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和一些平常小事,随机地对孩子进行同情心的教育,强化孩子的同情行为。
同情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感情,也是人际交往中应该具备的条件之一,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关心,那么家庭就充满着温馨和关爱,社会就成为一个和谐的大集体。
培养女孩子的同情心,一方面可以使她学会关心别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对他人的同情,也可以充实自己的内心,使女孩子的感情更加丰富和细腻。
同情是在爱的基础上形成的,孩子的同情心尤其需要保护和培植。对于年龄幼小的女孩子,与其给她们讲一些大而无当的道理,倒不如从一些日常小事中,随时对她们加以点拨,唤醒她们心灵中美好的一面。夏天的一个下午,乌云低垂,成群的蜻蜓飞舞,孩子们成群结队地拿着捕网追逐蜻蜓。不一会儿,晶晶家的纱窗上就落满了蜻蜓。
看到这些孩子辛辛苦苦捉来的“俘虏”,妈妈耐心地劝晶晶说:“蜻蜓宝宝想家了,放它们一条生路吧,做个保护益虫的小卫士多好啊!”晶晶马上拒绝:“才不呢!好不容易捉到的,怎么能放掉呢?”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说:“天黑了,要下雨啦,蜻蜓妈妈担心在河边玩耍的小蜻蜓,眼睛都哭肿了。我要是你呀,一定放它们回去。”晶晶迟疑了一下,还是有些舍不得。又过了一会儿,妈妈说:“你出去玩儿,要记住早早回家。如果太晚回家,路上碰上坏人把你抓住,关起来,就像这些蜻蜓一样,多可怜啊!妈妈在家里也会非常着急。”说完,妈妈离开房间。不一会儿,晶晶高兴地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我放走了全部的蜻蜓。”在培养孩子同情心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将一时的、个别的、短暂的同情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
这就要求父母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敏锐地捕捉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如小朋友病了、摔倒了、没有玩具、心情不愉快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同情心教育的内容。先留心观察一下,有孩子摔倒了,你的孩子是主动询问他疼不疼,还是不知所措,或无动于衷,或在一旁嬉笑?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有个小朋友不知为什么哭了,你的孩子是走过去问他怎么了,还是视而不见?
孩子的同情认知和同情情感缺乏会导致孩子的同情行为的缺乏。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家庭教育中片面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勇敢精神,而忽视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有的则是由于家长的溺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懂得别人也需要自己的关心、爱护。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同情认知、同情体验和同情行为这三大方面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同情认知是产生同情情感和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经常引导孩子观察什么情况会让别人难过,别人什么时候需要自己的帮助。父母还应该随时引导孩子关注困难者,帮助他人。
同情情感是同情行为的内在动机,父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唤起孩子内在的情感体验。
首先,父母以身作则,对需要帮助的孩子给予安慰和关怀,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比如在邻居的家里,父母都很忙,照顾孩子的时间很少,有时孩子情绪不好,爱哭,这时,父母可以经常邀他(她)来家里玩,安慰他(她),搂搂他(她),这样不仅能让邻居孩子的情绪有所好转,也使自己的孩子受到感染。
其次,父母可以运用角色转换、移情等方法,引导孩子体验当自己处于他人的情境时的情感、愿望,如,可以问孩子:“如果你生病了,你希望别人怎么做?”“如果你摔倒了,你希望别的小朋友怎样对你?”“如果你不会做游戏或做得不好,你希望别的小朋友不理你、笑话你,还是帮助你?”等,从而让孩子更好地体验、理解别人的情感,知道自己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怎样做。
随着日常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们就会慢慢地理解别人的感受,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地形成自己的性格。
同情心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发展,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受人拥护;而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往往性情怪异,易走极端,不易与人亲近,因而人际关系往往处理不好。不懂得关心人、没有同情心的人,内心里没有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