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爬山?因为山就在那里,你爬与不爬,所处的高度不一样。每个的心里有应该有一座山,有一座山,可以给我们枯燥的路途增添几分起伏的景致,在攀登中领略大千世界。吐故纳新,放眼千里,舒展胸怀,然后迈向下一个目标,生活从此不再平淡。
??不要再混日子了,小心日子把你给混了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是在过日子,而是在混日子,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财迷油盐酱醋茶,就是今天有钱今天花,明天没钱想办法。他们的生命里没有**,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完全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因而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或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感,也没有荣誉感。不论别人怎样拉扯,都可以逆来顺受,虽然活着,但活得没有一点脾气。如果没有外力的挤压,他们就会懒懒地堆在那里,丝毫不肯活动自己,一定要有人用力地拉着、扯着、管着、监督着,才能表现出那么一点张力,而一旦刺激消失,瞬间便又恢复了原样。他们往往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绝缘、防水,不过电,浮不起,麻木冷漠,故没有快乐,耗尽心力却不见成绩,人生,不但疲惫,更显悲催。
这些人当初可能也是充满**的,只是经历了一些什么以后,当他们主观上认为自身无法把握或预测外部条件变化时,便开始担心自身付出的努力可能无法获得预期收益,于是就从心理上产生少付出、甚至不付出的思想,因为这样就能切实避免“失望”,这也许就是“混日子”的心理根源。
在职场上,这种混日子的心理尤为普遍,在一些人看来,工作就是养家糊口的一个保障而已,电脑一开一关,一天就过去了,别管做没做出什么业绩,反正工资是挣到了。然而事实上,“混日子”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的待遇。换而言之,如果你拥有绝对的资本和地位,那么你可以拿着工资混日子。但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混日子的心理迟早会让你丢掉饭碗。道理再简单不过,公司可不是收容所,老板亦不是什么慈善家,不可能拿钱去养闲人。
孙松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一家国企做文职工作。最初的那段时间,他真是拼劲十足,任劳任怨,不论是写发言稿、做总结、上报材料还是跑腿打杂,甚至是给领导安排饭店、随行出差,他都做得尽心尽力。
孙松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为了赶发言稿或者报告,大家都下班了,他还在办公室加班加点,困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眯一会儿。这样热情饱满地工作一年之后,孙松开始懈怠了,原因是他的努力并没有为自己博来一官半职。从这以后,孙松每天机械地上班下班,没有梦想,也没有追求,彻彻底底地开始混日子了。在他看来,反正无论自己多么努力,领导都不以为是,那么,累死累活也是活,混一天也是活,工资又不会少,何苦让自己那么辛苦呢?
的确,孙松的工作变得越来越轻松了。然而仅仅又过了一年,公司精简人员,整天混日子的孙松第一个被请走了。
很多人都像孙松一样,寒窗苦读十余载,各方面的能力也都不错。但是,就因为短时间内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丧失了热情,没了干劲儿,人也懒了下去。他们开始混日子,却一不小心被日子给混了。
不置可否,混日子的人也曾有过**,只是梦破、梦醒或梦圆了,回到现实,所以无梦;只是活得单调、乏味、自我,日复一日,所以无趣;又或伤痛太多、太重、太深,无以加复,反而无痛;也可能是生活艰难、困顿、委屈,心生怨愤,不再期冀;抑或是惨遭打压、排挤、欺诈,心有余悸,故而萎靡。总之,那些社会的、个人的,主观的、客观的因素纠结在一起,共同制造了混日子的人。在这个社会上,他们俨然已经沦为打酱油的局外人,无梦、无痛、更无趣;职业枯竭、才智枯竭、动力枯竭、价值枯竭,最终情感也枯竭。于是,他们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以后慢慢混呗,能混成啥样就啥样!”听起来似乎很淡然,好像看破红尘以后的超脱一般,实则是在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这里面可能含有一些无奈,但更多的则是灵魂的懦弱,是自以为无可救药以后对生命的浪费和放纵。
其实人的生命是这样的——你将它闲置,它就会越发懒散,巴不得永远安息才好;你使劲利用它,它就不会消极怠工,即使你将它调动至极限,它亦不会拒绝;尤其是在你将人生目标放在它面前时,不必你去提醒,它便会极力地去表现自己。所以,如果你还想活得有活力、活得滋润一些,那么无论如何请记住,永远不要混日子,永远别让心中的美梦间断,要将自己的生命力激发到极限,而不是刚刚成年,便已饱经沧桑。
??别让明天的你,憎恨今天不尽力的自己
叶子黄了,有再绿的时候;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鸟儿飞走了,有再飞回来的时候;而生命停止了,却无法再挽回。时间的流逝永不停止,它一步一程,永不回头。时间,它是人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往往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便悄然而去,不留下一丝痕迹。人们常常在它逝去以后,才渐渐发觉,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古人一声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也许今天的你,还不能深切体会其中的道理。当有一天,你因为年少时的懒惰而四处碰壁,你自然就会摇头叹息、追悔莫及,然而,那个时候已太晚了,因为已经失去了难得的机会。
燕儿最近很难过,觉得好多不顺心的事儿都凑到了一起。
