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日文化的由来,人们一直众说纷纭。早在先秦《礼记·内则》中就有记载:“生子,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这里“弧”是指弓,“帨”是指佩巾,类似现在的手绢。这句话意思是说孩子生下来时,如果是男孩子就在家门的左边挂一把弓,如果是女孩子就在门的右边挂手绢。从此以后,每年的今日,人们都要设宴庆祝,也就是通常说的“过生日”。过生日是一个古老传统,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周朝。到了南北朝,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祝寿礼俗。唐宋时期,则是祝寿礼俗发展的高峰。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日礼仪文化,成为中国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到底为什么过生日,通常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庆祝生命的延续和兴旺。在《汉书·卢绾传》中曾记载,卢绾的父亲与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同住一里,结为生死之交,两人的妻子又在同一天各自生下了一名男婴,乡亲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特意准备了礼物前来祝贺,而这一日期就是孩子们的始诞纪念日,也就是生日。可见,过生日的习俗在秦末已十分流行。
第二种说法:对母亲赋予生命的感激。俗话说:“儿的生日,母亲的苦日。”抛开十月怀胎不说,当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母亲必须忍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因而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过生日的本义就是要“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劬”就是劳苦、辛苦的意思,就是希望通过过生日来追思母亲临产及分娩时的痛苦,体会父母哺育的艰辛。
第三种说法:消灾驱邪。这种说法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有个少年家境贫寒,家中只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母亲与他相依为命。一次,少年突然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家里无钱医治,眼看奄奄一息之际,有人告诉他一个方法,称某月某日,八仙将路过此地,可备上酒水以求他们帮助。少年依计行事,果然见到了八仙,治好了怪病,临别时八仙告诉他:“今日是你再生之日,此后每年今日予以庆祝,定可长寿。”消息传开后,过生日置酒请客逐渐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习俗,流传开来。这虽然是个传说,但也可以看出,过生日在很多人心里有一种消灾祛病、祈求来年平安的意思。
生日宴又是从何时开始,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和故事呢?最初是在夏朝神话中开始的,人们生日当天会求拜彭祖(传说他活了800多岁)让自己长寿,这当然是一个神话,但历史上彭祖似乎确有其人。《史记·楚世家》和屈原的长诗中都记载了他是五帝之一颛顼的玄孙。据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记载,秦始皇在首都咸阳建造寿星祠,每年供奉寿星,祈求保佑秦朝万寿无疆。到了汉朝,这位威严的星官就演化成了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寿星。据《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东汉明帝曾举办过一次特殊的供奉寿星的宴会,召集普天之下年满70岁的老人为座上客,此宴承载一种重要的伦理价值观念——“尊老、孝道”,它所衍生出的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美德,更是封建王朝的治国之本。提倡孝道实际上就是弘扬忠臣品格,加固帝王的权力。到明朝之后,政府下令取消自秦汉以来国家供奉“寿星”的制度,从此寿星完全除去了政治色彩,进入民间。起初,过生日祝寿的风俗并不盛行,只有德高望重之人或富贵人家才能设宴过生日,从明清以后,生日宴的风俗才在全国兴起。
按照中国传统,生日一般都要吃长寿面和鸡蛋。因为我国食品中面条最为绵长,寿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寿。过寿一定要吃寿面,寿面要求三尺长,每束应百根以上,盘成塔形,用红绿镂纸拉花置于其上作为寿礼,敬献寿星,必备双份。祝寿时置于寿案之上,寿面是过生日时最要紧的饮食。过生日吃一个鸡蛋则代表这一年像鸡蛋一样无瑕,并且最重要的是,吃之前要把鸡蛋骨碌过,这代表这一年像鸡蛋那样“骨碌”就过了,无病无灾,顺顺利利。一般来说,长辈庆祝生日叫“过寿”,69岁过七十大寿,俗称整寿。祝寿的人主要是子女和晚辈至亲,近邻密友也多来祝贺。整寿礼有寿嶂、寿衣、寿人(糕点)、寿桃(用白面蒸熟的食品)等,一般过寿只有寿人和寿桃。婴儿有看三天、过十天、过满月、过百天、过周岁,外婆家送缓绳、银镯、银锁、银项圈。中年人讲究过36岁生日、49岁生日,俗称“门槛子”。到这一天,家人用红布做成红裤腰带系在寿星腰间,或让寿星穿上红色内衣,意在消灾解难。老年人讲究过七十大寿、八十大寿,主要因为孔子活到73岁、孟子活到84岁,人们认为这两个年龄是老年人的门槛子,大庆大贺,以免灾避难。人们通常认为,每个人活到这几个年龄时,如果度得好便能长寿,所以人们为了长寿,在“坎儿年”倍加小心,并想办法“破解”,以图长寿。常用的办法是系红裤腰带,传说红色可以避邪消灾。老北京还有在本命年和60岁以后系红裤腰带的习俗。
一般民间做寿,70岁为“大寿”,80岁为“上寿”,90岁为“老寿”,都要盛大祝贺。做大寿前要向至亲好友发请柬,发放日期一般在做寿的前三日,否则为失礼。民谚曰:“三日为请,二日为叫,当天为提来。”亲友接到请柬,便准备寿礼届时前往,俗称“拜寿”,也称“祝寿”。亲朋好友送来的寿嶂均挂在院中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寿嶂上写些吉祥语和被送者、送者姓名。寿堂一般设在堂屋,正面挂寿帘,两旁配有对联写些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言。八仙桌上摆有香炉、寿蜡等,条案上摆寿桃、寿面等寓意长寿的食品。八仙桌正前方的地上放置一块红垫子,供拜寿者跪拜时用。主人还要大摆寿宴,请宾客畅饮,有的还举办堂会,增加喜庆气氛。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到20世纪中叶,西方生日文化传入中国,于是又有了生日蛋糕和生日蜡烛。这一习俗据说源于希腊。蛋糕本身就有庆祝的寓意,生日当天切蛋糕表示庆祝自己的生日,吹熄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寓意把以往所有的坏运吹走,所以,生日蛋糕上的蜡烛的数量,总是和自己的年龄相同。还有《生日快乐》歌、生日贺卡、生日派对等也都成为当代中国人过生日不可或缺的内容,而12星座、生日密码以及西方人独具特色的送礼方式,更为古老的中国生日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无论历史的烟云怎样变幻,世态万象如何变化,生日快乐的祝福主题却一直没有改变,人们对快乐的追求也始终如一。今天,过生日已经成为中国人表达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