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偶尔放弃也是明智的选择(1 / 1)

1.给自己疲惫的心灵解解压

生活中,有人活得很累,很沉重,有人却活得很轻松,很潇洒。活得累的人,是因为有外物的牵绊,自己为自己设牢笼,向心灵上加压。活得轻松的人,是因为他们能够摆脱自我的限制,不受外物的牵绊,完全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心灵自由,自然感觉轻松、舒坦。

在泰晤士河畔,住着一个农场主,据说他是全英国最快活的人。他从早到晚总是那样忙碌,同时像云雀一样快活地唱歌。他非常乐观,感染了许多人也都乐观起来。这一带的人都喜欢谈论他。终于,烦恼的国王想见他一面。

“我要去找这个奇异的农场主谈谈,也许他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愉快。”他找到了农场主,农场主一见面就对他说:“我不羡慕任何人,因为我要多快乐就有多快乐。”

国王说:“我十分羡慕你,我的朋友。只要我能像你那样无忧无虑,我愿意和你换个位置。”

农场主笑了,给国王鞠了一躬说:“我肯定不和您调换位置,先生。”

“是什么使你如此快乐呢?而我,身为国王,却每天忧心忡忡、烦闷苦恼呢?”

农场主笑着说: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忧郁,但是我能简单地告诉你我为什么快乐。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我爱我的朋友们,他们也爱我。我自食其力,不欠任何人的钱。我为什么不应当快乐呢?

“我明白了。”国王说,“我羡慕你,你戴的这顶普通的帽子比我这顶王冠更有价值。你的农场给你带来的快乐要比我的王国给我带来的还多。如果人们都像你这样,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

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世界,对那些乐观的人来说充满了光明的希望,所遇到每一件事都相当美好、可爱。而在那些悲观的人眼里,却充满了荆棘和危险,无论任何事情,都只能引起他们的恐惧和悲哀。我们平日或许会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致,但我们却曾看到许多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然自得其乐,而另一些人则虽处于颇为优裕的环境,却终日郁郁寡欢,有如大难之将临。

在生活的旅途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欢乐也有忧伤。不过有的人容易看到其中美好的一面,另一些人则只记住另外的悲哀一面。这样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上面故事中“国王”为什么不快乐了。

有一个老太太,晴天也担忧,雨天也担忧,因为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二女儿卖冰棍。老太太晴天怕大女儿赚不到钱,雨天怕二女儿赚不到钱。有位智者开导她说:“你老人家大可不必天天忧心。晴天的时候你就为二女儿高兴,今天冰棍一定好卖;雨天的时候你就为大女儿高兴,今天雨伞一定卖得好。这样一来,你就不必天天担忧了。”老太太一想果真有道理,怎么我从前就没想到这个理儿?

忧和喜是事物给你带来的两种心情,只要你不钻牛角尖,想问题善于从两面或多个角度去思考,哲理就在你身边,大可不必忧心忡忡。

以下是做人的一些经验之谈:

(1)爱你周围的人并使他们快乐。

(2)真正地去关心你的亲人、朋友、工作和四周细微的事物。

(3)享受人生,别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忧虑上。

(4)献身于你的工作,别变成它的奴隶。

(5)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让自己澄心静虑,使心灵宁静。

(6)凡事多往好处想。

(7)抓住瞬间的灵感,好好利用,别轻易虚掷。

(8)偶尔忘记思考,随心所欲吧!

2.得之坦然,失之泰然

在人生旅程中,的确有很多东西都是靠努力拼打得来的,因其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不愿意放弃。比如让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放下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回到平淡、朴实的生活中去,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有时候,你必须放下已经取得的一切,否则你所拥有的反而会成为你生命的桎梏。

《茶馆》中常四爷有句台词:“旗人没了,也没有皇粮可以吃了,我卖菜去,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哈哈一笑。可孙二爷呢:“我舍不得脱下大褂啊,我脱下大褂谁还会看得起我啊?”于是,他就永远穿着自己的灰大褂,可他就没法生存,他只能永远伴着他那只黄鸟。

生活中,很多人舍不得放下所得,这是一种视野狭隘的表现,这种狭隘不但使他们享受不到“得到”的幸福与快乐,反而会给他们招来杀身之祸。秦朝的李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曾经位居丞相之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耀一时,权倾朝野,虽然当他达到权力地位顶峰之时,曾多次回忆起恩师“物忌太盛”的话,希望回家乡过那种悠闲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由于贪恋权力和富贵,所以始终未能离开官场,最终被奸臣陷害,不但身首异处,而且殃及三族。李斯是在临死之时才幡然醒悟的,他在临刑前,拉着二儿子的手说:“真想带着你哥和你,回一趟上蔡老家,再出城东门,牵着黄犬,逐猎狡兔,可惜,现在太晚了!”

