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是高难度的发言(1 / 1)

召开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是很多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一种经常性工作。作为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杂志社等新闻传播机构回答和阐述大家所关心、所瞩目的重要问题及重大事件,已成为屡见不鲜的事情。由于答记者问往往是通过现场直播,它具有信息传播的直接性、广泛性和深刻性的特点,因此掌握记者问的语言技巧,已成为这些人应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

●了解答记者问的语言特点

要准确、恰到好处地回答记者提问,首先要了解答记者问的语言特点。

1.提问的主动性和答问的被动性

进行演讲,演讲者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围绕演讲的主题进行思考和准备,然后根据写好的稿子或打好的腹稿侃侃而谈。但是答记者问则不同,这时记者是主动出击,答问者往往是被动回答。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要随着记者的意图和思路回答问题。答记者问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有些类似面试,但是二者也有显著的不同。面试的被动性更为明显。而答记者问则常常可以在回答时不知不觉地转为主动。有时,答记者问主要是答问者谈工作思路、谈个人观点,这时语言技巧运用得好,就能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使得答问更为自如。

2.提问的广泛性和答问的灵活性

记者是各种信息最主要的发现者和传播者,为了发掘更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记者的提问往往是非常广泛的。和其他讲话形式相比,演讲要有主题,谈话要有话题,但记者的提问则往往是漫无边际和纷繁多样的,从世界风云的变幻到工作现实情况,从生活态度到个人隐私,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问题,都可能是记者提问的话题。在这种状态下,答问者经常是无法设防。为了出色地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答问者要根据现实情况和个人风格,灵活地回答问题。

3.提问的现场性和答问的权威性

答记者问的语言往往是现场提问和回答,特别是电视采访,更是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和可知性。管理层的意见态度、决策过程、工作成效等问题都直接“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另外,回答记者提问的人员,一般都担任重要的职务或能代表一级组织讲话,他们的立场、观点、态度,也代表着一级组织或团体的“官方”立场、观点和态度,因而在整个问答中往往具有传递信息迅速、影响力大、威望度高的特点。答问者的答问甚至可以影响社会舆论,引导民意,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局势变化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这种权威性,通过记者的现场传递,使可信度增强。因此一次成功的答记者问,在增加答问者与大家的相互理解方面,以及提高部门和答问者威望方面都将起到作用。

4.提问的突发性和答问的及时性

记者的提问往往是突然的,甚至带有跳跃性,一个问题与另一个问题之间可能毫无联系,这就使答问者有时刚刚招架完前拳,又要转过身去应付后脚。答记者问的现场性,不允许答问者有过多思考问题的时间,否则就会冷场。为了应付这突发性的提问,答问者的思维要像闪电般的反应,这就需要答问者练就迅速、恰到好处的语言能力,使得答问及时、准确。

●模糊回答

模糊回答,就是不触及问题的实质,而以一些模糊的概念或数字搪塞对方,使其无从知道自己的真实态度和真实情况。

有些尖锐问题指向的是具体的、确定的数字或时间,如实地回答会带来泄密之嫌,而故意说出一个错误的答案,又不是诚实人所为。鉴于这种让人左右为难的情况,不妨用一些模糊的数字或概念做“挡箭牌”,这些数字或概念在一定的语境下不能表达什么确切的含义,因而也能够掩饰真实状况,把对方敷衍过去。

一次,基辛格在出访中到德黑兰作短暂停留。当天晚上,伊朗首相胡韦达邀请基辛格观看舞女帕莎的表演,基辛格看得很专心,而且当帕莎表演结束后,他还与她闲侃了一阵。第二天,一名记者多事地逗问他:“你喜欢她吗?”基辛格听后很恼火,但他表面仍若无其事地回答那位记者:“不错,她是一位美丽的姑娘,而且对外交事务有浓厚的兴趣。”那位记者很快就上套了:“真的吗?”基辛格回答说:“那还有假?我们一起讨论了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我费些时间向她解释了怎样把SS-7型导弹改装成在潜艇上发射。”那位记者本想听一些艳趣,没想到基辛格利用模糊语义应对,把他弄得索然无趣。

还有一例,1972年5月,在维也纳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斯·费兰克尔向基辛格提出美苏会谈的“程序性问题”:“到时,你是打算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来个倾盆大雨,成批地发表协定呢?”从不放过任何机会讥讽《纽约时报》的基辛格回答说:“我明白了,马克斯同他的报纸一样,多么公正啊,他要我们在倾盆大雨和点点滴滴之间任选一个。所以我们无论怎么办,总是坏透了。”他略停顿了一下,一字一板地说:“我们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声明。”全场哄堂大笑。

