充实自己,也想在美丽的校园里让自己洁净身心。

可是就在这时她发现,她怀上了李涛的孩子,唯一的方法是不为人知地去做人工流产,而她的家乡并不在这里,她实在找不到可以托付的医院或朋友。她的忧郁不安被她的上司吴处长发现了,在一次下班后办公室里只剩下张玲一个人时,吴处长走了进来,他盯着她看了好半天,突然问起了她的个人生活。这一段时日的惶恐不安使张玲经不起一句关切的问候,她不由得含着眼泪将自己的故事合盘托出。第二天吴处长便带她到一家医院并顺利做完了手术,又叫了一辆出租车送她回到宿舍,并为她买了许多营养品。

从那以后,她和吴处长之间仿佛有了一种默契,即已让他分担了她生命中最隐秘的故事,她不由自主地将他看作她最亲密的人了。有一天,她在路上偶然遇到吴处长和她爱人,当时正巧碰上他爱人正在大发脾气,吴处长脸色灰白,一声不吭,他见到张玲后,满脸尴尬。

第二天,吴处长与她谈到他的妻子,说她是一家合资企业的技术工人,文化不高收入却不低,在家中总是颐指气使,而且在同事和朋友面前也不给他留面子,他做男人的自尊已丧失殆尽。说着说着,他突然握住她的手,狂热地说:“我真的爱你。”她了解他的无奈和苦恼,也感激他对她的关心和帮助,虽然明知他是有妇之夫,但还是身不由己地陷了进去。

不知是出于爱的心理还是知恩图报,反正她从此成了他的情人,他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真的喜欢你,你放心,我很快就会办离婚。”可是从来不见他开始行动,她心里明白,他不可能离开老婆孩子,但只要他真心爱她,她可以等待。

他们经常在办公室里幽会,时间一过就是两年,她无怨无悔地等了他两年。一天晚上,当吴处长正狂热地亲吻她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撞开了,单位里另一个处的李处长一声不吭地在门口站了一会儿,一言不发就走开了。吴处长顿时脸色惨白,原来,李处长正在与他争夺晋升副局长一职,可见他处心积虑地窥探他们已有多时。吴处长惊慌失措,仓皇地离她而去。她预料到会有事情发生,果然,他捷足先登,到上级那里交待,他痛心疾首地说自己一时糊涂,没能抵挡住她投怀送抱的**。

她气愤至极,赶到他家里要讨个说法,她毕竟涉世未深,她还是个女孩子,他爱人不明就里,把她让到书房,不一会儿,她看到吴处长扛着一袋大米回来了,一进门就肉麻地叫着他爱人的小名,分明是一位体贴又忠诚的丈夫。然后直奔厨房,系起了围裙,等他爱人好不容易有空告诉他有客人来了时,他甩着两只油手,出现在书房门口,一见是她,大张着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刹那间,她的心泪雨滂沱,为自己那份圣洁的感情又遭践踏,也为自己真心错许眼前这个虚伪软弱的男人,所有的话都没有必要再说,她昂首走出了房门。

由于吴处长主动向上级表示放弃晋升机会,李处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副局长,一切都息事宁人,局里也没有公开此事。

自尊心很强的她带着一身的创伤,辞职离开了这个给了她太多伤心的城市,从此开始了漂泊的生活。

从古至今,无数的女人在等待中度日如年,憔悴红颜。女人执著地等待,是以为自己没有错,以为心诚能使铁树开花。然而在男女的特定关系中,最难用是非对错来衡量,更多的却是心智、策略和手段的较量与契合,有时等待是合理的,有时等待就是一种浪费,比如爱上有夫之妇或者有妇之夫,这样的等待,时间越长,伤害就越大。在婚外恋中当事人并非不知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其实他们心中是雪亮的,只是有时是身不由己,有时是故意与自己过不去。

无数个尝试过婚外情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婚外情是绝对不可取的。它就像有毒的鲜花,看似美艳绝伦,一旦触及就会给人带来难以想象的伤害。我们应发挥好自己手中选择的权利,用理智而清醒的头脑去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3.给彼此一些喘息的空间

爱情是人生中美丽璀璨的篇章,但爱情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有时甚至越是刻意去把握它,它反而消失得越快,因为爱得深,所以总是怕失去。人变得敏感而多疑,总想抓牢自己的爱情,可越是这样越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彼此之间应有的宽容和谅解,爱情也会因此而变成了一种简单的责任与义务,失去了它原本的美好。