心理专家分析,一个人若是能在适当的时间选择做短暂的“隐退”,不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都是一个很好的转机,因为它能让你留出时间观察和思考,使你在独处的时候找到自己内在的真正的世界。尽管掌声能给人带来满足感,但是大多数人在舞台上的时候,其实没有办法做到放松,因为他们正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反而是离开自己当主角的舞台后,才能真正享受到轻松自在。虽然失去掌声令人惋惜,但“隐退”是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一方面挖掘自己的潜力,一方面重新上发条,平衡日后的生活。

作家尹萍曾经做过杂志主编,翻译出版过许多知名畅销书,她在四十岁事业最巅峰的时候退下来选择了当个自由人,重新思考人生的出路,后来她说:“在其位的时候总觉得什么都不能舍,一旦真的舍了之后,才发现好像什么都可以舍。”

事实上,全身而退是一种智慧和境界。为什么非要得到一切呢?活着就是老天最大的恩赐,健康就是财富,你对人生要求越少,你的人生就会越快乐。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人来说,能怀一颗平常善良之心,淡泊名利,对他人宽容,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富不行无义,贫不起贪心,这就是一种人生的练达。

能够拿得起,更要能放得下,这是一个很高层次的智慧,人生征途上,要懂得追求,也要学会放弃,特别是在人生的节骨眼上举重若轻,拿得起,放得下,这样才能拥有美丽幸福的人生。

3.虚名毕竟只是虚物

虚名,指的是一种虚假的名声、荣誉,它往往对做人没有切实的帮助,是人刻意追求的身外之物,使人产生烦恼。

虚名不是虚荣,虚荣是一种内心的虚幻荣耀感,会使人脱离现实看世界;而虚名是别人加给的一种名誉,或者个人心中希望获取的荣誉。一般来说,名与实是相符的,一个人的名声和他实际所做的贡献是相等的。但是,有些人获得了名誉之后,就不再发展自己的才能,也不再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名誉就和实际渐渐地不相符合了,也就成了虚名。

做人如果被虚名所累,就会使人放弃努力,沉睡在他已经取得的名誉上,不思进取,最后将一事无成。

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了飞机并首次飞行试验成功后,名声大噪。一次,有一位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了兄弟两人,要给他们拍照。弟弟奥维尔·莱特谢绝了记者的请求,他说:“为什么要那么多人知道我俩的相貌呢?”

当记者要求哥哥威尔勃·莱特发表讲话时,威尔勃回答道:“先生,你可知道,鹦鹉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不能飞得很高很高。”

莱特兄弟俩视荣誉如粪土,不写自传,从不接待新闻记者,更不喜欢抛头露面显示自己。有一次,奥维尔从口袋里取手帕时,带出来一条红丝带,姐姐见了问他是什么东西,他毫不在意地说:“哦,我忘记告诉你了,这是法国政府今天下午发给我的荣誉奖章。”

莱特兄弟对待名誉是这样的淡泊,他们是不为虚名所累的人。

悬挂在天空中的星星,我们看到它是小,却不能说它小,而且我们心中的小,也不能损伤它本体的大。何况还有许多没有被人发现、还不知道大小的星星存在着。例如星星依然还是星星,人们知道它而它的数量也不增加,人们不知道它而它的数量也不减少。

做人就是做人,千万不要为名声而做人,不要为了求人知道而做人。培根说:“重虚名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患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名所奴役。”

名声是一个人追求理想、完善自我的必然结果,但不是人生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把追求名声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处处卖弄自己、显示自己,就会超出限度和理智。人一旦超出限度、超出理智时,常常会迷失自我。此时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名声要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这样岂不是变成了名声的奴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