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住,品德永远比分数更重要(1 / 1)

儿子,今天爸爸想跟你谈的是品德。如今的教育环境,让“分数”这个词成为了大多数老师、学生甚至家长头上的魔咒,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要围绕着“分数”这个东西来打转。不知不觉,这种思维对你的影响已经相当深了,你想要某样东西的时候,你会说:“我上次某某课都考了多少多少分了,你快给我买吧。”不想做家务的时候,你会说:“我都考了多少多少分了,学习已经很辛苦了,家务我就不做了。”等等,这样的言论在家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爸爸听在耳朵里,急在心里。要知道,分数不是一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远没有他所具备的品德重要,所谓“德才兼备”,“德”始终排在“才”的前面。

爸爸首先要给你解释“分数”与“品德”之间的关系。分数其实代表的就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才华,包括理论知识,科学管理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工作中的谋划能力、决断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通常人们所说的人才则是指那些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能力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人们在赞扬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德才兼备”这个形容词,说明完美的人才是同时具有很高的品德素养和才华的。

而品德可以看作是那些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社会舆论、教育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潜移默化的传承,让人们在内心建立起荣辱、善恶、正义与非正义等概念,并且形成长期的习惯和传统,从而指导和制约人们的行为。品德和法律不同,它不具有强制性。品德本身具有一种自律和内化的行为,是以必要的个人利益的节制和牺牲为前提条件的。

很多时候,人们把个人的品德水平的提高寄希望于学识的增长上,所谓“知书达理”的说法便是例证。“知书”真能“达理”吗?“人才”二字误导了许多人。人们总是喜欢有才的人,而疏忽了有德之人。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不妨想想,不少有才的人口齿伶俐、办事利落,讨人喜欢;有德的人总是坚守原则、固守本分,令人心生几分敬畏。讨人喜欢的人自然容易亲近,令人心生敬畏的人自然也容易被疏远。而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很值得我们现代人思考的论述,翻译过来就是:“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来辅助自己,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为什么呢?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来做善事,而小人持有才干来做恶事。持有才干做善事,能无善不为;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即使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的心机足以使他的阴谋得逞,他的力量又足以施展他的暴虐,这就如恶虎长了翅膀,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虽然这是近千年前的观点,但放到今天,依然是真理。

爸爸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12年前,有一个小伙子刚毕业就去了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渐渐地,他发现当地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个地方,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他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凭着自己的聪明劲儿,他便经常逃票上车。他还找到了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自己还是穷学生嘛,能省一点是一点。

4年过去了,名牌大学毕业的他频频到一些大企业、大公司应聘,结果却都是被婉言相拒。一次次的失败,使他愤怒。最后一次,他冲进了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要求经理对于不予录用他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然而,结果却是他始料不及的。下面的一段对话很令人玩味。

“先生,我们并不是歧视你,相反,我们很重视你。老实说,从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

“那为什么贵公司会拒绝我?”

“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3次乘公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我不否认这个。但为了这点小事,你们就放弃了一个多次在学报上发表过论文的人才?”

“小事?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小事。我们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来我们国家后的第一个星期,检查人员相信了你的解释,因为你说自己还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统,只是给你补了票。但在这之后,你又两次逃票。”

“那时刚好我口袋中没有零钱。”

“不,不,先生。我不同意你这种解释,你在怀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获前,你可能有数百次逃票的经历。”

“那也罪不至死吧?干吗那么认真?以后改还不行吗?”

“不,不,先生。此事证明了两点:第一,你不尊重规则。不仅如此,你善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第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们公司许多工作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因为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用你,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你可能找不到雇用你的公司。”

直到此时,他才如梦方醒、懊悔难当。然而,真正让他产生一语惊心之感的却还是对方最后提到的一句话:品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品德的空白。

儿子,有句话你听过吗:“先做人后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如果连做人都做不好,就难免会做坏事。所以爸爸希望你永远都能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永远都不要以成绩的优秀为功劳来自居。分数是可以量化的,品德却关系到一个人的本质,孰重孰轻,你应该懂得去分辨了吧。

1.从最小的事情开始,教会儿子懂得品德的重要性。

让儿子从细节做起,比如不说谎。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正直。但儿童说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孩子说谎的目的说来天真可笑,有的是因为做错了事以后,为了避免批评和惩罚有意说谎,这些细节都是对儿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大好机会。

2.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只局限在不打架、不骂人、不给家长惹事,就心满意足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不爱惜公共财物、不遵守公共秩序或孩子玩耍影响邻居的休息等不良行为视而不见。这是错误的做法,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标准统一,才不会给儿子的品德发展造成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