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发现,无论是在媒体中频频现身的成功人士,还是我们身边的那些小有成就者,往往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开拓性思维、能在反对声音中坚持自己的意见、善于用逆向思维和跳跃式思维考虑问题、敢于对既定的“真理”提出疑问……显然,在这里,“标新立异”摇身一变成为了“卓尔不群”。
许多“坏学生”都有一些标新立异的行为,例如着装―奇装异服;学习―经常逃课;语言―或者匪气十足或者张口闭口网络语言、动漫词汇或者说些成人才会说的话;思想——怪异。但现实却告诉我们越是“标新立异”的学生,越容易有出息。
诺贝尔奖得主有出息吧,但伊瓦尔·贾埃弗(1973年物理学奖得主)却是位经常逃课的人,小柴昌俊(2002年物理学奖得主)则是位成绩经常倒数第一的人。由此,我们还是认认真真地考虑一下“标新立异”到底是什么吧。其实“标新立异”这个词语之所以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怪异的思想,当然,这种评语是在今人眼中,有些时候却是一种褒义词。
在传统的教育中,“标新立异”这个词显然带有一定程度的贬义色彩,警示人们要“中规中矩”,不要“标新立异”。从古圣先贤到标杆、榜样,无不为我们拓出了一条道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还是随大流比较安全。如果稍不遵从这种道路,便有一大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训词等待着我们。诸如这样的警告恐怕并不陌生:不按套路出牌,最终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即便最后成功了,也是“标新立异”的小聪明,长久不了的!
《世说新语·文字》说的是支道林对《庄子》的解读大大超乎于当时的知识分子的理解。向秀在我国思想史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为了研究、注释《庄子》,几乎穷尽了一生的才学,直到累死了也没有注释完成。其后郭象接过了他的研究工作,最终完成。后人便把他二人的观点奉为圭臬。可到了东晋支道林这里,却打破了向秀和郭象二人的不少观点,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当时的人们非常惊讶,便用标新立异这个词来形容他的观点。在那个时候,“标新立异”是一种褒义词。之所以出现人们称赞“标新立异”这种现象,其根本在于那个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大跃进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思想,就像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那般,在自由中获得成长。支道林的“标新立异”之举很受当时的大部分知识分子欣赏,可随着儒家“中庸”思想的逐步深入人心,“标新立异”这个词,逐渐被许多人当成了贬义词。
然而,在如今这个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时代,我们不妨看看它的实质内涵与表象。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问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你是否承认人一出生就有很大的差别,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智力上。有的人一生下来就锦衣玉食,有的人则需要一根萝卜吃一天。有的人学习不用很努力,成绩就可以门门优秀;而有些人即使非常努力,也仅能维持及格水平。
第二,你是否承认,成功可以学习,但不可以复制?齐白石先生曾经说过“学我者生,效我者死”,你认同他的话吗?
第三,你是否承认勤能补拙?
如果你承认上述三点,那么,标新立异的真谛就出来了。标新立异的真谛在于:在承认人生而不同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喜好勤劳地去努力。学习成功者的路径,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如此,坚持下去,一往无前、无怨无悔地坚持。不论旁人怎么说、怎么笑、怎么指责你是“标新立异”都无怨无悔。
今日世界有个特点,即信息多得让人挑花了眼,人才多得让我们根本无法知道哪个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因此,人们也就顺水推舟,懒得去分析哪个信息才是有用的信息,长此以往垃圾信息充斥了世界;人才太多了怎么办?好办,干脆不去管他了,反正都是人才,先用着再说。
为了更快地展现自己的真正才华,该怎么办?只好标新立异。先吸引人们的眼球,注意了就会有细致的考察,才会最终发觉你是真正的人才。因为这个原因,人们便绞尽脑汁地进行了各种炒作,各类花招纷纷使出。
2008年中国十大诉讼案件中,就有一个因为姓名中有个“C”而被拒发第二代身份证的案件。这个普通的案件闹得沸沸扬扬,直到2009年2月底才正式有了结果。某C改名,公安机关免费为其升级身份证。这个案件之所以很受人关注,其背后的因素很明显,就是受了近千年束缚的“自我意识”觉醒。再加上人才众多,许多人只好出些奇招、怪招吸引人。人的名字确实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某C这个案例就“广告效应”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因此,标新立异也要考虑社会发展趋势,如果契合社会潮流那么就会事半功倍。
在一千四百多年的考试文化笼罩下的国人,对于通过考试获得成功的路径依赖非常大。凡是考试成功者,人们就认为有了希望,不成功者就认为这辈子完了。当丁俊晖执著地在台球桌上“玩”的时候,他的周围一定有许多人在指指点点,说:“哎呀,你看他,学都不上了就知道瞎玩,哼,一辈子能有什么出息!”然而,如今呢?当这些人再遇到丁俊晖的时候,恐怕就会说:“哎呀,你可真厉害,玩也能玩出世界冠军!”
没错,这就是人们心中认为的标新立异。这个标签是很容易被换下去的,不用担心它会长久地跟随你,一贴上就换不下来了。
说到这里,请注意一点!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汉字,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去理解。如果说标新立异、贪图捷径是同义词,为何还多此一举创造出这个词语呢!标新立异不应该是我们心中的传统理念——去茅山道士那里,学了“穿墙术”后,就想凭借着它去别人家里拿钱。如果真的这样想,那肯定就是贪图捷径、好逸恶劳了。好逸恶劳、贪图捷径就是贬义词,任何人都不会否认,但标新立异至少是个中性词。
所以说,做事不要怕标新立异得不到承认。努力坚持下去,就会有不一样的评价出现。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没有成功的时候,人们都会取笑你,但是成功之后,人们就会颂扬你,甚至为你去找一大堆成功的理由。
只要“标新立异”这一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凭着自己的心去认真体会的,而不是跟随他人的意见而进行的行为,它肯定就会成功。随身听的发明就是如此,发明者和我们一样,觉得如果有这么个东西,那我听东西不就方便了吗?按照最流行的市场营销观点:先有市场,然后才有产品。
发明者自身并不是一个市场,因此,许多公司认为这是发明者自身的爱好,没有市场推广价值。但是,索尼却独具慧眼,买下了产品的专利权,最终推广到了全世界。其实,这背后的道理也很简单:一个人虽然不是市场,但是他却是市场中的一员。由此,也就代表了某种需求,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这种需求大不大,能不能支持你的新产品出现,根本不是一个人就一定不能代表一个市场。所以说,不要怕被别人冠以标新立异,当标新立异代替中规中矩获得成功的时候,别人就会把你当作正道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