找工作时,面试官要求英文面试,自己口语向来不佳,毫无意外地被淘汰出局。自己的男友居然看上了一个身材火辣的女生,拂袖而去。而自己的好姐妹们,最近好久都没联系了,对自己的态度也是冷冰冰的。
燕儿觉得自己做人失败极了。她开始认真地反省。这才发现,当年学习英语羞于出口,考试不必考口语,因此也没有多认真去练习,考上大学后,更是觉得可以放松了,不必理会,就是这样的心态让自己与喜欢的工作失之交臂;对于男友,自己也是抱着“反正有人要”的心态,懒得去打扮自己,也不愿意下决心减肥,时日一长,把自己弄得一团糟。那些姐妹们,自己有多久没有尝试着去融入她们的小圈子了?因为她们总是追求一些新潮的东西,她们都在与时俱进,而自己嫌麻烦无趣,浪费精力,因此很少加入其中,逐渐成为边缘人也是理所当然。
这样的无奈在生活中时常遇到,就像燕儿那样,上学时觉得英文难,不愿努力去学,到二十几岁遇到一个待遇很好但要求精通英文的工作,也只能眼睁睁地与它失之交臂;小时候觉得学游泳难,放弃学习的机会,到二十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也只能望洋兴叹了……只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无奈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并未引起我们的思考,然而,真到了某一天,当一个人生重大转机摆在面前而我们却又无能为力时,我们才会开始憎恨当初不尽力的自己,然而,这又有何用呢?
青年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此期间,一个人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正处于高峰期,正是刻苦学习,补充新事物,接受世界变化和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越嫌麻烦,越懒得学,越不愿意付出,日后就越有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相反,如果从一开始就知道打理自己,坚持克服难题,今后的境遇,或许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事实上,面对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在对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寻欢作乐、无所作为、游戏人生是选择;孜孜不倦、争分夺秒、埋头苦干也是选择。不同的选择会把我们导向不同的生活之路,使人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价值。所以,别逞一时之欢乐,那样的话你将遗憾终生,俗话说:“今天你笑,明天就哭;今天你哭,明天就笑。”努力拼搏虽然会让人感到些许痛苦,但因为懦弱和懒惰而留下的遗憾,却不会再有弥补的机会。
混日子很简单,一分一秒就能做到,而想要生活得好一点,想要生命更有价值,就得以努力为铺垫。所以,别再为自己的不努力找理由了,这只会让你越来越甘于平庸。你不知道,在你为一件事情找理由、想懈怠时,很多聪明又努力的人已经在想办法去解决了,这样的话,你很快就会被他们远远地甩在身后。
??期望值越高,达成期望的可能性就越大
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确定只走1公里路的时候,在完成0.8公里时,便会有可能感觉到累而松懈自己,以为反正快到了。但如果你要走10公里路程,你便会做好思想准备,调动各方面的潜在力量,这样走七八公里,才可能会稍微放松一点。梦想与现实的关系也同样如此,你的梦想越远大,你为之而付出的努力就会越多,即便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状态,你也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
一个具有远大梦想的人,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根本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有句苏格兰谚语说:“扯住金制长袍的人,或许可以得到一只金袖子。”那些志存高远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远远离开起点。即使你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你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会让你受益终生。
几年以前的一个炎热的日子,一群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这时,一列缓缓开来的火车打断了他们的工作:火车停了下来,最后一节车厢的窗户——顺便说一句,这节车厢是特制的并且带有空调——被人打开了,一个低沉的、友好的声音响了起来:“大卫,是你吗?”大卫·安德森——这群人的负责人回答说:“是我,吉姆,见到你真高兴。”于是,大卫·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铁路公司的总裁,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在长达1个多小时的愉快交谈之后,两人热情地握手道别。
大卫·安德森的下属立刻包围了他,他们对于他是墨菲铁路公司总裁的朋友这一点感到非常震惊!大卫解释说,20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的。
其中一个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大卫,为什么他现在仍在骄阳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成了总裁。大卫非常惆怅地说:“23年前我为1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是为这条铁路而工作。”美国潜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如果你是个业务员,赚1万美元容易,还是赚10万美元容易?告诉你,是10万美元!为什么呢?如果你的目标是赚1万美元,那么你的打算不过是能糊口罢了。如果这就是你的目标与你工作的原因,请问你工作时会兴奋有劲儿吗?你会热情洋溢吗?”
