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上、在学校中,经常见到一种人,在别人休息的时候,经常抱着书本在学习,结果如何?成绩未必会上去。常言说“勤能补拙”,也确实如此。勤劳的人一般都会过上在同一层次人中中等以上的生活。但是,勤劳的人未必会获得成功,更遑论受人尊敬、干出大的事业来。因为勤劳不能代替思考。
勤奋学习知识没有任何错,但是,即使知识再多,不知道如何运用同样不能够成功。正如高尔基所说:“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许多学生非常刻苦,这个刻苦也使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成绩优秀。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却有许多刻苦的学生成绩下落明显。其根本就在于他们脑袋中有了知识,却一直没有学会如何运用知识。“死读书”成为了他们学习好的法宝。而不懂得运用、理解知识便成为了许多学生高中成绩“奇怪”下落的原因。思考知识其实就是考虑有效的学习方法,思考如何让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如何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如何才能获取新的知识。这一点对于进入社会后更为重要,因为,即使从事了本专业工作,之前的理论知识能够被运用的机会也会很少,即使应用也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何况,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的并不是自身的专业。因此,上学期间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学习如何思考。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春日,一个少年偶然间翻到了书中的一句唐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少年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这位少年约了几个伙伴上山考察了一番。
四月春山,乍暖还寒,凉风袭来,使得上山的少年们瑟瑟发抖。这位少年一时间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得多,因此对于植物来说,发芽、开花、结果的时间都会比山下来得要晚。
虽然仅仅是对一句唐诗的一次求证,却使这位少年获得了求证知识、探索真理的方法。这位宋朝的少年名叫沈括,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求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流传千古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依我们传统的教育习惯和模式,不会给孩子更多的求证和质疑的机会。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会把知识和道理说成是前人探索出的经验、科学家验证的真理,绝对的毋庸置疑!即使有为数不多的实验活动,也一般是按照实验报告和课题内容按部就班,让学生“动手”而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学生只会动手,失去了动脑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判断能力。
由此就应该学会思考,不迷信、不盲从,有质疑的地方就应该用实践检验自己的判断。不能因为前人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论、思想便不思进取。如果真的如此,不要说个人,就是国家都会失败。正如1954年,英国学者李约瑟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其中便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大多都高于世界水平。但是,在16世纪,特别是17世纪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就落后于西方国家了。
其原因就在于认为:祖先的制度、思想、行为已经完善得无法挑剔、没有任何问题。由此,便导致了闭关锁国、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由先辈的深刻教训,我们不难明白,如果不敢质疑、不敢思考是多么的危险。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看到过这样的情节,家长总是给孩子夹菜,孩子却显得不是那么高兴。其实,盲从就在这个小小的教育中被家长们教育出来了。可是,“坏孩子”往往不这样,他们有自己的思考。不会因为那个给自己意见的人很强大或很善良,便委屈自己非要那样做。因此,许多人很伤心,认为孩子不懂事。其实,要想好好地利用知识还真得向“坏学生”们学习这一点。
因为在这点上,“坏学生”们懂得了成功运用知识的一个有效武器―独立思考。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即使是他人的成功经历和现在的某个学生非常相似,也不能完全照搬。虽然老师、家长、朋友很理解学生。但只有学生自己才最了解、清楚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他人的经验和建议只是根据他人的特点总结出来的,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
由此,在明确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地思考自身情况,并有目的地进行创新,才能使我们最终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