基辛格并没有在记者圈定的范围内选择其一,因为这种场合不能指之太实。所以他的回答使用了让传统的形式逻辑观点和传统的语法观点都难以解释通的模糊语,把费兰克尔的两种选择巧妙地捏合在一起。在充满了戏谑的回答中,基辛格回绝了这个提问。处在被对手“封杀”的处境时,此是一环“败胜法”。

●顺水覆舟

古有顺水推舟的典故,其意带有送人情的意思。亦即既然已水到渠成,不如给对方送个好的人情,也可视为你助了人一把,让人惦记于心间。但到辩论场合,双方的观点属于你是我非或我是你非的争夺。那么,为什么辩场还有“顺水”之说呢?道理很简单,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对方的辩词也是一片舟,推则载之,翻则覆之。倘若此舟是坏舟,越推越载越糟糕,倘若此舟是好舟,就要看你愿意推还是覆了。故此推行辩坛一术,为借敌之误,顺水覆舟。

辩论中所采用的顺水覆舟战术,作为舌战谋略,是抓住对方已有悖点的话茬顺接着说下去,对方在被你所“顺”的路上越滑越远,其误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那船只需轻轻一踹,它就自然下沉了。

顺水覆舟战术是借敌之误而取胜的技巧之一。其主要特点有三:

其一是借他人之误为助己所用。言辞是先顺后反,倘若对手的错误已昭然若揭,连反的必要都无需了。

其二是和对方不作正面抗衡,而是胸中有数地和对方迂回讨论辩题,待时机有把握时再出手,没把握时可以不出手。

其三是逆中仍不是逆,有一种“既然你说这样,那就这样,看你怎么办”的意味。仿佛是顺水人情,其实就是顺误找靶子。

当你的言辞由顺从对方的逻辑而突然出现逆转的瞬间,对方会从暗自欣喜到大惑不解,终至遭受当头一棒,晕头转向地陷入欲辩不能的尴尬境地之时,这就是你完成借人之误、顺水覆舟的全过程。

有一位资深的记者在采访民主刚果共和国前总统蒙博托时有过一段简短的对话。

记者:“总统阁下,依您的为人,向您请教个问题该不会拒绝赐教吧。”

蒙博托:“那就请便吧!”

记者:“总统阁下,你很富有。据说你的财产达到30亿美元,是真的吗?”

蒙博托:“一位比利时议员说我有60亿美元!你听到过吧?”

上例中,记者的提问,表面是问家庭经济情况,实际上是触及政府首脑是否廉洁的政治问题,这对蒙博托来说是要慎重回答的。这种回答难度极高,正面解释是难以说清的,置之不理则会让人误以为是默认。而蒙博托则运用顺水覆舟术,来个虚而掩之、掩而袭之,巧妙地用一个十分夸张的情况,顺着对方问话的主题来反问对方。这么一问,蒙博托不但不回答记者的刻薄提问,反倒掷出一个更难的问题难住了记者。由这段对话可以看出,蒙博托不愧为一国之首,其雄辩之功令记者自愧不如。

顺水覆舟战术巧在对对方攻势的利用,化对方之进攻力为我之力,大有“四两拨千斤”之功。运用顺水覆舟战术的关键在于处理好“顺”与“推”之间的转换关系,毕竟,推的极致,就是覆的结果。

●曲解本意

抓住对方提问本身的弹性,曲解其提问的本意,做出表面上合乎要求的回答。

提问者的有些问题虽然针对性较强,但是问题的设置并不严密,往往只给出一个大致的范畴和限定,人们作答时完全可以在这个宽泛的范围中大做文章。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应该抓住其本身的灵活度,有意曲解对方的本意,只给出表面上的、听起来符合要求的回答。对方自己的漏洞被人钻了空子,自然无法埋怨我方答非所问。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外国记者别有用心地问王蒙:“请问,50年代的你与80年代的你有何相同与不同?”这里,这位记者的用意是路人皆知的。王蒙当时也十分清楚。他不慌不忙地抬起头,从容不迫地回答道:“50年代的我叫王蒙,80年代的我也叫王蒙,这是相同之处。不同的是,那时我20来岁,现在我则有50多岁了。”

这是一个抓住对方疏漏有意曲解对方用意的生动例子。记者的提问只给出了年代限定的范围,王蒙虽然知道对方是想借机让他谈一谈对中国国内形势改变的感受,但是却故意误解其本意,只是从自己年龄变化的角度作答。这个问题虽然回答了,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给对方任何有用信息,令其大失所望。