卓越的人生是梦想的产物。可以说,梦想越高,人生就越丰富,达成的成就就越卓绝。相反,梦想越低,人生的可塑性越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期望值越高,达成期望的可能性越大。”
??高看自己一眼,把自己放在前途无量的位置上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幅自画像。如果你认为自己是最好的,那么心理图画上就会出现一个踌躇满志、不断进取、勇于开拓创新的自我。同时,还会不断收到来自心理的积极暗示。相反,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差劲的、落后的,你的生活注定就是这个样子的,那么你的人生肯定会是失败的。
令人感慨的是,生活中的我们,总是给自己安排着一个较低的位置,导致原本不错的潜质挖掘不出来,最后一步步从优秀走向了平庸。人,还是应该高看自己一眼,高看自己一眼并不是说要孤傲于世,而是给自己设定一个可行又不乏高远的目标,刺激自己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步,并一步步向着更高的目标推进。
保罗·乔治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小镇。他一共有八个兄弟姐妹,家境贫寒,所以15岁就到采石场干活了。但保罗·乔治并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困在采石场中,他常常会利用一些闲暇时间听老人们讲述小镇的历史。从那些交谈中,他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与小镇的差距,他决定要到外面闯一闯。18岁那年,他辗转来到多伦多,又从那里到了美国。
在美国的生活非常困苦,有多少次他都想回到家乡,感受家乡的温暖,但每每此时,另一个声音就会在心中响起:“你是要改变命运的!”
在不懈的努力下,20岁时,保罗·乔治获得了石匠资质认证,不久,政府决定在林肯纪念碑上雕刻林肯的“葛底斯堡讲演词”,乔治凭借出色的技艺成功入选。在雕刻林肯讲演词的时候,乔治被林肯的人生经历彻底打动了。他想:林肯早期的命运几乎和自己一样,但他坚信自己会是个出色的人,在一次次的失败以后一次次地站了起来,最后竟然成了最伟大的总统。那么,如果自己决心改变命运,也一定是能够做得到的。
从那一刻起,他心中的信念更坚定了,保罗·乔治一定能够成为更有用的人!他要当律师。乔治过去只在小镇上过几年学,想到华盛顿大学国家法律中心学习,这个事情的难度不言而喻,何况他每天还要参加大量的工作。但是,困难并没有削弱乔治改变命运的意志,他一下班就去夜校进修英文,他的工作兜里除了凿子、锤子还时刻都装着课本,他在吃饭的时候都不忘记学习……
苦心人,天不负。保罗·乔治终于考入了华盛顿大学国家法律中心,他在几年的时间里先后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他先是在华盛顿担任律师,工作非常出色,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也为自己赚下了第一桶金。后来,他前往纽约开办了一家法律事务所,逐步进入了美国的上流社会。
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往往自己就能成功,这是人的意识在起作用。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做成某件事,那么,他就会凭借意识的驱动力量,跨越前进路上的重重障碍,成功也就有了切实可靠的保证。
每个人原本都是优秀的,只不过有些人把自己看得太低,所以一步步地将自己从优秀的高位上拉了下来,一直拉到了平庸的位置上。自甘平庸,这是人生的一场灾难,也是人生的悲剧。而导演这场灾难和悲剧的,恰恰就是我们自己。
想要阻止灾难和悲剧的发生,就要相信你自己,高看自己一眼,永远把自己放在前途无量的地位上。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虽然很多,但我们也有权利追求优秀。也许追求优秀需要勇气,更需要付出,但行动和坚持会告诉我们,这样做本身便是收获。
??就算老天对你不好,只要努力,就有奇迹
辩证地看,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奇迹,是人们夸张了某些事物的难度,其实都是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是我们贬低了自己,成就了它的神话。