人们常常将婚姻比作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去,围城里的人想出来。为什么有人想进去的地方,有些人却想从这里出去呢?因为相爱总是简单的不外乎两情相悦,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凡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真正相处在一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由于性格、爱好、习惯各个方面的差异,使两个人相处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认为浪漫温馨的举动如今看来也成了阻碍两人情感交流的障碍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围城里面的人失去了可贵的自由。想想当初做单身贵族的时候,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如今两个人相处就要迁就对方,要做很多以前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还有另外一些人呢,觉得对方对自己的照顾、关心成了限制自己自由的举动。

曾经有一对青梅竹马的夫妇,他们的关系非常好,可以说是如胶似漆,周围人都很羡慕他们。丈夫每天都会去妻子的公司接她回家,妻子公司的职员们都说她找到了一位好丈夫。但就是这样的夫妻最后却分道扬镳了,理由就是妻子认为丈夫的举动限制了她的自由,让她觉得丈夫不信任自己,感到自己就像个囚徒,时时在丈夫的监视之下。因此决定离开丈夫,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两个人如何相处是个很大的学问,如何把握尺度是每一对伴侣必然遇到的问题。如果对伴侣过于限制,那么对方就会感到压抑,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所以夫妻之间应该给彼此留一点空间,让伴侣能够更轻松愉快地与你相处。

有一位很爱丈夫的妻子,她觉得既然自己很爱丈夫,那么就应该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从衣食住行到工作与交际,甚至丈夫有几个朋友,他们与丈夫联系了几次,都谈了些什么等等,事无巨细,她都要过问。在她看来,这才是真正亲密无间的体贴的爱。由于操心太多,她不但容颜憔悴,而且工作时,常常神情恍惚。

丈夫起初很感激妻子的细致与温情,然而,渐渐地他开始觉得有些厌烦,感觉到妻子对自己干预太多,信任太少,与妻子渐渐疏远,他对妻子说:“你能否给咱们各自一点空间?你操那么多闲心,所以才总是显得很劳累。家庭就是一个舒适的放松之地,为什么要把咱俩都搞得那么紧张呢?”

妻子听了感到很痛苦,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样的深情却换不回来丈夫的真心?于是她开始关注各种爱情指南,偶尔翻一本书,上面有这样一句话:“好的爱情是不累的。”于是她幡然醒悟,明白了:夫妻间必须留有一定的距离,不要使双方感到透不过气来。但是间距要适中,太远,“听”不见对方爱的呼唤;太近,“看”不到对方情的流盼。

有人用刀与鞘来比喻生活中的夫妻,说如果刀与鞘天天黏在一起,一点多余的自由和独立的空间都不给对方,那么最后就可能完全锈死了。虽然从外面看还是有一个完整的形象,但是实际上早已经名存实亡,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如果彼此间没有独立的心灵空间,就会使爱情窒息而亡。

北宋著名词人秦观有句名言:“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固然是对劳燕双飞、分居两地的夫妻的心理安慰,但未尝不是对终日厮守的情侣的醒世忠告。因为即使是恩爱夫妻,天长日久的耳鬓厮磨,也会有爱老情衰的一天。

有很多人高喊捍卫爱情纯洁的口号,将爱人紧紧绑在自己的视线之内,惟恐其越雷池半步,用这种方法维持下去的婚姻,好像是把家庭建成了一座不透风的监狱,而爱人就成了囚在狱中、被判了无期徒刑的犯人,人生来谁不渴望自由,所以狱中的人总想出逃,这种做法等于是亲手将爱情送进了坟墓。

天长地久的爱,不是用誓言来为对方戴上手铐,而是用信任把他释放。真正的爱情无需你去限制,对方从爱上你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没有了绝对的自由,因为对方心里牵挂着你,默默信守你们彼此的承诺,天涯海角总是思念着你,对方的身心被你占据着,这岂是全然的自由?在爱中,不要以为只有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自由,才是对爱情的忠贞。

人与人相处,应该允许对方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即便是夫妻间也是如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不可触碰的圣地,人人都有不愿回忆的往昔,人人内心中都有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角落,假如它的存在无关大局,不影响现在的夫妻感情,那就让它留在全封的记忆里吧。给爱人适度的自由,也是爱他的一种表现。只要把握好爱情这个“度”,相信你们之间的爱情会更加美好,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