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看到你的同情心,爸爸很高兴(1 / 1)

同情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东西,这也是爸爸对你最基本的要求。在爸爸心目中,你应该成为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这其实也是善良的代名词。在你拥有成就、财富等东西之前,你首先应该具备这些品质,这才是爸爸所希望看到的。不过让我欣慰的是,你从小便表现出了你的情感以及爱心,比如看电视会替电视里的人难过,很多时候会替别人着想,等等,这些都让爸爸确信,你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个具有同情心的人。同情心和爱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人需要这种情感来让他更加完整,而一个社会同样需要这种情感来变得更加和谐。

儿子,在你小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就经常告诉你,要关心他人、要爱护小动物,等等。或者是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一些反面教材,从侧面教育你关心他人、关心动物。一次,我们遇到一位盲人在拉二胡乞讨,我趁机问你:“你看他多可怜呀!大家都在帮助他,你是不是也应该帮帮他呀?”然后就看你很难过的样子,并且很久之后都还记得这件事,说不知道那个盲人怎么样了。这些其实都是你天性中善良一面的表现,爸爸也很愿意看到你表现得善良、有爱心和有同情心。

爸爸曾经看到有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对于一切有生命之物的同情,是对品行端正的最牢固和最可靠的保证。谁满怀这种同情,谁就肯定不会伤害人、损害人、使人痛苦,如果能宽容地对待他人、宽恕他人、帮助他人,那么他的行动将会带有公正和博爱的印证。”这其实是对同情心最为深刻准确的定义。现实中,在崇尚个性自由发展的今天,许多孩子的某些个性也在不适当地膨胀。他们得到了太多的关注和爱,却不懂得怎样去关爱别人。他们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那种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表现已经明显地凸显了出来。比如,当看到别的小朋友摔倒了,他们会哈哈大笑;看到路边的毛毛虫,会毫不犹豫地踩踏;看到小花,会顺手采摘……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想作为家长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孩子的很多行为正和家长自身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要求一味地满足、一味地迁就,百依百顺,孩子就会容易养成自私、任性的性格。父母给孩子的爱应该是理性的、有原则的。对于孩子自私、任性的行为,一定要坚决制止。必要的时候,父母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生气和不满,让孩子感到自己这样做是得不到肯定和赞扬的。当孩子体会到这点以后,才会意识到关心他人是会受人称赞、是自己应该这么去做的。

在培养孩子同情心这方面,父母也要从自身做起,有些父母对别人的困难和不幸总是无动于衷,他们不欣赏也不理解孩子的同情行为,怪他多管闲事,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感受不到人间珍贵的友情,幼小的同情心就这样在无形之中被扼杀了。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他们最早模仿的对象,孩子同情心的发展最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模仿性强,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所以一方面家长要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儿子,也许你还小,你的同情和善良也是出于本能,你还不能理解同情心和善意会给别人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多大的改变。爸爸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是在美国东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区。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会被活活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他二话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拉出了雪地,拉到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要尽力去帮助他!”

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将那位中年男子对他的要求同样告诉了他所帮助的每一个人。很多年后,克雷斯意外被一场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要感谢少年时,少年竟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也忘不了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同情心和善意是无价的,它不需要回报,却可以在人群中无限传递,温暖每一个人。

有人比喻说:如果每一件人们相互帮助的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同情心和善意就是一根金线。用金线把颗颗珍珠串起来,就是一条世界上最珍贵的无价项链。同情心是关怀、助人、分享以及道德感等社会品格养成与社会交往技能组成的基本元素,没有同情心的孩子就不会体会别人的感受,自然也谈不上关心别人、与别人分享了。同情心也是分担和感受别人忧伤的一种能力,是对是非观点提供支持的一种非常关键的情感,孩子有了同情心就能增强对别人想法的理解,如此,孩子才有可能更深入地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困难,这种感受可以让孩子更宽容、更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并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想到帮助别人。而缺少同情心的孩子往往会变得冷漠、孤僻、不合群以及挑剔,他们也就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分担别人的痛苦或需要。

1.想让儿子有同情心,父亲首先要表现出自己的同情心。

现实中,冷漠的行为跟成长过程中爱心、同情心、宽容与接纳等情感培养的缺失是分不开的。情感和同情心已经成为国家幼儿教育中必须要实施的内容,生活中那些冷漠的行为正是同情心、爱心缺失的表现,作为父亲,在教育儿子坚强的同时,也要注意千万不要让孩子与冷漠这个词发生任何关系。

2.在同情心的培养上,要尽量避免简单的言语说教方式。

因为爱心与同情心等情感的培养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要创造一个能让孩子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同时坚持正面教育。此外,要将情感培养渗透在生活中,于细节处用心,并坚持长期一贯的做法,不轻易放弃,孩子的情感培育一定会取得切实有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