如果我们非要称之为“奇迹”,那么“奇迹”也只属于有自信的人。生存法则就是这样:在左一轮右一轮的竞赛中将懦弱者淘汰,留下来的,不一定是最强的,但一定是最坚强的。或者是我们在给自己遮羞,由他们创造出来的事物,我们总是喜欢冠名以“奇迹”。
其实“奇迹”与“现实”并无界限,对于一百多年前的人们来说,飞上天是个神话,但有人创造了这个“奇迹”,从此以后,不会有人再觉得造一架飞机是什么难事。很显然,所谓“奇迹”,不是极难做到、不是不同寻常,是我们还没有做,自己就先把自己否定了,心里打了退堂鼓,不战自败。
事在人为,这是个永恒不变的真理,你也可以创造“奇迹”,但前提是你要相信自己。你要做的,就是比你想得更疯狂些。只要你相信自己,去做了,就没有不可能。
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那天,钱德勒大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这里极度燃烧着人们的热情。在观众热切的企盼中,主持人宣布:“最佳女主角奖由在《上帝的孩子》中表现出色的玛丽·马特林获得。”现场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在众人的祝福中,玛丽·马特林轻盈地走上舞台,从上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威廉·赫特手中接过了奥斯卡金像。
捧着象征崇高荣誉的奥斯卡金像,玛丽·马特林激动不已。她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大家说,但是人们并没有听到她的声音,最后人们看到玛丽·马特林在向观众们打手语:“其实,我并没有准备发言,此时此刻,我要感谢电影艺术科学院、感谢这个剧组的全体同事……”
原来,玛丽·马特林是一个聋哑人。
玛丽·马特林出生后18个月时,在一次高烧中失去了听说能力。但是,玛丽·马特林并没有被命运击垮,她相信自己仍然可以创造幸福的生活。
玛丽·马特林从小就热爱表演,8岁时,她加入了伊利诺伊州的聋哑儿童剧院,一年之后,玛丽·马特林就在《盎司魔术师》中饰演了多萝西这个角色。但是,命运并没有因为玛丽·马特林的顽强而放弃了对她的折磨。16岁那年,玛丽·马特林被迫离开了聋哑儿童剧院,幸运的是,玛丽·马特林常常接到一些邀请她用手语表演的角色。在这些表演中,玛丽·马特林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玛丽·马特林充分利用这些演出机会,提高自己的演技。一个机会,玛丽·马特林参加舞台剧《上帝的孩子》的演出,她在其中饰演一个并不重要的角色。不久之后,一位名叫兰达·海恩斯的导演决定,将这部舞台剧拍成电影。
可是,兰达·海恩斯导演在为女主角萨拉寻找饰演者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她花了半年的时间先后来到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典挑选女演员,然而大费周折也未能找到适合出演萨拉一角的人。有些失落的兰达·海恩斯回到美国,重新观看舞台剧《上帝的孩子》的录像,发现了演技高超的玛丽·马特林,他立即决定邀请马特林加入剧组,饰演萨拉一角。
在这部电影中,玛丽·马特林没有一句台词,但是玛丽·马特林却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她严谨地对待每一个镜头,凭借丰富且传神的眼神、表情和动作,将剧中人萨拉的自卑与不屈、喜悦与懊丧、孤独与多情、消沉与奋进的内心世界完美地表现出来。由此,玛丽·马特林正式走上大银幕,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飞跃,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聋哑人影后。
在玛丽·马特林之前,没有人认为聋哑人可以成为影后或影帝,放弃这种追求,她可能活得更轻松,但就会像很多聋哑人一样,泯然于无声的世界中。玛丽把它变成了现实,她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这得益于她一直有这个信念。所以玛丽常说:“我的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激励。”的确如此,一个人的一生中,最难得的就是拥有一颗坚韧、自信的心,始终相信自己能够创造“奇迹”。
其实,所谓“奇迹”,都可以用信心和决心来争取,但我们往往在蹉跎中泯然于众人。原因是我们对“奇迹”本身不理解,总以为它是那么高不可攀,结果别人成就了奇迹,我们还在愁苦于生计。所以,去倾听心的召唤,它会引导你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