●寓理于事

寓理于事,就是针对提问讲一个事例,让对方认同其中包含的道理,然后将此道理应用于对方的提问,使答案不言自明。

如果能反被动为主动,让对方代替自己回答问题,可以说是应对提问的较高境界了。我们可以针对对方的提问,举出一个类似的事例,反请对方说出其中的道理,然后回到最初的问题上,说明对方的观点正是问题的答案。一个回合下来,对方这个“系铃人”在我方的诱导下不知不觉又成了“解铃人”,使我方得以轻松地摆脱困境。

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时,许多记者都抢着采访他,请他谈谈连任四次的感想。一位年轻记者破例得到罗斯福总统的接待。他没有正面回答青年记者提出的问题,而是先请他吃一块蛋糕。

记者获得此殊荣,十分高兴,他很快便把蛋糕吃下去了。接着,总统又请他吃了一块。当他刚要开口请总统谈谈时,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蛋糕。青年记者受宠若惊,肚子虽饱了,但还是盛情难却,勉强吃了下去。

记者正在抹嘴之时,只见罗斯福总统微笑着对他说:“请再吃一块吧!”

记者实在吃不下去了,便向总统申明。

罗斯福总统笑着对他说:“不需要我再谈第四次连任的感想了吧?刚才您已经亲身体验到了。”

罗斯福没有直接告诉记者自己的感受,而是让他通过连吃四块蛋糕的感受,体验自己连任四次总统的感想,可谓高明之极。

●接茬引申

所谓接茬引申法,就是当对方提出的问题使你实在无法回避又难以做出正面解答时,不妨顺水推舟接着他的话茬往另外方面引申,用引申之处的绝妙结果来回答对方的提问。接茬引申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使间接回答的话语出乎对方的意料。所以,接茬引申法是岔题作答“空口道”的一种行之有效之法。请看丘吉尔是如何妙用接茬引申的:

20世纪30年代,丘吉尔访问美国时,有一位反对他的美国女议员咬牙切齿地对他说:“如果我是您的妻子,我会在您的咖啡里下毒药的。”

丘吉尔狡黠地一笑,答道:“如果我是您的丈夫,我会喝下那杯咖啡的。”

还是这个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次发表演说,极力主张与苏联联合共同抵抗德国纳粹的侵略。一位记者问他为什么替斯大林讲好话?他说:“假如希特勒侵犯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阎王讲话的。”

丘吉尔并不直接亮明自己的观点,而是用幽默含蓄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观点寓于其中,让对方细细去品味。这种间接岔题作答,不但能恰到好处地回击对方不友好的态度,而且能使答话的语言充满情趣、魅力和耐人寻味的神秘色彩。

●现引现证

现引现证犹如现炒现卖,即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地取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得自己的论据更充实、更充分,喻义也更深刻、更贴切。现引现证的“道具”通常是和对方有关系的。现引现证的最突出特点是语言直接、单刀直入,其攻击力足能使对方因猝不及防而落败。

卡特竞选美国总统时,一位酷爱找茬的女记者采访了他的母亲。

女记者:“你儿子说如果他说谎,大家就不要投他的票,你敢保证说卡特从未说过谎吗?”

卡特母亲:“也许我儿子说过谎,但都是善意的、无邪的。”

女记者:“何谓善意的说谎?”

卡特母亲:“你记不记得,在几分钟之前,当你刚跨进我家的门时,我对你说你非常漂亮,见到你非常高兴?”

女记者立即败下阵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卡特母亲“以人喻理”,现引现证,既削弱了女记者咄咄逼人的架势,又维护了自己儿子的形象。

●否定假设

梅内德谟是古希腊诡辩学派麦加拉派的著名人物。有一次,一个人故意这样问他:“你是否已经停止打你的父亲了?”

梅内德谟该如何回答呢?无论他回答“是”或“不是”,都会落入圈套。因为如果他说“是”,就等于承认他打过他父亲;如果说“不是”,又等于表示他还在打他的父亲。真正进退两难。

但梅内德谟毕竟是个杰出的辩才。他略一思索,马上就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于是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我既没有停止,也没有打他。”

问话人见钻不到空子,只好悻悻地离去了。

这是诡辩术的典型事例。问话者使用的是狡诈提问的方法。这种以隐含某种假设为前提的问话,极具欺骗性和隐蔽性。它是根据排中律在互相矛盾的两个判断中,必须选择其一的规律,利用人们怕犯“两不可”逻辑错误的心理提出来的。但此举正中梅内德谟下怀,他选择了最正确的答案。即否定对方话中的假定,从而挫败了对方。答话中体现了逻辑缜密性和语言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