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善于思考,还要敢于表达,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于这个时代的优秀女孩来。
虽然我们喊了多年的“男女平等”,然而不可否认,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男性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最典型的表现如,在某个团体的会议之中,男性总是可以非常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女性即使对于正在讨论的问题更熟悉、更有构想,却经常做那种“没有声音的人”,自己的专业程度得不到应有的展示。
究其根源,这与女性在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古国,封建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有很多。对于下一代,人们喜欢他们听话,一切都要以尊长的意见为主。至于女孩,更要以温柔敦厚为美德,谁家的女儿太张扬了,父母首先看不过眼。长此以往,许多女孩习惯于以父母的意志为意志,以大家的想法为想法,自己的声音,渐渐地就被淹没了。
这样的孩子,在家里是父母喜欢的乖女儿,可是,她将来走向社会,在许多场合中、许多情况下,都会因为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吃亏。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光环和实利,都落在别人名下。
要让女孩子有思想,敢表达,越早培养越好。首先,我们家长应该积极保护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不管她的想法是有明显的谬误或者是幼稚可笑,我们都应该以平等的姿态认真参与这个讨论。一天晚上,上小学一年级的南南拿着语文书从房间里走出来,对爸爸说道:“我觉得书上有一个字写错了。”
“是吗?哪个字,让爸爸看看。”
南南指着书上一个“他”字对爸爸说:“这个字不对。”
“为什么不对呢?”爸爸问南南。
“因为‘他’指的是小蝌蚪,小蝌蚪是动物,应该用这个‘它’。”南南一边说,一边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它”字。
“噢,你的怀疑很有道理,让爸爸看看。”爸爸把书拿过来,仔细看了一下课文,然后对南南说:“在正常情况下,小蝌蚪是应该用‘它’,但是课文中是把小蝌蚪当成一个找妈妈的小朋友来写的,这是童话里常用的方法,所以就用了‘他’字,明白了吗?”
“噢,在课文里小蝌蚪是妈妈的孩子,是和我一样的小朋友,所以就用了‘他’字,对吗?”
“嗯,南南真聪明!”爸爸说道。古希腊哲人德谟克里特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改变过去给孩子填鸭式灌输的消极模式,改变孩子被动的地位,鼓励孩子怀疑事物,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孩子善于思考,还要敢于表达,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于这个时代的优秀女孩来。有一位心理学家,在他的女儿第一次上学之前,就教给女儿一个秘诀——举手。
女儿遵照父亲的叮咛,把勤于举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老师提问时,她总是第一个举手,不论老师提的问题她是否完全理解,回答的是否正确。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往后,当老师再提问题时,或者是女孩想发问时,老师总是不自觉地优先让她开口。在这样主动进取精神的熏陶下,她获得了许多不为人所注意的优先,令这位小女孩在学习的进度上、自我肯定的表现上,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成长,大大超越了其他的同学。在家庭之中,我们也要给孩子一个发表自己言论的地盘。
家长作为孩子信赖的成长伙伴,一直以来都是孩子接受是非观念的权威对象,为了孩子成为“积极的受教育者”,从家庭教育理念方面全力倡导摒弃传统的家庭权威,我们不是将自己的想法、观点强加给孩子,而是与他们通过讨论协商,明白事情的真正道理。两代人的生活环境不可同日而语,看待事情的方式、观念、处理方法必然存在一定的代沟,在某件事情上发生温柔的争辩,其实就是相互阐述己方的看法,设法求同存异,最终获得双方的共识。
放手让孩子与你沟通、交流,双方适度地发生争辩,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为孩子将来的工作生活打基础。
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精神就要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孩子对权威的质疑或者孩子某些异想天开的问题,不管正确与否,家长都必须首先给予肯定,千万不能讥讽打击。爱因斯坦说:“正确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半。而只有怀疑才会提出问题,才会引起思考,进而产生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