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着凉感冒了几天,本来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但是今天晚上在吃饭的时候你突然问爸爸的病有没有好点,吃完饭还主动给爸爸倒水,这让爸爸意外并且欣慰不已,也许你是真的长大了,爸爸越来越觉得你更像一个小小男子汉了。记得去年你还在家里耍横跟奶奶抢电视看,而今年暑假的时候奶奶从老家回来,你已经懂得主动跑出去扶奶奶下车了。这些细微的成长痕迹爸爸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这就是你的成长。看到你越来越懂事,爸爸真心觉得,之前在教育你上的努力没有白费,你正一天天沿着正确的轨道在前行、成长,这是爸爸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刚生出来就好比一张白纸,若在这张纸上精心设计和细微地描绘,最后也许是一幅经典作品。所以说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只要用恰当的教育理念,对他的一生有莫大的影响。爸爸从小就非常重视亲情方面的教育,因为爸爸觉得,一个孩子完整健康的人格跟家庭和亲情的完整是分不开的,一个夫妻恩爱、父慈子孝的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必然也会重感情、尊重家人和长辈,而那些报纸电视上曝出的兄弟反目、儿子抛弃老人的事例中,亲情教育上的缺失必然是存在的。
比如,一个家庭中,为人父母的一言一行总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子女的心灵,诸如尊敬长辈、与人为善,等等。如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子女的学习与生活上,做家长的可以倾其所有的精力与财力,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可以花钱请最好的家教,而孩子在读书与生活上所需的一切花费,再多也在所不惜。总而言之,一切的中心都是“孩子”这两个字,一切的忙碌都是在围绕孩子转。这种做法确实也可以理解,因为现今的社会毕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任何一个家长都会担心孩子跟不上竞争的节奏而为社会所抛弃。然而,如果由此而造成孩子唯我独尊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一些基本的亲情教育还是不能够忽视的。
为此,爸爸在家里一贯的做法是,从小就教育你尊敬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并通过我们的付诸实际的行动,让你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比如,我们都很尊敬自己的父母和80多岁的奶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但时时关心长辈的生活起居,更关心他们的健康问题。人到老年,总是或多或少患有一些疾病,一旦遇有他们身体不适的话,爸爸总是会带着你及时去探望他们。爸爸是希望在对长辈付出关爱的过程中,让你也懂得:如果没有我们父辈当初的努力与付出,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无论如何,我们也应该尽我们的所能,去照顾关爱我们的长辈。儿子,如今你已经12岁了,逢年过节或双休日,爸爸带你去看望爷爷奶奶的时候,你就会拿出自己最爱吃的东西,并且会跟一个小大人似的问:“身体好吗?”而且那种亲热劲儿完全发自内心,甚至已经完全超过了对我们的亲近,对此爸爸欣慰不已,而且深有体会:竞争的社会也需要爱心。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都没有一点爱心的话,又怎么会为整个社会奉献一点爱心呢?
爸爸对你在亲情方面的教育其实也有着更为广泛的意义。不妨想一想,一个人对家人如此,对别人呢?自然也会与人为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邻居有人生病了,我们也会多加关心,为他们留意一些健康知识,有时还会直接陪他们去医院看病。除此之外,有时候自家的物品,吃的也好,用的也罢,一时自己用不完,爸爸就会带着你拿一些去跟邻居分享。爸爸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懂得社会的竞争虽然是无情的,但人与人之间更应讲究一个“情”字,与人为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爸爸希望将来的你也能够具备这样的品质,这有助于你立足竞争的社会而处于不败之地。
上次回老家时,听到一个远房亲戚说,他的大女儿连中学都没读完,就跟一个男同学恋爱上了。为此,这个亲戚气得暴跳如雷,还火冒三丈打了女儿几次,可结果呢,不但没改变她的错误做法,反而一气之下和男友私奔去了南方,也不告诉家人地址,只是在电话里告知在那里很安全,有工作。她爸爸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又不敢再逼她,谈起这些的时候,这个亲戚只是伤心地说:“就当我没生过这个女儿。”
不过话说回来,我认为这中间必然有他作为家长的责任,而且是不可推卸的。孟子说过:“幼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一个人如果小时候缺少家庭伦理教育与亲情教育,长大成人后,有很大可能会成为情感冷漠、道德观念淡薄的人。所以家长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展亲情教育,让孩子在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学习以爱回报父母,懂得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照料父母,进而形成敬重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1.爸爸要根据亲情教育的情感性特点,多跟儿子沟通。
家庭亲情教育一定要给孩子创造更多交流沟通的机会。亲情可以说是一切情感的基石。作为爸爸,与孩子多交流、沟通,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有利,也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利,从而促使儿子形成重视亲情的观念。
2.对孩子的亲情教育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记得在电视上看过一个令人感动的广告,一个小男孩看到妈妈为老人洗脚的情景,马上模仿,摇摇晃晃地为妈妈打来了洗脚水。这个广告形象地表明了父母在生活中其实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父母的影子。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